首頁>數碼>

這篇文章為聽感體驗文章,聽感僅代表個人。耳機為樣機,最終還是以實際發售版本為主。

我終於趕上了今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在是不容易。去年就因記錯了時間,只聽了《拉德茨基進行曲》末尾......那難忘的掌聲,至今讓我記憶猶新,也因此留下了一個小小遺憾,雖說可以回看,但卡著點兒期待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開場畫面的心情,估計別人是理解不了的。

在今年疫情肆虐的情況下,維也納愛樂樂團依舊能如期舉行,就是足以讓人振奮的事情,所以無論如何,今年也要準時收看。正巧,我買的一對桌面音箱到了,準備在開始前1小時調整好,用音箱來聽。

不過轉念一想,我昨天剛借過來的解碼,配上個耳放,組個PCFi,不也是美滋滋事情嗎?耳機,就用手頭上已經煲機得七七八八的HIFIMAN HE-R10D吧。

本來想湊合聽聽,沒想到,自己「臨時」搭建的這套PCFi裝置,聲音還不錯,因此覺得很有必要,把手頭上這套系統,分享給大家。先來講講我這套系統,相比傳統複雜的轉盤系統,我這套PCFi,就明顯要簡單不少:

原諒我糟糕的佈線方式

耳機:HIFIMAN HE-R10D(“D”代表動圈版)

音源:Macbook Pro

解碼:歌詩德X16

耳放:聲韻金牛座MKII

RCA:卡達斯寶石

USB:歌詩德自帶

電源:接駁解碼的為卡達斯寶石(至於為什麼用卡達斯之前文章有說明)

耳機目前煲機差不多有120小時,透過XLR卡農口接駁聲韻耳放。

在說聲音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先聊聊耳機的非音質部分,就是包裝、做工、佩戴等等,畢竟這是一款旗艦耳機,值得說的地方不少。

咱們先從包裝講起吧,HIFIMAN旗艦大耳的包裝,普遍都非常大且重,HE-R10D也不例外,所以你收到後,不要覺得是耳機本體重量,因為耳機本體只有區區337g,更多的配重,可能就集中在包裝盒上。這次HIFIMAN並沒有在最外層套個印有耳機外觀的紙盒,而是直接用泡沫塑膠袋套上,放在牛皮箱子裡。本以為會有磕碰,但拿出來後,依舊是「八角尖尖」。

箱子頂部那麼一大片採用拉絲工藝的金屬片兒,以及全皮革包裹的四壁以及底部,都保護的不錯。

包裝外盒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從Edition X V2起,到新旗艦,貌似都是使用的這種箱子,只不過頂部材質有所不同,個人覺得沒有采用R10平板版的木質箱體,還是稍微有點可惜。

鎖釦為金屬材質,用起來自然且順手,開啟後,就能看到配件,不說別的,按照旗艦耳機來衡量,HIFIMAN確實照顧到了不同使用者不同情境下的使用習慣,並因此配備了不同插頭:一條3.5mm單端耳機線、一條XLR卡農耳機線、一條6.35mm單端耳機線,單獨配一條便攜前端的耳機線,我倒是覺得挺奇怪的,看來這耳機直推也行?這個後邊聊。

另外還有一本厚的像雜誌的說明書和保修卡,HIFIMAN R10-D就靜靜躺在襯布和保護海綿之下,等待著第一位主人拿起來。

我知道這款耳機一經發布,就引起了非常大轟動,但是別人看法就是別人看法,代表不了我的,難道和你的看法不一樣,就要把「道德之刀」架到我脖子上嗎?在我全程用這款耳機聽後,依舊堅持我在微博上發的那段話的看法:

「聲音再次出乎我的意料,昨晚夜裡聽了2個小時都不覺得累,聲音極為寬鬆、潤澤,即使用HIFIMAN 901這樣的便攜前端,都有很好的解析以及紮實的結像表現,加上厚實的頭梁以及僅有337g的重量,很適合長時間佩戴。

