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被傳手機出售,華為迴應完全沒有必要,並堅持打造全球領先高階智慧手機產品。因此前榮耀剝離,儘管對此傳聞否認也引起熱議,以及當前缺芯等不利因素情況下,今年在手機市場不樂觀。本月早些時候,市場分析公司TrendForce(集邦)預測顯示,華為手機在2021年全球排名跌至第七。
伴隨榮耀出售以及其他因素影響,相比全球智慧手機開始復甦的不同的是,華為手機將則面臨進一步惡化風險。根據集邦預測,2021年全球智慧手機年產量將增長9%至13.6億部,與其他廠商均保持穩健增長不同的是,華為則下滑至全球第七,在前面的廠商分別是三星、蘋果、小米、OPPO、vivo、傳音。當然,這僅是機構預測,僅供參考。
需要指出的是,在過去幾年中,華為手機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走高階路線的Mate系列由此帶來華為消費類業務穩健增長。此外,智慧手機出貨量不僅超蘋果,位居全球第二,且一度在單季度實現對三星超越,問鼎全球智慧手機冠軍。根據此前權威調研機構IDC、Canalys多機構資料均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華為智慧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一,這也是華為首次登頂全球第一。
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長期以來堅持對外公佈年報,披露其經營資料,可以說是全球透明度最高的非上市企業。因堅持技術研發和創新,成長為世界性科技巨頭,2002年,華為營收175億元,到2019年增長到885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6%。營收高速增長背後,核心在研發上的投入,在過十年中投入研發費用總計超過6000億元,使得在智慧手機、5G、物聯網、雲服務等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遺憾的是,受到諸多因素影響,2020年營收增速開始放緩。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增長9.9%至6713億元,且還將面臨更加嚴峻考驗,特別是榮耀被出售以及手機存在大幅下滑風險。但筆者看來,在5G、物聯網、人工智慧和智慧家居等新賽道,華為具有話語權,這也是未來發展核心。
從智慧家居賽道來看,作為全球物聯網市場最具潛力細分市場,智慧家居裝置市場則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幾乎所有手機廠商均大力推進智慧家居戰略。儘管華為起跑偏晚,但發展勢頭迅猛,這也是繼智慧手機之後,華為尤為重視的一條新賽道。依託強大的品牌優勢以及使用者規模,搭建生態體系,以入口+連線+生態的智慧家居戰略,為消費者打造全場景智慧化體驗。
從物聯網賽道來看,我國作為全球主要物聯網市場,早在2018年物聯網產業規模就突破萬億大關,2020年有望破2萬億大關。推動我國物聯網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主要體現出作為全球最具創新新活力市場,各界對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保持強勁需求。
對於華為而言,從通訊到鴻蒙系統底層再到晶片、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技術搭建龐大軟硬生態,為企業數字化賦能,以此推動全社會數字化轉型。特別要指出的是,鴻蒙作為面向萬物互聯時代的作業系統,將人、裝置、場景有機地聯絡在一起,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全場景體驗。整體來說,鴻蒙系統打破硬體邊界融入全場景智慧生態,繼而創造一個超級智慧終端互聯的世界。
從雲服務市場來看,隨著雲將變得越來越主流,作為基礎設無處不在,我國雲服務基礎設施支出佔全球支出的14%,且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各界積極利用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推進數字化轉型,引發對雲服務的需求劇增,使得華為雲業務駛入發展快車道。根據權威調研機構Canalys的資料顯示,今年從第一季度開始,華為雲位居國內第二大雲廠商。
除智慧手機以外,華為積極推動軟硬體生態的雙輪驅動,與開發者及合作伙伴一起創造新的可能,以此建立一個面向未來智慧世界生態成為可能。“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星光,每一位開發者,都是華為要匯聚的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餘承東曾對此表示。鴻蒙系統作為底層,為企業數字化賦能,其晶片、人工智慧等技術透過雲端輸出,全球數字化帶來創新活力。
最後,資訊科技發展驚人,PC網際網路已成為歷史,移動網際網路也逐漸褪去,繼而進入一個數以百億連線規模的萬物互聯時代,這些物聯網裝置所創造的資料將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一場全新的資訊革命而晶片、通訊與系統是貫穿每個資訊科技發展基礎。整體來說,每一次資訊科技發展,軟硬體生態都將重構,站在資訊科技新時代制高點的華為,其前景依舊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