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中國電子商會在 2019 年釋出的《 2019 年1-6月中國彩電消費及下半年趨勢預測報告》中的資料顯示,2019 年上半年中國國內消費彩電 2200 萬臺,其中 4K 超清電視佔比達到了 70%,成為絕對主流。

大部分人對「解析度」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螢幕畫面的清晰度。

一個螢幕看上去不會模糊、看不見顆粒、感覺很細膩,我們就會覺得這個螢幕「質量很好」。

但實際上這樣的認知還是有點不恰當,因為人體肉眼對畫面的視覺感受還和很多因素有關。

01尺寸

要了解清晰度這個主觀概念,我們先得知道一點:不談尺寸聊解析度的高低,其實是在耍流氓!

一般來說,我們對於一個螢幕尺寸的大小,都習慣以「英寸inch」作為單位去度量。而且都是以螢幕的對角線長度作為大小的衡量標準。

1 英寸inch = 2.54 釐米cm

比如一般 45 英寸的電視機,實際上是指這臺電視機螢幕對角線長度為 114.3 釐米。

那為什麼習慣用英寸去衡量螢幕大小,而不是面積?

其實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顯示器、電視機、投影儀等等裝置都有固定的輸出畫面比例標準

目前最流行的畫面長寬比標準是 16:9 ,即螢幕的橫向長度和縱向寬度的比例是16:9,這也是因為大部分影片、電影、圖片都是這樣的比例。

02解析度

在講解解析度之前,我們要明白一個概念。在我們手機上呈現的一條線,一個面,一張影象都是由最小的單位「畫素px」來表示的,你也可以簡單理解為是由一個個小方塊組成的。看看下面這張圖你就明白了。

當這個方塊非常小,而你離這個圖片有一定距離的時候,你就幾乎看不見小方塊的輪廓,感知不到畫素的存在。

所以當我們在說全高畫質 1080 解析度(1920px * 1080px)的時候,其實是螢幕中橫向單排有 1920 個畫素塊,以及縱向單排有 1080 個畫素塊。

敏感的人在瞭解這一點的時候,就知道解析度其實不能代表“清晰度”

03畫素密度

畫素密度才是決定一塊螢幕是否“清晰”的重要概念。

用最簡單的方式去理解,就是單位面積內的畫素塊數量的多少。

但是上面我們也說啦,螢幕的尺寸我們習慣用對角線的長度來度量,而畫素塊也是習慣使用橫向和縱向的畫素塊數量來說明。

所以業內用一個非常嚴謹的單位去衡量“清晰度”,即畫素密度 PPI (Pixels Per Inch)

PPI 值越高,畫面的細節就會越豐富,所謂的“清晰度”也會更高。

PPI 達到一定的值,就會達到人眼判斷畫素點的極限,這時候即使 PPI 繼續提升,效果也不會太明顯,反而會增大硬體的運算壓力,造成多餘的耗電和發熱。

所以一般根據人與電視機之間的距離,都有一個推薦的參考電視螢幕尺寸和解析度推薦。

EZCast 入門級無線投屏器 G13S,支援投屏多種主流操作裝置的畫面,無論任何品牌的4K電視機或顯示器,只要配備 HDMI 1.4 介面皆可真實輸出 4K 解析度畫面,讓您獲得前所未有的投屏觀感。

15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跟風嚐鮮——體驗“剪映”Windows版本,推薦剪輯新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