此外,即使是採用了封閉式設計,也有非常驚豔的橫向聲場和縱向深度。目前我還在嘗試搭配不同便攜播放器、臺式音源以及bluemini無線模組,嘗試不同前端下的聲音表現。我其實根本不care你外觀和大法像不像,只要聲音好,其他都可以忽略,甚至是推力,可最有意思的是,這耳機不僅聲音超乎我的預料,而且從我目前搭配來看,極容易推出好聲音。

HIFIMAN HE-R10D是我目前聽過音質最好的封閉式動圈大耳,這無疑是糟糕的2020年的一大驚喜」

說實話,我其實非常喜歡古典交響曲,每年聽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是為了樹立一個正確的「聽音觀」喜歡的曲目一般都安排在後半場,比如耳熟能詳的《春之聲圓舞曲》《皇帝圓舞曲》以及雷打不動的加演曲目等等,因為很怕會錯過去,因此基本上,都是全程跟下來。

說回到2021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後半場樂團演奏的聲音,明顯要比上半場更為「靈動活躍」,難道是因樂團演奏家和穆蒂已經逐漸適應了沒有觀眾的坐席?我覺得這只是一方面,又或許是因為進入到了超脫狀態?就像近期迪士尼動畫《SOUL》中出現的忘我狀態。致使聲音發生了變化,這就不得而知了。

《SOUL》忘我狀態

我自己對這次上半場的曲目並不熟悉,因此就多說說耳機表現,HIFIMAN HE-R10D應該是我聽過的封閉式大耳旗艦中,最不像「封閉式」的耳機了,「感知」最明顯的部分,即聲場。在我聽其他封閉式耳機,比如HD820時,總覺得聲場很奇怪,邊際感很明顯,而且在邊際過度上,也不夠自然,有一種戛然而止感,而HE-R10D的聲場是自然的,尤其是邊際過渡處,再配合控制得體的混響,有極強的氛圍感,此外,也沒有開放式大耳過於「一望無垠」的橫向聲場,不錯的殘響,確實營造出了一種金碧輝煌的廳堂感。

開篇的《法蒂尼察進行曲》、《尼科波爾卡op. 228》以及上半場結尾的《盡情享受加洛普》,從我個人主觀聽感來講,都是屬於熱烈、富有激情且極為活躍的,這就對系統器材動態和瞬態提出了非常高要求,還好,配合我自己這套說得過去的系統,就能清晰地感受到,動態和瞬態變化:HIFIMAN HE-R10D在動態上的表現,個人覺得用「錯落有致 高低起伏」來形容是最好的,不管是絃樂器摩擦出的聲音,還是管絃樂振動發聲,以及打擊樂聲音,這種交叉在一起同時演奏的場面,因本身縱向和橫向聲場很好,高高低低器樂聲音,跌宕起伏,能夠清晰地表現出器樂形體;此外,整個的瞬態響應,也是我聽過的封閉式耳機中,收放最為「自如」且自然的,絃樂能夠考驗系統的瞬態響應能力,藉助接駁XLR平衡口,讓系統瞬態能力有可聞提升,器樂發聲迅速,收的也迅速,鮮有拖泥帶水感。此外,有「樂器皇后」之稱的小提琴,用HIFIMAN HE-R10D來聽,除了有非常迅速的響應外,延伸、泛音也很充沛,注意,我這裡用了「充沛」而不是多,配合強勁的瞬態響應,感覺身體都自然而然覺得熱烈起來。

我特別喜歡2021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後半場,因為出現了兩首我非常喜歡的曲目《春之聲圓舞曲》以及《皇帝圓舞曲》,能夠明顯感受到,後半場沒有前半場那麼激烈,而是趨於平和以及穩定,包括返場曲目《藍色多瑙河》,都是非常舒緩的。在表現這類曲目時,整個器樂結像並不像上半場曲目那麼靠前,而是有一定距離感,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正確的聲像,合適的高頻延伸以及密度,讓音色非常飽滿,真正做到了「亮而不刺」,當然了,悶糊等過於追求模擬味道的高頻調音,在這款耳機上,是不存在的,那這是否屬於HIFIMAN在高頻上的趨向改變呢?是的

