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el2# #開箱評測#
安卓5.0剛釋出時,有一位博主在影片中將升級過「棒棒糖」的Nexus5與一臺還是「奇巧」系統的Nexus5作對比,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谷歌手機業務的存在,不過我當時連一部手機都沒有,何談什麼購買谷歌親兒子?
沒記錯的話,2018年九月左右,酷安有一位大佬(不方便透露ID,是一位3K+粉絲的大佬)購入了一部谷歌Nexus末代太子Nexus6P,來替換掉他的Nexus5X。沒記錯的話,他還推出過一篇講述Nexus6P的圖文。當我閱讀他的圖文時,當我被N6P外觀那獨特的美所迷住時,心中就埋下了買一臺谷歌親兒子的念頭。
時間到了2019年的三月,我手上有了一些閒錢,便在某寶的一家店鋪下單了一臺Nexus6P,當賣家發給我機器真機圖時,我認為燒屏程度與描述不符,印記更為明顯,便發起了退款,隨後使用這一筆錢購入了一塊黑加手環代替我那劃痕巨多的Mi Band2。
過了一年多,今年五月時候,某基購入了一臺Pixel2,後來他也發過一片圖文。
我看,Pixel2有著還在支援著的系統更新,有更強悍的影像系統,也有更強勁的處理器,便拋去了購買N6P的念頭,取而代之的目標是在2020年購入一臺Pixel2
就在前不久,我將使用近三年的魅藍Note6,暑假購入的HTC M7以及用來體驗S40的Nokia3208C打包賣給了同學。手上又有閒錢了,就尋思搞臺Pixel2玩玩,在酷安二手區找了一段時間後,找到了一條動態,聯絡到了那位老哥,便買下了那一臺Pixel2。(非常感謝那位老哥,大半夜的還願意幫我折騰機器[喵喵])
| 外觀
Google的設計 風格特立獨行,可能乍眼一看有些奇怪,但卻有一種其他廠商模仿不了的美
我手中的這一臺是KindaBlue配色,是我認為Pixel2中最好看的顏色。不同於ClearlyWhite的純潔,也不同於JustBlack的成熟,KindaBlue有些沉默,又帶著一絲悶騷。整體配色與命名一樣,真的是「有點藍」,在不同的光照下,觀感也會有些許的不同。在亮光環境下欣賞,像是夾著薄荷氣息的淡藍色;在暗光環境下欣賞,卻有些像水泥牆壁的灰塗上了一層很淺的藍色油漆。
電源鍵撞色設計也是谷歌的老傳統藝能了。Kinda Blue配色的Pixel2擁有一顆薄荷色電源鍵,像是在給沉穩的配色注入一絲新的活力。也是因為這一小點綴,讓我愛上了這個配色
從Nexus6開始,谷歌親兒子的電源鍵與音量鍵佈局就變得奇怪起來。它與其他廠商反著幹,其他廠商的音量鍵在電源下方,但是谷歌可能認為音量鍵在日常生活中比電源鍵常用的多,於是把電源鍵放置在了音量鍵的上方。在日常使用中我確實音量鍵使用更多,我也比較贊同這種設計,不過給我的截圖操作帶來了一些困擾。我平常習慣使用實體按鍵截圖,但是我右手手持手機時根本無法同時按住電源鍵與音量下鍵,只好使用左手截圖或者被迫使用更新Android11後在多工列表下方新增的截圖快捷方式。
背部是從初代Pixel一直到第三代Pixel還在使用的「玻璃+金屬」的拼接設計。玻璃與金屬部分一樣,在邊角處同樣有弧面過渡,絲毫不會影響手感。不過我這一臺機器因為更換過副廠的後蓋玻璃,所以失去了疏油層,觸感會有些乾澀,少了原本的那一份爽滑,總讓人心裡更不踏實。
金屬部分有一層「高階塗層」。無論是從觀感上還是觸感上,都更像是啞光工藝的聚碳酸酯材質。本人平時手汗多,一般的金屬後蓋,手只要放在上面,便會留下難以擦除的印記與乾澀並帶著冰涼的手感,讓我不是很舒服。可當我第一次觸碰到Pixel2的後蓋,不但不會有不適,反而感覺到了一種溫潤的觸感。
正面的屏佔比是真的低,
