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今天和大家分享幾樣有著情懷的音樂產品,相信可以喚起大家的回憶。

1.老果粉的倔強:ipod classic

知道什麼是ipod classic嗎?答是的童鞋,暴露年齡了。

▲度娘說,iPod Classic是由蘋果公司設計且在2007年10月23日發售的可攜式媒體播放器。00後都21歲了,可想而知當年用這個機器的我們的青春早就沒有了。但,作為一枚喜歡蘋果產品的老果粉,這臺用了10年機器我一直保留著,而且,還能非常正常地使用,時不時拿出來充充電、聽一聽。

▲裡面還有筆者珍藏的5000多首無損歌曲,都是當年用電驢或迅雷下載,或者直接找朋友copy的。那是無損歌曲自由傳播的黃金年代,不像現在聽個歌都要付費了。cover flow的介面現在看來依舊那麼好看耐看,拋光不鏽鋼材質放在現在的手機上能算上高配,圓形觸控的操控體驗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如果說工匠精神,喬布斯才是真正的當代工匠。可惜現在這臺機器是HDD,電池也不給力,筆者不打算折騰了,除了定期充電維護一下,就讓它逐漸老去吧。機器會老,經典不會。

2.金屬內腔、鍍鈹動圈耳機:TFZ ESSENCE

▲TFZ這副ESSENCE是筆者最近經常聽的一副耳機,最大視覺感受是顏值高,好看得不行。而在音質上後面會提到,最大的聽覺感受就是細節極其豐富。顏值高是筆者入手ESSENCE的重要原因,高透明亮的腔體,可以清晰看到全金屬內腔(動圈單元在裡面)和接線耳機表面顏色甚至還會變化,不僅自己賞心悅目,戴出去也是一種漂亮的裝飾。

而且這根線不一般,是金銀銅混編,所以整條耳機看著有點金光閃閃,長這麼好看,再搞一副過年送人挺好。

▲戴上耳機的感覺有點飽滿,ESSENCE的腔體算是比較大的,所以小耳朵可能戴著會比較緊實,不過適應一會就很舒服了。飽滿的腔體同時也帶來一個好處,就是隔音效果特別好,也就是被動降噪不錯,當然這也是入耳式耳機共同的優點了,只不過大部分入門的入耳式耳機其實並沒有在耳機腔體設計上下太多功夫,像ESSENCE這樣的流線型腔體是進階之選,而且是全金屬封閉式的內腔。

▲ESSENCE的音質如何?可以用一句話評價:從未讓我失望。比如拿毛哥這首《劍歌行》舉個例子,既有人聲、樂器(像古箏),也有低音鼓聲,比較適合拿來做個音質賞析。歌曲開頭的風聲,真實無比,似乎帶著筆者走進刀光劍影、情緣交纏的武俠世界,TFZ這副耳機解析度之高毋庸置疑,樂器和人聲也有同樣的表現,中高音令人滿意!畢竟是鍍鈹(鈹,在所有金屬元素中最硬、最輕)振膜動圈單元,頻響在5-40Khz,引數無可挑剔。

不過,《劍歌行》的低音在這副耳機上貌似下潛不足,換一首《烏蘭巴托的夜晚》,閉上眼,簡直是享受,一個字:毒!原來這首歌有如此多細節,磁性嗓音得到充分表現,低音量和深度也足夠。so,個人覺得ESSENCE適合大部分人的聽音需求,古典和搖滾都能hold得住。那顆鍍鈹振膜動圈單元是真香,加上漂亮的外觀,強烈推薦。

3.一直嗦粉一直香:SONY ZX505

在21世紀初的學生時代,如果手上沒有一臺索尼walkman,那麼學生時代是不完整的,就像沒有早戀一樣不完整。

筆者從以前的索尼卡帶機,到CD,到現在的數字解碼播放器,雖算不上索尼的忠粉,也算是小迷弟吧。網路時代下,相對於前面已經老舊的ipod,SONY的ZX505明顯更值得筆者翻牌。

▲個人喜歡SONY ZX505的幾點,一個是外形足夠低調不誇張,左右對稱符合筆者的審美,磁帶介面相當復古。二是有4.4平衡口,音樂享受提升一個檔次,三個是鋁製機身手感不錯 。ZX505硬體部分做了細微調整,改善了3.5/4.4輸出端的電容,ZX505小巧又精緻的手感的確很舒服,雖然厚度比手機要略厚一點,但不妨礙便攜性,揣在兜裡沒有累贅感。非常輕巧的鋁製機身有一種金屬特有的質感,握著有點像親膚塗層。

▲ZX505比以前的機器要進步多了,充電口從非主流的排線頭進化成現在手機電腦能用的Type C,螢幕也變大了,可惜耗電了大了,20小時續航比蘋果ipc好不了多少,重度使用的話一天一充是常態。安卓9系統的體驗,個人覺得比較一般,就是擴充套件性比較好,可以安裝網易雲、QQ音樂,甚至玩微信、遊戲都可以,只要不怕它卡...實體按鍵好評,操作邏輯很人性化,觸控反饋會更明顯,方便盲觸。當然,這麼貴的機器,不開通個QQ音樂會員是對不住的。

9
最新評論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三星SSD 870 EVO評測:目前最快的SATA S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