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在若干年前,由於小米因為手機產能問題,其CEO雷軍曾被稱為“耍猴人”。為了解決缺貨問題,小米狠抓供應鏈問題,而雷軍更是在微博中表示,“如果產能無法達到預期,我就去工廠‘擰螺絲’”。

而如今,小米不僅建立了無人工廠,同時新手機也能在短時間內實現量產。

在2021年的今天,華為開始缺貨了——與其他企業不同的是,華為不僅是最新機型缺貨,同時還有早已釋出的P40系列手機。

“突然”的缺貨

對於華為來說,2020年並不安穩——美國把其列入實體清單後,華為立刻調整供應商,從而讓產品實現“去美國化”;但隨後美國禁止其他企業為華為提供含有美國技術或美國裝置生產的晶片,同時把華為子公司全部列入實體清單。

在2020年9月15日,華為把最後一批麒麟晶片運送回國,此後,臺積電再也不能為華為提供任何晶片。

而華為並未選擇放棄,並在2020年10月30日正式釋出其最新旗艦手機:Mate 40系列。

但與以往不同,Mate 40系列並未全面放開銷售——即便是在數個月後的今天,Mate 40系列依然是“一機難求”,在部分華為線下店,Mate 40系列甚至必須加價購買。

對於部分消費者來說,無法購買到Mate 40系列,其P40系列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為此,供貨正常的P40系列手機成為華為熱賣機型。

但從2021年1月份開始,華為P40也遇到了缺貨問題——P40系列銷售頁面已經顯示“暫時缺貨”。

而值得注意的是,P40系列採用了2類晶片:P40 Pro及P40 Pro+採用麒麟9000晶片,而P40普通版則採用麒麟990 5G SoC晶片。

此外,在其他主流手機方面,華為商城購買介面也是現實“缺貨”狀態。

可以說,華為因為晶片問題,手機業務已經從“市場經濟”轉為“計劃經濟”。

即便如此,華為依然準備推出P50系列手機——根據國內多家媒體報道稱,華為內部人士透露,華為方面已經制定了手機業務的基本發展策略,那就是需要透過非常有限的晶片業務,來無限地延長華為手機的生命週期。並表示,華為目前依舊還沒有停止P系列和Mate系列旗艦新機的研發,後續的華為P50、Mate 50系列手機依舊會如期而至。

榮耀:晶片缺失下的“犧牲品”?

在1949年冬,中央確定實行全國財政經濟統一管理的方針,並透過1950年2月召開的全國財政會議,以指令性方式提出了“六個統一”:財政收支統一、公糧統一、稅收統一、編制統一、貿易統一、銀行統一。

如今的華為,也不得不實行這一計劃,而榮耀,也是這一計劃下的犧牲品。

2020年11月17日,榮耀被正式出售給深圳市智信新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對於本次出售,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表示,希望榮耀超越華為,並“打倒”華為。

對於這一舉動,華為方面表示是因為供應商的要求,同時也是為了讓榮耀繼續存活,但其最終是為了減少晶片供應——榮耀作為針對小米及紅米的品牌,其價格相對較低,且採用了華為相對高階的晶片,和眾多華為旗艦手機的技術,才得到全面而高速的發展。

如果華為不缺晶片,其大可繼續供應榮耀,從而創造下一個“第一”。

但為了長久發展,榮耀必須離開華為團隊——榮耀大量使用麒麟晶片,實際利潤並不高。

為此,榮耀不得不離開華為,減少華為晶片的消耗。

缺少晶片,物聯網戰略如何是從?

就目前而言,手機是最佳的人機互動終端,雖然現在有大量基於語音互動、手勢控制等技術的輔助,但手機依然佔據了最為核心的地位。除了華為、小米、OV等企業,作為家電企業的格力也不斷投入到手機方面的研發,他們希望打造以格力手機為中心的格力家電生態圈。

而對於華為來說也是如此——在2019年3月14日舉行的HiLink生態大會上,華為提出了“1+8+N”的物聯網戰略佈局。在這一戰略下,“1”就是華為手機;“8”代表PC、平板、智慧屏、音箱、眼鏡、手錶、車機、耳機;“N”代表乏智慧硬體,涵蓋移動辦公、智慧家居、運動健康、影音娛樂、智慧出行五大場景模式。

此外,為了更好地打造生態圈,華為更是在2019年9月推出了鴻蒙OS,從而建立與iOS、Android齊名的作業系統。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華為釋出這一戰略之際,美國並未對華為晶片進行限制,華為有足夠的供應鏈實現這一戰略佈局。但隨著晶片缺乏問題,華為不得不減少手機的出貨量,控制晶片的使用率。

雖然有訊息稱華為在2021年繼續投入到P50、Mate 50的研發之中,但晶片問題如果沒有解決,新一代旗艦機也將是“換湯不換藥”,而其物聯網戰略中的“1”將在未來數年,逐漸喪失優勢。

華為員工:無需擔心晶片問題

華為在晶片是否有佈局?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1、華為在上海建設一家不使用美國技術的晶片製造工廠;

2、華為計劃投資200億美元實現晶片自主生產製造,計劃在2022年底之前為5G電信裝置生產20nm的晶片;

3、餘承東宣佈全面進入半導體領域;

4、海思面向全球招聘40餘位晶片博士,向IDM轉型;

5、……

此外,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之後,其旗下的哈勃投資公司透過收購或參股了至少25家半導體相關企業,其中有50%的交易是在5個月內完成,而這些投資涵蓋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晶片製作企業,涉及晶片設計工具、半導體材料、化合物、晶片生產、測試裝置等。

在這些投資下,華為是否能快速實現晶片的自給自足,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但據華為內部人員表示,華為晶片問題無需過多擔心。

華為,真的要賣手機嗎?

對此,華為迴應稱,華為完全沒有出售手機業務的計劃。華為將堅持打造全球領先的高階智慧手機品牌,努力為消費者提供卓越的產品體驗和服務。

而值得注意的是,據華為2019年財報顯示,華為消費者業務銷售額佔比是54%,如出售這一業務,那麼華為將完全聚焦於通訊領域。

此外,在晶片方面,目前尚未有媒體能準確說明華為晶片的數量。但據部分媒體稱,據臺積電所公佈的資料進行換算,華為5nm晶片預計能達到1500-2000萬片。

17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蘋果再次延長Apple TV +的免費試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