雖說邊框並不寬,是2017年旗艦手機的正常水平,但是它的額頭與下巴卻要比其他同尺寸同寬高比的手機要多出幾毫米,幾乎與5.5英寸的其他16:9手機(如魅藍note6持平。不過對於我來說額頭下巴的大小不重要,只要邊框不會太寬就很Nice了。而且額頭下巴多出幾毫米,整機也會更修長,更合我口味(我喜歡修長的機器,15那種矮胖的機身雖然也好看,不過總覺得有一點點的彆扭)
上下各一個揚聲器,播放音訊時可組成立體聲,外放水平是沒得說的。不過不清楚自己的機器是不是個例,外放聲音開大一點(我是在家中開啟外放並且避免了休息時間,關閉房間內的門窗,儘可能的不會打擾到鄰居),把手放在螢幕上也會有比較明顯的震感。
Pixel2在後蓋上一共有七條天線,它們都分佈在手機螢幕與中框的倒角處,不過它們並不是對稱的。雖然有效解決了一部分「死亡之握」的問題,不過也逼瘋了部分強迫症
整機厚度僅有7.8mm,機身雖然比較方正,但是不到8mm的厚度讓它的手感也蠻不錯,至少不會有割手的感覺。機身厚度9mm+,6.67英寸螢幕的手機用久了,拿到Pixel2後的第一感覺就是小巧,精緻,手感比今年上半年還在當作主力機的ZukZ2還要棒的多[喵喵]
| 螢幕
Pixel2是由三星代工的,同時螢幕也採用了一款三星的AMOLED螢幕。毫不誇張的說,這塊螢幕的素質可能比它大哥2XL的那塊LG的抹布屏要好太多。
5英寸的1080P顯示屏,PPI為441。不過因為Pixel2顯示屏的排列為P排,所以等效PPI大概是360 。整體觀感還是比較細膩的,不把眼睛貼到螢幕上面看,基本上彩邊是看不到的。
95%的P3色域的顯示屏,整體顯示效果尚可,不過我的這一臺機器色溫偏黃,不知是通病還是個例[流汗滑稽]
2017年使用A屏的旗艦應該在低亮度下都是低頻PWM調光吧?Pixel2也不例外。不過經過暑假時十幾天的Moto Z的使用,體會到了眼睛因頻閃而痠痛的感覺,已經逐漸適應了低頻PWM調光。
| 成像
這已經是我使用過的第三臺IMX362為主攝像頭的手機了,不過不同於前兩臺機器(魅藍note6與魅族note8),這一臺的IMX362的光圈為f/1.8,並且還有光學防抖加持,更加強勁。得益於谷歌相機強大的演算法與加速HDR處理速度的「Pixel Visual Core」,讓Pixel2無論是在日間還是夜間,成像依然出色,重新整理了我對這顆CMOS的看法,讓我更有信心用它拍攝出更優秀的作品
Pixel Visual Core雖然加快了HDR圖片的處理速度,但同時也把手機耗電的速度給加快,給本來就可憐的2700mah小電池又披上一層霜,處理過程中手機也有更明顯的發熱現象。這顆晶片雖然增加了功耗,但是感知也非常的強。
至於錄影,Pixel2有Ois與Eis兩個強者幫助,在錄製方面穩的一批,不過可惜的是官方沒有開放4K60的錄製引數,只能靠第三方修改版的Gcam來實現。
在新版相機(Gcam8.1)中,「遊樂場」AR拍攝功能已經消失,即使在Play商店中更新有關的應用元件,也並沒有辦法開啟並使用。當時買谷歌親兒子的目的之一就是可以無痛體驗到「遊樂場」功能,可手機到手以後卻發現已經被砍掉,也是比較可惜了
| 馬達
為什麼要把馬達單獨跳出來說呢?因為這是我使用過的手機中,馬達最棒的一臺機器(無論是硬體還是調教)。
它使用了一顆X軸線性馬達。要知道,谷歌從2016年在初代Pixel上就開始搭載X軸線性馬達,諾基亞更是在2011年釋出的諾基亞N9上使用了X軸線性馬達,而國內各大安卓廠商,在2018年,甚至是2019年才開始跟進。
Pixel的系統中,可以振動的場景有很多處,對震動的調教也不同。
來通知時,一股短暫卻有力的震動傳來,那酥麻的感覺...絕對能把手心震麻
打字時,我個人認為Gboard的預設震動幅度不算大,我最滿意的手感是12毫秒的震動,力度剛剛好,沒有輕到讓自己認為自己在使用一顆Z軸線性馬達,也沒有重到像來通知時候那麼有力以至於打了沒幾個字就能讓手便得麻木
輸入文字拖動游標時,會有快速且輕柔的震動。怎麼形容呢...就像是你在撥動相機的波輪那麼舒適
| 效能
驍龍835
4GB RAM(LPDDR4X)
64GB Rom(三星MlC Ufs2.1)
