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如果誰曾經有見過的可以隨時打斷我。相信我,你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產品!”——喬布斯在2010年iPhone 4釋出會。

不知不覺,智慧手機發展已經十年。一個行業發展十年,從成長期走到了成熟期,體現到最真實的體驗就是推出的產品越來越無聊。智慧手機目前就處在這樣的一個階段,我們不再為曾經新的外觀設計而驚豔,新的系統功能而好奇,新的硬體效能而歡呼。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智慧手機的材質。

塑膠

限制於供應鏈和本身的成本,塑膠始終是消費品的首選材料,手機也是這樣。在曾經的功能機市場,很少能夠見到使用塑膠之外材質的手機,即便有價格也會非常昂貴。因此在智慧手機發展的初期,同樣也是塑膠佔據了大量的市場。

隨著市場競爭激烈,包括三星、蘋果等製造巨頭加入賽道,手機的工業設計開始進一步豐富。

2009年,蘋果推出了iPhone 3Gs系列手機,背部採用了一體成型工藝,整個背面機身由一整塊塑膠機身包裹,表面的鋼琴烤漆,看上去像一塊鵝卵石般光滑;2011年,老牌廠商諾基亞推出N9系列,採用一體化成型的塑膠機身,同時採用類膚質的磨砂工藝,手感非常細膩,同時還有多種顏色可選擇,深受年輕群體喜愛;2012年,三星釋出了旗下的Galaxy S3系列,正式開始採用一體化塑膠機身設計,並且三星將塑膠機身玩出了許多花樣,一直到Galaxy S5背部的矩陣式打孔設計,看起來質感跟金屬幾乎一摸一樣;

智慧手機在發展早期,塑膠材質給到了廠商充分發揮的空間,也創造了一大批具有高性價比的機器,你很難想象如果當時手機的趨勢是全金屬機身,那麼小米還能否賣到1999元的價格。

金屬

在臺灣曾經有一家名叫“宏達電”的加工廠,常年為惠普、戴爾等巨頭代工生產一種名叫“掌上電腦”(PDA)的裝置,在代工的同時,也掌握了類似產品的技術,推出了自己的PDA品牌,這個品牌在當時的名字叫做“多普達”,現在我們叫它“HTC”。

憑藉著早期技術和製造層面的積累,在智慧手機發展前期獲得了巨大優勢,在2010年曾經一度佔據了整個安卓手機90%的市場份額。這其中,HTC最大的優勢,一個是在當時極具科幻感的HTC Sense作業系統;另一個就是一直在堅持的金屬機身。

可以說HTC一家公司,撐起了整個全金屬機身趨勢。早期的HTC Desire、HTC Sensation等系列,採用的是金屬和塑膠拼接式的工藝,金屬作為整體的骨架存在,部分安裝塑膠機身,整體看起來也非常有特色,同時增加了手機的可靠性(除了敲核桃)。

2013年,HTC推出了有史以來最漂亮的全金屬手機HTC One,整個機身採用一整塊鋁板雕刻而成,渾然天成,像一件藝術品,成為當年最具話題性的手機。當時蘋果釋出iPhone 6系列,帶領整個行業進入全金屬時代,包括OV、魅族等國產廠商。

不過全金屬機身的問題也顯而易見,造價成本高昂,手感缺乏溫度,上色難度較大,導致市場上的產品開始變得千篇一律,消費者審美出現疲勞。

玻璃

回到文章開頭,2010年,蘋果釋出iPhone 4系列手機,率先採用前後雙玻璃面板,接近對稱設計的造型,成為了無數蘋果粉絲心中永遠的經典。可惜的是,就在第二年iPhone 4s釋出後的第二天,天才去了天堂。

2013年,在中國,一位曾經的英語老師,自詡為喬布斯的接班人,殺入手機行業做了錘子科技。2014年釋出了旗下首款智慧手機Smartisan T1,從工業設計上高度致敬iPhone 4系列,採用正反面雙玻璃的設計,同時背部採用了工藝更加複雜的3D曲面玻璃,增加了手機摔壞的可能性。但是,玻璃機身這個詞,因為羅永浩網路影響程度,被大多數人所瞭解到。

另一家中國廠商,則是小米,在經歷了小米3、小米4兩代折戟之後(其實主要原因就是小米工業設計一代一換,無法形成自有品牌特色),小米將目光放在了新材料上。一方面推出了玻璃機身的小米5系列,另一方面還發布了更高階的Note系列,採用金屬中框+曲面玻璃背板的設計。

玻璃作為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擁有更低的製造成本,更平順的質感,更多色彩的可能性。當然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製造業的不斷髮展,使得過去昂貴的熱彎技術變得更輕鬆,也誕生了更加堅固的玻璃材質。如今最新的康寧大猩猩玻璃,可以承受手機從2米高度自由落體而不破裂。

因此從2015年到現在,智慧手機廠商開始普遍使用玻璃材質。

未來

那麼未來手機的材質會是怎樣的呢?它應該更具美觀,應該更加堅固,應該更有可塑性,應該可以被大批次生產,應該有較為低廉的成本。可惜的是如今並沒有哪一種材料可以完美解決上述問題。

蘋果產品的主力材料是鋁,因為鋁的可塑性強,並且高度可回收,長遠來看更加環保。但是鋁也有自身的問題:比如昂貴的造價,不貴廠商就不會取消全金屬手機;比如強度不夠,容易受力變形,看看各種被掰彎的iPhone和iPad。

小米也曾經使用過陶瓷作為手機的主力材料,陶瓷比起玻璃更加美觀,並且更加堅固。但是目前的供應鏈水平,無法進一步提高良率的情況下,就沒辦法進行大面積出貨。即便能夠批次生產,價格也不低,一般都只能用在旗艦機器上。

當然,還有一些品牌使用的就更加小眾了,比如說皮革材質,手感不錯,但是天然材料容易磨損;比如說碳纖維材質,輕薄堅固,但是成本就更貴了。

應該說,未來數碼產品使用什麼材料作為主力,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結論。

16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提前!揭曉三星主打陣容:Galaxy S21 驚喜還是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