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技術重點
Roborock 石頭科技 T7Pro
▼先聊石頭,T7Pro探索版,何為探索版,半年後再回頭看,雙目避障本身不就是探索嗎?那麼我們就再來複習一下,鐳射雷達導航,AI雙目視覺避障,蠕動泵的電控水箱,拆機後得到了優秀的做工,雙層主機板設計,高通的APQ8053,也就是驍龍625CPU,妥妥的千元機CPU,8G LPDDR3+8G eMMC,為了雙目的發展,石頭在T7Pro上的硬體投入也確實很大,由於拍攝的圖片實在是太多,這張拆機全家福是漏放的,這次再橫評,就給放出來。
做工用料的優秀程度,真的不用多聊,就給你看一張圖,一塊掃地機主機板可以做得那麼漂亮,確實是超出本人預期,主機板尺寸也不小,也說明了雙目對於硬體的依賴程度是很重的。
https://www.toutiao.com/i6836549288818901508/
ECOVACS 科沃斯 T8 MAX
新TrueDetect 3D避障,嚴格來說不能叫3D結構光,所以後面都會稱呼為3D避障。
當然了,今天這篇不是為了聊強拖。
做了個表,石頭T7Pro的價格比較堅挺,最低一直維持在2999rmb,基本上沒有下降空間了,而科沃斯T8MAX優惠後價格還是比較多的,甚至有到2200左右的好價,單純從價效比的角度來看,T8MAX確實是高。
而且兩次升級的時間相差很短,12月11日,12月30日,一個月內兩次大的升級,從內容大家也可以看出,其最重要的,就是雙目物體識別演算法的升級。
至於更早的300MB的大韌體,翻截圖一直沒找到只能作罷,不過半年時間裡確實是升級了很多次,那麼半年後,石頭T7Pro的避障能力是否有提升呢?
版本記錄,石頭是01.51.96,科沃斯是1.6.3如果測試個過程中有迭代,會做記錄並繼續做測試。
由於科沃斯採用的3D避障,不管是原理還是最終的結果都較為簡單,所以評測重心更多地還是偏向於石頭的表現,不過為了獲得更多地測試細節,兩款掃地機都會進行測試體驗並進行對比。
1.可碰易困的測試對比
什麼可以碰,但是很容易纏繞?最常見的如資料線,絲襪,疫情之後使用頻率變多的口罩,水彩筆這種倒不會影響邊刷,但是會纏繞滾刷,這些都是相對比較典型,且容易被忽視的障礙物,那麼,他們的表現如何呢?
對於這類障礙物的意見是,可以接觸,可以推,但是不能大範圍的推動,因為線頭有可能會被纏入邊刷或者滾刷中。
◆各種資料線
首先是USB線和充電線。
▼先給看地圖,其實從測試開始我就一直處於懵逼狀態,對於線團,過去喜歡推著玩的石頭,立行禁止,絕對不碰了,而科沃斯卻。。。
▼算了,我們直接看影片吧,石頭T7Pro確實是刮目相看,不過有點個過於小心了,完全沒碰到。
然後是科沃斯,壓根就沒理線團,直接就過去了,粉色資料線甚至是直接拖著走了。
▼然後我一臉懵逼的開啟錄屏,單獨測試科沃斯的資料線,為了公平,石頭也一起做了一次。
石頭單資料線測試,可以正確識別並避開。
科沃斯單資料線測試
▼附上科沃斯的錄屏,很明確的,3D避障是開啟的,並未關閉,不存在錯誤操作。
▼那用之前的資料線再來一次?
