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購買理由

1.網盤感覺雲的都不安全(隱私)

2.一機同時多用(虛擬化)

3.隨時隨地都能訪問高效能的電腦資源(windows+macos)

目前想法

組個高效能的消費者向配件的主機作虛擬機器的執行管理中心,主要執行windows,macos,黑群暉(或者omv等等)

windows

用於在家庭本地使用,遊戲,辦公等;在外可以使用手機,低配電腦等幾乎所有可以上網,插鍵盤滑鼠等裝置(或者無線連線也行)遠端連線家庭的高效能windows虛擬機器;還有一個好處,感覺膝上型電腦都沒必要去刻意要求效能高的配置了(主要是獨立顯示卡可以要求放寬,不帶獨立顯示卡或者比較低端顯示卡的筆記本一般在體積,續航方面有不少優勢)(當然有條件的話,最好能搞個高效能的筆記本,比如最近的5000系列amd移動處理器+rtx3060-3070)。

Macos

鬼知道為什麼要裝一個macos,可能就是為了嚐鮮,或者只是為了討好眼睛(macos配合高分屏還是和windows體驗有差距的),也可能看好macos,或者以後可能會習慣用macos吧。家庭可以使用macos;在外也可以遠端使用,這個和windows的用處差別不大。

另一個原因就是pve虛擬機器進行macos安裝,“硬體”相容性相比硬體黑蘋果會好很多。

黑群暉

雲的時代,怎麼能沒有自己的雲網盤呢,作為死都不開百度會員,以及網盤裡面很多白底黑字封面的短影片使用者來說,一個受自己控制,隨時訪問的網盤還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可以配合jellyfin等軟體完成隨時隨地看影片的需求,這個比較多服務於家庭吧(雖然目前還沒有自己的家庭);可以儲存電影,工作檔案,照片等等。

軟路由

可能性不大,因為不想all in one ,one boom all boom,這個還是交給專業的硬裝置來完成,甚至N1也行。

硬體選擇

cpu

伺服器cpu不太感冒,一個是主頻一般較低,雖然核心多,但是遊戲等場景下,看著一群2g-3ghz的處理器都在磨洋工也沒用啊,暫時也沒有渲染方面的需求。因此比較看好高效能intel的桌面處理器(想選amd但是相容性,虛擬化,沒核顯擔憂)。

10900k,10核20執行緒,主頻最高能到5.3ghz,核心也夠(windows:4*2,macos:4*2,黑群暉2*2),目前覺得最合適的方案,考慮成本也可以換成10850K,同樣10核20執行緒。

顯示卡

藉助pve的硬體直通功能,給不同系統分配不同的硬體

winodws分配一個rtx顯示卡

macos分配一個amd顯示卡

黑群暉分配一個核顯

主機板

和10代intel配合的應該就只有Z490(考慮整體供電情況)了(可能Z590),幾個剛需:至少兩條全速的pcie-3.0*16插槽(為了兩個顯示卡);原生網口最好能有兩個;全速的m.2插槽至少有兩個(最好有3個,一個系統利用一個);sata介面多一點吧,畢竟要上幾個大容量硬碟。

記憶體

儘量上到32GB以上,有錢直接上64GB吧(夢裡什麼都有)

硬碟

M.2硬碟:分配給windows和macos使用,黑群暉可能也需要m.2硬碟做快取?

普通固態:裝pve系統?

機械硬碟:黑群暉使用,多來點nas專用盤吧,為了小姐姐和高畫質電影

網絡卡

看情況買吧,pcie網絡卡主要考慮到萬兆網路時才可能需要把

電源

考慮到10900k處理器,加上兩個顯示卡,和較多的機械硬碟,估計電源得上1200w才能用

機箱

這個買個大點的eatx級別的機箱,主要考慮防塵和硬碟欄,防塵需求因為這個主機要扔在某個角落,硬碟架多是考慮到擴容。

總結

目前就這樣吧,其實這只是自己的想法,其實很多細節都沒考慮到,例如這個主機很強,在家難道還要配個獨立電腦來連線這個家庭伺服器中心嗎?(燈下黑????);在外遠端使用系統,連線質量這個能保證嗎?;ddns,ssl這些東西在公網ip都普遍沒有的情況下也要考慮;電費應該也不低啊;費用應該很高,目前經濟還不允許(不然怎說是構思呢)。

場景設想

在家兩個人可以同時使用winodws和macos系統進行高效能需求的工作任務,同時伺服器內的黑群暉作全家所有裝置播放器的影音庫;在外出差,電腦效能很差,直接遠端連線到家庭伺服器的windows或者macos,同時從黑群暉中提取檔案進行辦公。

好了,構思到此為止了(做夢先做到這個地步)。

15
最新評論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手遊專用的藍芽耳機和普通藍芽耳機有什麼不同,HIK X3S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