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型:
電腦主機板現有主流板型,以最初的設計標準為講分為,E-ATX(305mm × 330 mm)、ATX(305×244mm)、M-ATX(244×244 mm)、ITX(170×170 mm)幾種。
而各廠商針對各自的設計總局及用料的選擇,針對板型會有不同的尺寸調整。
E-ATX普遍用於伺服器及特殊用途的電腦。
ATX是通常所講的大板,普遍用於主流電腦,特點是空間大,能容納更多的介面及配件。
M-ATX是通常所講的小板,後IO介面一般和ATX一致,只是板型變短,硬碟介面及PCI介面會減少。
ITX就是迷你板,針對特殊的迷你型計算機設計,突出的特點就是小,介面也是必然性的減少許多。
供電:
是一臺電腦穩定執行的最基本要求,針對現在廣泛使用的超頻供電要求就會更高。判斷供電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數電感。但是數電感的準確率並不是很高,應該是以1個電感+2個MOS管為最基本供電單元計算。同樣使用情況下,供電單元夠多,可以延緩配件的老化,在高頻使用的情況也會更加的穩定。
針對現在的處理器對供電的要求越來越高,處理器的供電介面分別8pin和4pin介面,在可選範圍8pin當然是最好的。
散熱:
主流的主機板大多沒有了當年的散熱風扇,但是仍有基本的散熱需求。intel的400系列和AMD的500系列,部分主機板增加了散熱風扇的原因,就是因為被動散熱已經很難控制溫度。
散熱部分的選擇首要看被動散熱部分,也就是散熱片部分,大小和材質都是電腦穩定執行的基礎,尤其是處理器供電部分,只能夠依靠被動散熱來解決這個問題。
防護:
主流主機板大多帶有鋼鐵裝甲,諸如PCI-E的裝甲,記憶體的裝甲,M.2裝甲。事實上萬變不離其宗,最終的目標都是硬性保護和散熱解決方案。
PCI-E鋼鐵裝甲,顯示卡越來越重,立式機箱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用的時間久了,PCI-E插槽會因重力問題發生彎曲,而PCI-E的裝甲就是為這個問題做了防護。
記憶體鋼鐵裝甲,作用是保證記憶體槽不會因產生變形和鬆動而導致不穩定,同時金屬接地排除靜電干擾。
M.2鋼鐵裝甲,作用是保護M.2不被外力撞傷,控制裝置不會發熱變形,兼具散熱作用解決發熱掉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