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最近這些年,各種音樂類綜藝節目火得一匹。從當年的“中國好聲音”、“歌手”,到現在的“中國新說唱”、“樂隊的夏天”……電視自帶的揚聲器那種乾癟蒼白的音效顯然不能滿足很多人越來越挑剔的胃口,於是SoundBar開始大行其道。
不過所有的SoundBar,都是以一種虛擬的方式來構築後方的聲場,肯定是無法與真正在房間背後安裝幾個實體的喇叭效果來得好。聲場的實體感、逼真程度,甚至最基本的——聲音的能量感,都差得太遠。要想追求最好的效果,就別想偷懶。這條金科玉律在幾乎所有領域都是適用的。
要想實現最好的環繞聲效果,瞭解一些環繞聲的基礎知識是很必要的。當前在環繞聲領域(不管是劇院還是家庭影院),毫無爭議的兩強就是杜比環繞聲和DTS,目前兩者的最新版本分別是Dolby Atoms(杜比全景聲)和DTS:X。這倆的影響力有多強呢?除了電影院和家庭影院,各種豪車上使用的高階音響也普遍提供了對這兩種標準的支援。不支援其中任何一種,基本可以被開除“高階”的行列了。
最早一代的杜比環繞聲,隨著當年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而進入大眾視野,在國內的興盛,則是與當年的VCD興起密不可分。初代的杜比環繞聲實際上只有四個聲道:除了傳統立體聲的左/右,增加了一個前中置聲道,而後方的兩個聲道實際上是同一訊號源。也就是說它只能實現“從前到後”的環繞聲,而無法實現“從左前到右後”這樣的效果。
隨後的Dolby AC-3(現在改名叫Dolby Digital)是杜比環繞聲系統發展的一大里程碑,它不但把後方的兩個聲道獨立了,並且增加了一個獨立的低音炮聲道(只能重放120Hz以下的低頻,故而被稱為0.1),合併起來就被稱為5.1——如今幾乎成為了環繞聲的代名詞。
DTS這邊,其實也與另一位大導演斯皮爾伯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當年他對電影的音效不甚滿意,從而搞出了DTS。由於基本上也是按著“更多的聲道數”這樣的路徑來演進的。只是由於起步較晚,DTS一上來就是5.1聲道。
如今,杜比和DTS兩家除了可以提供更多的聲道數,實現“上天入地”的效果,在格式上也有演進,從當年的壓縮格式到如今的無損,甚至是“Hi-Res”格式,比如DTS 96/24,提供的音訊質量是Hi-Res水準。
但高規格的環繞聲技術只是個基礎……現在更現實的問題是,大多數家裡的音響,完全趕不上環繞聲技術的發展。音響不給力的話,就相當於AirPods聽Hi-Res音源,只能“聽個響”。比如說大多數SoundBar,最大的問題是它缺乏了後方的揚聲器,所有後方的聲音,是靠SoundBar上的喇叭向上投射,然後再反射到後方,形成一種虛擬效果,這無疑會讓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要想聽得爽,強烈建議配置一套有後方揚聲器、甚至是獨立天空聲道揚聲器的裝置,比如Nakamichi(中道)的Shockwafe SSE系列。這個系列分為Ultra、Elite和Pro三種級別的影院系統,其中最高級別的Ultra 9.2.4 SSE可以支援到9個聲道、2個低音以及4個天空聲道揚聲器,Elite 7.2.4 SSE支援到7個聲道、2個低音以及4個天空聲道揚聲器,即便是Pro 7.1.4 SSE也提供了對杜比環境聲的完全、不縮水的支援。同時,中道的這套系統對DTS這邊當今的最高規格DTS:X也是完全不縮水,而不僅僅是“相容”而已,而是重新定義了好聲音。
更重要的是,中道的這套系統雖然提供了多聲道的支援,但安裝使用起來仍然像一般的SoundBar一樣易用:迴音壁本身具備HDMI、光纖、同軸、藍芽以及USB等多種介面,主要透過衛星箱連線低音炮,低音炮無線連線到迴音壁即可,只需要找好位置,接上電源。環繞音箱還能實現組合和拆分,以適應不同房間的尺寸,營造出最佳聲場定位。
至於Nakamichi這個牌子為何如此技驚四座,這就得需要翻翻歷史書。這個不太為人所知的品牌,實際上卻是日本最早一家研究電磁學,磁記錄,音訊和通訊技術的公司,走的是絕對的“技術流”路線。在磁帶時期(不管是模擬的卡帶還是數字方式的DAT)推出的一系列產品更堪稱是神擋殺神、鬼擋殺鬼。中道並非“中庸之道”,反而卻是“追求極致”。
比如說這款Nakamichi 1000 DAT錄音座,官方號稱以世界最高的DAT錄音座為目標而開發,不光在音質上有超強實力,超高速的操作體驗(1.8秒的高速載入、600倍的迴帶),跨時代的抽換式的升級系統,寂靜、減低磁帶磨損的終極機械感也讓人無比著迷,堪稱家用DAT的最高峰。只有在這類產品上,你才能感受到機械感帶來的那種無比滿足。
所以說中道對技術的追求和窮盡是刻在品牌DNA裡的,你不大可不必擔心它本身的技術能力。
總結一下,真要想窩在沙發裡感受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甚至上天入地,你需要:
1、 環繞聲的兩大標準——杜比和DTS提供完整的支援,而不僅僅是“相容”。需要注意的是,兩種標準都有很多不同的“級別”,如果能夠支援到杜比全景聲和DTS:X自然是再好不過。否則,可以被開除出“高階”行列。
2、有條件的話,一定要配置實體的環繞揚聲器。不要幻想可以僅僅用一個SoundBar實現豐沛的音場和環繞聲效果,這是不可能的,你不能忤逆物理定律。要想享受到最好的環繞聲效果,你必須得在揚聲器上多花錢。
3、聲道數當然越多越好,但你也得考慮下家裡的環境以及實際的容納能力。如果環繞聲音箱本身具備一定的擴充套件性,當然再好不過。
我知道你們很多人提到這類產品首先想到的會是BOSE,我去看了看,他們家當今國內市場銷售的旗艦LifeStyle 650其實對格式的支援很有限,杜比標準僅支援到TrueHD,DTS這邊則僅僅支援最基礎的DTS。記得那句話怎麼說的嗎?“可以被開除高階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