說來就來,先上石頭,用石頭自己的攝像頭拍攝,直接翻車,線團被推走了,原因倒也簡單,線材的顏色過於接近地板,無法識別。
▼那麼科沃斯呢?3D避障理論上是無所謂地面顏色的,居然。。說實話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了,因為上一次的測試是在廚房進行的,也並未有問題啊。
◆繼續增加難度,測試襪子和耳機線
▼石頭和科沃斯地圖對比
石頭可以正確識別障礙物,並且避開,耳機屬於比較麻煩的障礙物,本人的T7Pro就卡過一條耳機,現在終於可以識別了,好訊息。
▼那麼我們來看看影片。
先來石頭,可以看到還是很剋制,不過也失去了過去膽大的調校方式,希望後面可以做到膽大而心細,由於單邊刷設計也減少了帶到的機率。襪子和有線耳機表現都很優秀。
再來看科沃斯,由於3D避障的先天優勢,在剛開始清掃的時候,非常漂亮,不管是襪子還是耳機都是貼邊清掃,但是在臨近結尾的時候,壓到了耳機,沒辦法只能停止測試,畢竟不是幾塊錢的東西,可以強行測試。
我們來看看加速四倍的動作。
最後我們再復現科沃斯之前的測試場景試試,結果毫無壓力就過了,很完美。
那麼,耳機線的問題在哪裡?個人判斷,石頭T7Pro識別後會對障礙物進行定點,配合本身不錯的精度地圖和更為小心的線路走向,基本上是可以杜絕觸碰而又不過分影響線路規劃。而科沃斯T8MAX則可能存在如上圖的情況,距離資料線太近,實際上雙邊刷的設計也加重了這個可能性,耳機線本身就是又細又輕,被邊刷一帶就很容易帶進去。所以嚴格來說,也算不上科沃斯翻車,只是調校更為大膽加上雙邊刷的左側邊刷更容易帶到障礙物造成的。
可碰易困的線材類測試小結:怎麼和AIVI測試的時候那麼相似,只是結論相反,要說不同就是石頭在保證避障的前提下還是可以有不錯的線路規劃,要說進步空間基本上也就是與障礙物的距離了,能再最佳化一下和障礙物的距離當然是更好。而科沃斯就有意思了,3D避障出現了面對某些線材失效的情況,當我以為它確實是失效的時候面對襪子和耳機線又是正常避開的,地面材質,顏色,反光造成的?3D避障不應該對此敏感啊?但是廚房的避障測試,淺色地面黑色線又是完美避開線團的,好莫名,以為是3D避障故障了,結果去廚房復現又是完美的,看來地面顏色同樣會造成識別異常?而且相較於石頭會更嚴重,難道是景深攝像頭鬧得??但是問題來了,三款資料線可都是淡色的啊。。。
哎,想不明白。
2.可碰偶困的測試對比
有哪些障礙物是可以碰也可以推,但是有卡死的可能性的,機率又不高的?如拖鞋,風扇底座,U型椅子,那我們就拿這幾個障礙物做單獨測試。
▼拖鞋比較簡單,看看如何?從地圖上來看,石頭的表現中規中矩,我估摸著由於是小範圍清掃,由於雙目的拍攝距離不足,拍攝面不夠,沒有將鞋子拍全造成的。
如下圖。
直接上影片,先上石頭
再上科沃斯
兩者都有輕微推動拖鞋的情況,這個是可以理解,也是正確的,石頭相較於過去顯得更為剋制,而科沃斯得益於3D避障,也有了不錯的表現。
◆風扇底座,單反雲臺支架測試表現
▼實際上石頭T7Pro在清掃途中多次識別出障礙物,不過最後未顯示出來底座,可能還是因為距離太近的緣故。
其實在長期的測試中發現,對於底座,體重秤的識別都是準確率最高的,但是也發現了雙目還是需要足夠的距離,拍全障礙物本身才能做到更準確的障礙物類別判斷。測試中石頭有上爬腳架的動作,不過得益有強大的越障能力,沒有出現卡住。
科沃斯3D避障對於單反支架表現得要更好一些,有一些推動風扇底座的動作,當然,沒有上爬的動作,表現不錯。
其實測試到這個階段我們也可以發現一些端倪,如雙目可以識別障礙物確實是很大的優勢,但是拍攝的距離和顏色同樣重要,如果和地面顏色過於接近,或者是拍攝面不夠全,都會有可能識別不到位的情況。而科沃斯則是隻要是3D避障能力範圍內的,它都是可以正常避開,簡單來說也是有閾值的,至於是多少麼,我們繼續測試。
◆U型椅測試表現
▼U型座椅的體積比較大,而測試區域比較小,同樣會影響到T7Pro的識別,障礙物提示應該是沒有扯掉的膠帶造成的。
兩者表現類似,差別不大,都沒有深入U型椅,為了展示得更全面一些,本人考慮再測試一次,來看石頭是否可以正確識別,雖然沒有識別出U型椅子,也不錯了,估計還是因為距離原因,對於這種大型障礙物,識別難度不大,但是距離要求明顯要高得多。