我感覺這套配置我還能再用一年多
| 系統
谷歌的系統我也不必多說,各位酷友應該對類原生都很熟悉吧
不過畢竟是人家谷歌的親兒子,它的系統功能肯定也會比一些第三方類原生多一些(比如lineage os)
拋去別的,就說手勢吧
「Active Edge」是谷歌Pixel2系列及後續幾代的特色功能,谷歌在手機兩側的下半部分邊框處塞入了兩顆壓力感測器,在按壓邊框時可以檢測出按壓的力度。不過功能少了些,目前只能喚醒Google助理或者進行靜音。有一個擴充套件軟體叫做Active Edge,需要配合一個Magisk模組使用,可以進行按壓邊框截圖等功能。 不過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我並沒有在Android R上面成功安裝這個模組。
「滑動指紋 即可檢視通知」這一個功能我也很喜歡。似乎從Nexus5X/6P時期就加入了,下滑一次指紋鍵,進入通知欄,再下滑一次,展開快捷設定,非常方便。有時不想讓拇指多活動,就可以使用這個功能
更新Android11後,擁有了新的電源選單,可以在關機選單中增加需要控制的智慧家居裝置等。不過難道這麼大一塊空間都用來放電器的開關嗎?聰明的開發者已經有了不錯的主意。PowerMenu這個軟體就可以擴充套件關機選單,讓你在關機選單中實現調節亮度,開啟手電筒等便捷操作。
對於系統,其實真的可講的不多,因為大家都很熟悉類原生,所以我挑了一些我認為是重點的內容放出來[喝茶]
| 其他
Pixel2的資料傳輸介面是TypeC(USB3.0),而去年的很多旗艦卻還在用USB2.0就很迷。我手上有一根綠聯硬碟盒中附帶的TypeC(USB3.0)資料線,複製一個5-6GB的Windows系統映象包,速度也真的比K30 5G要快不少,i了i了
| 總結
優點:
現在僅要649¥減去200¥就能拿下,要想到,在2017年時,這款機器可是649$。
可以用來體驗原汁原味的谷歌系統,
可以用來感受谷歌信仰,
可以用來體驗雙揚聲器與線性馬達,
可以用來體驗2017年安卓手機陣營中的“最強單攝”,
可以用來裝X(化掉)
現在應該說是超值了[牛啤]
缺點:
需要一個穩定的出國上網環境才能完美使用谷歌套件(包括語音助手等服務)
配件有些少,我現在使用的是賣家贈送的一個PP殼,手感極佳,但是並沒在某寶搜尋到。織物殼的手感聽其他老哥說不錯,但是現在很多店鋪賣的織物殼都是仿的。官方的殼子也很貴,而且在大陸購買有些麻煩。鋼化膜倒是很常見[流汗滑稽]
續航尿崩。這次小號Pixel的電池還是以往的尿性,僅有2700mah,我拿到機器時電池肯定也有了一些損耗。開4G時,大概能用不到四小時,開WiFi也就是五小時多的樣子吧,作為一個從K30 5G轉到Pixel2的使用者,這種續航,我肯定是不滿意的。現在出門,又會背起吃灰多日的充電寶,在路上常常插電使用手機。這又是一個一月,又是一個冬天,我又將搭載類原生的手機(Z2當時刷了PE)當作主力機,彷彿回到了我使用ZUK Z2的那段時間。
總的來說,Pixel的整體體驗還是不錯的,不過無論是從系統上還是設計上,可能都會更符合歐美人的使用習慣。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對一個產品的看法也是各執己見。
如果您是長期的(類)原生,那麼Pixel可能就很適合您,您的使用習慣在Pixel上面也能保留。如果您是一個深度定製UI的使用者,轉到Pixel可能就會有一些不適應;如果把國內各大廠商的系統比作精裝房,那麼類原生就像是一座毛胚房。
Pixel的系統對比國內各大廠商的系統,缺少了本地化(例如農曆,來電歸屬地),自帶的應用商店也是Play商店,想下載軟體,我還是推薦酷安,至少這是我在手機裡面安裝的除了Play商店以外唯一一個應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