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筆記應用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前有老牌應用 Evernote 佔領了半壁江山,後有專業的輕便應用 Ulysses 和 Bear。但即使如此,我認為最近推出的筆記應用 Noto 仍然非常具有競爭力。

Noto 具備筆記應用的常規功能,同時還支援表格和公式、視訊自動播放、圖片大小調整等功能,它們的體驗也很好,再加上精美的設計和流暢的動效,我相信 Noto 會成為很多人需要且喜歡的筆記應用。

精美的設計與流暢的動效

Noto 筆記的設計有自己的特色,沒有采用像原生備忘錄那樣的三欄式設計:它把佈局分為左右兩塊,左側為資料夾區域,右側是筆記正文。底部的操作區也相應地分為檔案操作和筆記操作兩部分。

筆記資料夾以「糖果色」作為填充色,這也是 Noto 筆記中顏色最突出的區域,資料夾的設計也有點「擬物風」的感覺;在細節方面,Noto 資料夾裡「白紙」的數量與筆記數量相匹配。乍看起來,Noto 說不上有多麼賞心悅目,但是在一眾都採用了傳統多欄式設計的筆記 App 裡,Noto 筆記絕對足夠讓人眼前一亮。

隨手翻翻,Noto 裡舒適的動效也給我很多驚喜。最直接的就是,在筆記中上下滑動時,每行文字的滾動不是一步到位的顯示,而是會帶有一點阻尼感,並且幅度大小隨手指滑動的力度發生變化。通常這種視覺效果會出現在新聞類應用中,在筆記應用中比較少見。

另一個效果我也很喜歡:長按筆記就能將它選中,懸浮後拖動到資料夾上面時,資料夾會有一個開啟效果。Noto 的動效都很流暢,加上討喜的設計,給人非常舒服的使用體驗。

支援表格和公式

Noto 不支援 Markdown 語法,應用採用的是富文字格式編輯器。在筆記中,應用視窗底部會陳列一排格式控制符,通過點按操作就能修改文字樣式。不過,應用還不支援快捷鍵以快速設定樣式。

Noto 筆記支援的樣式包括粗體、下劃線、高亮,列表、待辦事項、引用等,這些都是筆記應用常用的文字樣式。在匯出方面,應用支援 HTML、PDF 和 JPG 三種格式。

我想會讓很多專業使用者欣慰的是,Noto 支援表格和公式。表格的使用和原生備忘錄 App 基本一致,Noto 還支援在表格中新增附件、公式、程式碼等多種內容。說到格式相容性,值得一提的是,在 Noto 的標題文字中我們也可以加入粗體、下劃線等格式。

Noto 支援了 LaTeX 公式,在編輯公式時,底部的操作欄也會變成數學符號。但是,Noto 還沒有細化到會列出各個數學表示式的 LaTeX 文字,因此你還需要先熟練掌握 LaTeX,才能順暢地在 Noto 中編輯公式。

Noto 筆記還有一個值得稱讚的地方是為移動端做了大量操作優化。例如,為了調整文欄位落順序,我們在文欄位落左側長按,就能讓該段落浮起,上下移動就可以進行拖動調整;單擊文章中的圖片,右下角會出現箭頭標誌,拖動就可以調節圖片尺寸;新增的視訊支援自動播放,讓文章看起來更加豐富多彩,就像《哈利·波特》裡的預言家日報一樣。

這些操作並不僅僅侷限於移動端,macOS 版也可以用滑鼠實現同樣的操作。實際上,macOS 版的 Noto 筆記,是通過 iOS 端移植而來的 Project Catalyst 應用,因此使用起來沒有割裂感。

當然,目前這類 macOS 應用包括 Noto 筆記在內,還有解析度低、卡頓等問題,針對 macOS 版本幾乎沒有專門進行優化,也讓 Noto 的 macOS 版本比 iOS 版本差了一些,比如其不能調節顯示字號、沒有快捷鍵等問題。

總結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我認為 Noto 筆記「實力」與「美貌」並存。在設計上,筆記應用通常採用極簡、剋制的風格,但是 Noto 筆記新增的幾種設計元素和動畫效果,並沒有讓它過於「浮誇」,反而提升了應用本身的使用體驗。

同時,Noto 也是一款「有表有裡」的筆記 App:應用在保證筆記基礎功能的基礎上,加入了表格、公式、視訊自動播放、圖片大小調節等功能,又讓它往專業的筆記應用邁進一步。當然,目前 Noto 還有很多不足,比如 iCloud 同步不穩定、Mac 版體驗有點糟糕等。

Noto 筆記採用了免費下載 + 訂閱的收費方案,訂閱高階版可以解鎖無限制新增附件、程式碼高亮、匯出等功能,費用為 7 元 / 月、73 元 / 年,應用同時提供了 163 元的買斷版本。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和 Mac App Store 下載 Noto 筆記。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華為手機用久了卡頓嚴重怎麼辦?只需關閉5個設定,瞬間流暢如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