即使是擺放在比較遠的地方,也沒辦法拍全,不過確實可以鑽進去。
科沃斯,也確實沒有再出不來。
3.不可觸碰物體測試對比
在測試之前,本人還是奉勸各位有小動物的使用者,不要過分依賴掃地機的避障功能,特別是狗狗的排洩物,因為,理論上來說,狗狗的便便形狀都不會是固定的,甚至有可能拉稀,所以建議還是小心第一,那麼經過迭代之後,狗狗的便便,有沒有真正避開的可能呢?還是有的。
▼本人拿了兩樣東西來模擬。
那麼表現如何呢?石頭可以識別。
石頭實際表現,挺好,避開了,有進步。
科沃斯實際表現,3D避障並沒有發現。
從石頭的路線來看,也有點像科沃斯MAX在避障時候的動作了,其實也好理解,大家的感測器不管是雙目亦或是3D避障,都是在頭部的,透過角度調整來歸觀察障礙物也確實是唯一的方案,對於石頭來說,這也是進步。
▼那本人再用橡皮泥試試,體積更小,外觀也是更像,直接說結論了,這塊小東西從地圖上並未有識別,但是石頭還是避開了。
科沃斯沒有變化,簡單來說就是這個小東西的體積是低於3D避障可識別閾值的。
本人不會再評判狗屎的躲避情況,因為這本就是一個偽命題,模擬的也不是真的,不管躲開的機率是否高,誰都受不了家裡滿地屎的樣子,那麼所謂機率一旦撞上也就是百分之百,而本人是不養寵物的,對於這一塊的敏感度顯然是不如有寵物的人家,所以這裡也是提醒各位,不要指望掃地機的避障可以繞過寵物的便便,哪怕它確實有避開的可能。
4.其他物體測試對比
這類物體基本上是可以碰可以撞隨便推,基本上沒有卡住掃地機的可能性。比如積木,鉛筆什麼的,我們來看看。
◆積木陣列石頭表現
積木陣列科沃斯表現
這次表現也是科沃斯更好一些,和過去測試情況類似,雙目識別由於體積和高度的限制,基本上是無視積木的。
積木堆過去是測試過了,體積更大也確實更好識別,所以這次改個新辦法,本人將四個積木直接▼擺列成積木堆,然後。。。石頭成功避開但是出現了較大面積的漏掃。
而科沃斯麼,橫衝直撞!
小積木堆兩者都有問題,石頭過於小心,而科沃斯過於大膽,也許這就是掃地機近階段必然會遇到的問題,也許確實是我們這些做評測的要求太高了,不過就積木本身來說,也要看體積,更大體積的積木不管是石頭還是科沃斯都是比較輕鬆的,更小,可能無法避開的甚至造成掃地機卡死。還有一個問題,地板材質和顏色,反光等等是否真的會影響科沃斯的避障能力?
總結每次測試都會發現新的東西,而且是意想不到,也預料不到的問題,現在本人就將兩款掃地機的最新測試結果來公佈一下結果。
石頭T7Pro
半年的多次迭代確實沒有讓我失望,各種進步都是看得到的,對於一些障礙物表現得個更為謹慎,也確實可以減少困住的機率,同時雙目的侷限性也在那裡,基本上和攝像頭本身有關,顏色相近就會造成識別異常,這是硬體層面決定的,不過依然不能否認它是現階段最好的掃拖一體機之一,預算在3K以內,還是非常推薦的。
科沃斯T8MAX
確實沒有想到,在這次測試中遇到了很多新的問題,地面材質顏色似乎確實會影響到科沃斯的3D避障,個人判斷有可能是景深攝像頭造成的,所以在日常使用中可能會出現比較特殊的情況,不同地面的避障表現可能會有很大不同,不過考慮到其他優勢,包括強拖模式也確實是現階段可以買到的拖地能力最佳的掃地機,包括2500rmb左右的價格,也是非常推薦的。
最後
我想再說一句,掃地機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硬體層面,技術層面其實已經非常完善了,測試歸測試,日常使用是日常使用,測試也會有侷限性,在日常使用中的感受可能會和測試有出入。當然,不管是我,還是我的掃地機大佬朋友,都會根據實際使用感受給大家建議,讓大家少走彎路。任何產品都有其調性,沒有絕對的優勢,也沒有絕對的缺點,偏向不同都會有不同的結果,例如石頭T7Pro的雙目避障也確實如本人說的,OTA的可能性,提升巨大,但也有其硬傷。而科沃斯,給我的感受是有些過分依賴硬體了,不過AIVI至MAX確實也讓我看到了科沃斯的努力和進步方向,希望科沃斯可以加把勁,把3D避障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