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此次分享一臺簡單的RGB燈效遊戲主機,平臺是R9-5900X + B550 + RTX 3070,機箱來威剛的入侵者皓月版,標準ATX機箱,佈局較為合理,簡約的外觀也可缺可點,整個裝機過程非常順利,背線的效果也不錯,此套方案大部分配件都有幻彩RGB燈效,能實現各類燈光效果,效能方面能滿足流暢吃雞和賽博朋克2077。配置清單:處理器AMD 銳龍9 5900X主機板銘瑄 MS-iCraft B550M WIFI記憶體宇瞻 NOX 暗黑女神 DDR4 3600 8GB x 2固態硬碟影馳 HOF Pro 1TB顯示卡EVGA GeForce RTX 3070 FTW3 ULTRA GAMING散熱器ZEROZONE BMR 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機箱威剛 XPG 入侵者 皓月版電源EVGA 850 T2配件展示此次選用了一塊較為小眾的MATX主機板,來自銘瑄的MS-iCraft B550M WIFI,但碩大的包裝比很多的ATX主機板都大,包裝正面是主機板簡圖。
主機板背面,包括主機板的各類特性說明。
主機板正面,覆蓋了較多的銀色散熱片,主機板PCB為黑色,主機板很厚重,檢視發現為8層PCB設計,用料下了功夫。
主機板背面,附帶有背部裝甲,可以保護主機板背面的元器件焊腳。
金屬並帶有RGB燈效的介面保護罩,帶有電競之星logo燈,同時這塊保護罩還帶有散熱能力,能給供電部分提供散熱。
14+2(倍相)數字供電設計。
雙8pin CPU供電。
記憶體插槽部分,4條插滿宣稱可以達到3800MHz,2條可以達到4800MHz以上。
晶片組+M.2的散熱裝甲,採用了較大面積的覆蓋設計,整塊散熱裝甲用料很紮實。
同時此塊裝甲也帶有RGB燈效,鏡面較為有設計感。
提高散熱能力的紋路。
CPU插槽背面。
MATX規格主機板上較少見到的金屬背甲。
主機板附件一覽,包含一張宣傳頁、二次元貼紙、無線天線、4條SATA線纜、螺絲刀、M-YES CPU防拔扣具。
AMD 銳龍9 5900X。
宇瞻 NOX 暗黑女神 DDR4 3600 8GB x 2,目前AMD平臺跑在3600MHz能發揮出較好的效能。
影馳 HOF Pro 1TB,可以看出主機板支援2條M.2固態。
EVGA GeForce RTX 3070 FTW3 ULTRA GAMING 本體,正面三風扇佈局。
質感極佳的金屬顯示卡背板。
顯示卡立起來的效果,可以看到頂部白色部分的導光帶,非常寬大。
ZEROZONE BMR 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目前來說價效比非常高,冷頭頂部和四周都帶有燈效,雙腔體設計的冷頭和低阻力的360冷排包裝了散熱效能。
水冷自帶的RGB風扇,四周有寬大的導光帶,可以實現不錯的RGB幻彩燈效。
這次選用的EVGA 850 T2 鈦金電源,電源表面噴漆摸起來非常舒服。
電源側面的銘牌貼紙。
風扇側。
全模組介面側,佈局非常合理,這一側也有EVGA的logo。
威剛 XPG 入侵者 皓月版,盟創專區的機箱體驗活動,實際使用看還算不錯,各種防塵設計都比較合理。
整機展示威剛入侵者這款機箱為ATX規格,安裝起來難度並不高,本臺主機安裝的難點主要在各類線纜的梳理,以下為整機完成後的效果。
整理完成的背線側,個人認為已經很整齊了。
上電後的側面燈效,各類RGB燈效都有了。
45°視角。
主要部件區域。
主機板介面保護蓋板上的燈效,蓋板上有電競之心的logo。
水冷頭和記憶體燈效。
顯示卡燈效。
風扇冷排燈效。
機箱自帶的尾部風扇為12cm規格,並不帶有燈效。
主機板跳線基本位於底部。
機箱正面,非常簡約。
機箱頂部一覽。
機箱側面的進風孔。
底部中間的XPG logo。
效能測試BIOS初始介面,展示的硬體資訊很豐富,但目前BIOS版本只支援英文顯示。
高階介面,可以對主機板上各類裝置進行設定。
供電配置介面。
超頻介面。
啟動設定介面。
安全設定介面。
儲存退出介面。
硬體監控介面。
CPU配置介面。
晶片組配置介面。
從上面可以看到銘瑄這版BIOS各類設定、超頻和監控功能都已經非常完備了,已經能很好的進行使用,不過介面美化和語言支援方面還需要加強。CPU-Z截圖。
CPU-Z跑分測試。
GPU-Z截圖。
CinebenchR20 測試結果,CPU多核為9382 pts。
CinebenchR23 測試結果,CPU多核為23351 pts。
CinebenchR23 測試結果,CPU單核為1542 pts。
AIDA64記憶體測試,基本將記憶體的效能發揮出來了。
SSD效能測試。
3DMark Port Royal得分為8744。
3DMark Time Spy 得分14282,顯示卡得分14616。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得分17532,顯示卡得分17850。
魯大師配置資訊。
魯大師娛樂跑分,1934864分。
全核心頻率控制在4.7GHz,為了穩定CPU電壓控制在1.3V,使用AIDA64 FPU拷機測試10分鐘,CPU核心平均溫度為81℃。
使用Furmark顯示卡進行測試,滿載下測試10分鐘,溫度最高僅為56℃。
ZEROZONE的燈效控制軟體介面。
小結
整個裝機就告於段落了,整個安裝的過程非常順利,銘瑄這款B550主機板不管是板型設計、做工用料、BIOS調教和最終的實際執行,都將整套硬體的效能都發揮出來了,由於是雙8pin供電,更是將R9 5900X這顆高階CPU的效能壓榨到極限,對於記憶體方面的超頻能力也十分突出,加上對各類RGB燈效的支援,可以說銘瑄 MS-iCraft B550M WIFI是一款完成度非常高的MATX高階主機板,對於想組建較為緊湊電競主機的玩家來說值得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