有改變,有堅持,是這款耳機性格。

中頻依舊是HIFIMAN那個味道,因為我主要用這款耳機聽的是古典交響曲目,人聲並不多,僅在開聲並未煲機之前,接駁我自己用的HIFIMAN 901聽過。怎麼說呢,即使輸出功率不算大的便攜前端,給出一定聲壓後,依舊有上佳人聲表現,比如人聲的資訊量、密度、口型結像等,都無可挑剔,但做到這些其實對HIFIMAN來講,並不能與其他旗艦產品拉開距離,市面上隨便挑選一副旗艦耳機,都能有這樣的素質,而HIFIMAN之所以可以被廣大消費者認可,甚至作為雙修的主力機(我看到不少燒友都是必備一副HIFIMAN大耳聽人聲),確實有其「獨家門道」的,我聽過HIFIMAN家所有的大耳,從早期的HE6到靜電旗艦香格里拉,在人聲上,均保持了極為穩定的風格。

這種風格在HIFIMAN HE-R10D上,得到了延續,就是人聲韻味。我看了一些寫器材聽感的文章,對這方面的解讀,基本上是一筆帶過,不做過多解釋,那究竟什麼是好的韻味感呢?按照我自己理解,就是要有一定密度,不能過於單薄,而線上條感方面呢,也不能太硬朗,太過硬朗就有一些喧賓奪主感,不自然,另外最好是有一定的潤澤度,此外,像演繹蔡琴、蘇芮這樣聲線較甜美的人聲,不加過於厚重的音染,保持一定口型以及結像,即可。

至於稍微小眾一些並帶有金屬冰冷感的煙嗓,我覺得稍微有些過於「圓潤」,削弱了一些刺激感,至於這種風格是否能夠被全員接受,就因人而異。

直到返場最後一曲《拉德茨基進行曲》時,我才回過神來,2021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已經接近尾聲,而我,不知不覺佩戴著耳機已經超過了2小時,依舊沒有任何不適感,一方面是我完全不想錯過這次維也納音樂會1s鍾,另一方面,這款耳機佩戴起來非常舒服,小羊皮頭梁外材質,配合軟硬合適的海綿填充,能夠對頭部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此外,耳罩內側也採用了較軟的海綿材質,保證了透氣效果,在佩戴的這段時間裡,沒有感覺到悶熱。

最後呢,我想採用問答形式,對這款耳機做個總結:

1、這款耳機好推嗎?

我用HIFIMAN 901、山靈M6 Pro以及Bluemini藍芽模組都試驗了,用專業級HiFi播放器驅動是沒有問題的。稀土磁體的加入,提升了靈敏度,配合50mm拓撲振膜單元,即使便攜播放器,都能有不錯的動瞬態響應,以及合適的聲音密度。

2、上臺驅動有哪些提升?

接駁我自己這套系統,相比便攜前端提升最大的地方在於。聲場寬度以及器樂結像,前者橫向舒展開,且邊際感過渡更為自然,另外器樂更為規整,聲像靠前不唐突。

3、耳罩是否可以拆卸?

耳罩採用了魔術貼設計,可以非常容易的進行拆卸護理,不過在粘合過程中,要注意對其,因為黏性還是很足的。

4、木殼腔體可以更換是麼?

官方會提供不同調音風格的木殼,比如松木、核桃木、櫻桃木、黑檀木等等,但上市的具體時間並未透露。個人覺得這就和換線一個道理,我還是堅持預設搭配,當然偶爾換換風格是沒問題的。

當然,在配合Bluemini藍芽模組使用時,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續航時間比較短,因此還是推薦大家以有線方式連線。

以上,階段分享到此為止,希望之後有機會和大家聊聊。

最後,照例來一組美圖作為結尾吧

27
最新評論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電腦如何連線無線印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