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22 號早上 8 點,我就早早地坐在工作室。因為今天對我,尤其是對我這個多年的 iPhone 使用者來說是一個大日子。很幸運,我獲得了一個與 Apple 全球營銷副總裁 Bob Borchers (以下簡稱 Bob)對話的機會。而為了這一次採訪,我做了很多準備,甚至是列出了一段長長的問題列表。這些年我寫過很多關於蘋果裝置系統的文章,可基本上都是關於 macOS 或者是 iPadOS,關於 iOS 的竟然一篇也沒有。

並不是因為我不喜歡,恰恰相反,是因為很喜歡,所以更加敬畏。iOS 系統代表的是一整個智慧機時代,我深知我的厚度可能還不夠支撐這樣深度的寫作。

但在和 Bob 簡短的一小時對談以後,我意識到我曾經萌生的很多想法並不偶然,甚至可能是 iPhone 一直以來的設計核心。所以,也就斗膽有了今天這篇愚見,我來嘗試回答:

到底什麼是 iOS?

智慧的本質

我們總是用「智慧機」和「功能機」來表現手機的代際演化,但當我們真正的去思考所謂「智慧」或與「功能」的真正區別時,又會簡單地歸納為一種「能力上的數量多與少」。這種數量有著很多含義,最為直接的就是「運算能力的」的進步。

今天的 iPhone 可以執行大型專業的生產力軟體,可以遊玩畫面精美甚至是接近 3A 的遊戲大作。這一切的一切,之所以能夠在手掌的方寸之間執行,都需要仰仗人類對於「矽」的雕琢能力,這的確是功能機無法企及的未來。

(第一代 iPhone 釋出會上,同時代的智慧機展示)

所以我們總喜歡用「橫空出世」來形容 iPhone 的出現,可其實第一代 iPhone 身上,並沒有什麼遠超時代的黑科技。而成就傳奇的本質還是要歸於喬布斯對於「製作一部怎樣的未來手機」所進行的思考。這種思考中包含的藍圖和設想,遠比這些硬體、零件本身重要許多。而這些思考本身最終的匯聚就是 iPhone 的系統,那個在當時還沒有被叫做 iOS,本稱為 iPhone OS 的系統。

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所說的橫空出世,真正所指的應該是 iOS 。

硬體的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但能夠差異化體驗的則是跟軟體的結合帶來完整的使用者體驗,從 10 年前一直被 iPhone 的一代又一代設計師嚴格執行到今天。用 Bob 的話說,「在第一代 iPhone 研發的一開始,我們的軟體工程師和硬體工程師就坐在一起。」

對於「觸控螢幕」的使用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在 iPhone 出現的節點它並不是什麼新鮮技術,我們甚至已經學會了多個點一起觸控。可真正讓這項技術產生深遠影響的,是我們今天早就已經習以為常的細節操作:

比如,在螢幕上雙指放大縮小。

(第一代 iPhone 釋出會,喬布斯親自演示如何放大縮小一張照片)

我至今依然記得,我第一次看到 iPhone 上對於照片放大縮小的設計時,在心裡甚至一度認為這就是「魔法」。當然,這些功能過於遙遠,成為了今天習以為常的存在。那我們視線拉的更近一些,看回今天的 Face ID。對於 Face ID 的討論在今天一直不絕於耳,一開始是因為它對 iPhone 工業設計之美的干擾,而現在又因為疫情的出現,它原始的解鎖地位也受到了挑戰。

但在我看來,Face ID 之所以在眾多「不利」中獲得保留,關鍵在於它並非單純的是一種解鎖方式,它提供了更多直覺可能。指紋識別的意義在於去掉了密碼過程,那麼 Face ID 就是去掉密碼過程的同時,增加了機器的主動認知。然後蘋果用 iOS,幾乎給出了 Face ID 所有在軟體設計上的可能:

比如你的手機認識你。Face ID 的識別從「使用者主動」變為「iPhone 主動」,所以你的 iPhone 隨時都在甄別「你到底是不是你」。於是,iOS 充分使用這一結果。當不是你時,它就隱藏起通知內容。而是你時,則顯示通知內容。它巧妙地解決了隱私的一個大痛點;

比如你的手機瞭解你。單純的認知以外,Face ID 還能瞭解你的狀態。由於 Face ID 是結構的立體模型,所以 iPhone 可以判斷你的視線。於是 iOS 發現你在看螢幕時,它就不會熄滅螢幕;

比如你的手機關心你。當我們在響鈴模式收到電話時,如果你看了一眼 iPhone,手機的鈴聲就會變小,避免打擾。這是因為它不僅認出你,還捕捉到你的狀態,最後還會根據你的狀態設身處地的為你解決困擾。

(iPhone X 釋出會上,Craig Federighi 演示用 Face ID 解鎖 iPhone)

僅僅因為一個用來解鎖的硬體,iPhone 就透過 iOS 的軟體,對它一步一步的延展,最終完成了一個新的「魔法」:「你的手機像一個真實的人一樣和你相處」。

我們正是在這 iPhone 軟硬結合的魔法中,聽到了諾基亞這樣的巨人坍塌的轟隆聲。

但如果你更進一步思考,所謂的智慧機本質是什麼,那「軟硬結合」的真正含義其實是另四個字 ——「以人為本」。智慧機不是更聰明瞭,而是更在乎「人」本身。所有上述的論證和舉例,都是機器為我做什麼,而不是我要讓機器做什麼。

iPhone 最引以為傲的設計理念「符合直覺」就是另一個側面,因為其實所謂的符合直覺不就是不忤逆人性(這裡人性不指道德,指的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意識)。

對於個體的尊重,也反映在對集體的尊重。許多人沒有意識到,雖然今天安卓機有著最大的市場量,可 iPhone 的品牌覆蓋卻是罕見的全球性質。即使在智慧機發展最為前衛的中國,也沒有任何一個品牌能夠像 iPhone 一樣需要面對如此之多的國家、地區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iPhone 面對的挑戰還在於多元的衝擊。

比如,iOS 本身的本地化過程。

在和 Bob 的對話中,他多次提到了「我們非常重視中國的市場」。當然,這種說法的前提是今天中國市場是 iPhone 除本土以外最重要的市場。可這並不妨礙我們對 iPhone 努力本土化的肯定。在 iOS 14 的地圖裡,現在甚至是已經加入了「限行提醒」的功能,只要你輸入車牌號,就可以讓 iPhone 在規劃路線時考慮你的車輛今天是否可以行駛。

其實,我們能夠明顯地感受到這幾年 iPhone 的本地化程序愈發快速。一開始,iPhone 的交通卡僅僅是支援上海一個城市,但是到今天,iPhone 支援的交通卡數量已經覆蓋了 13 個城市。

(iOS 14 地圖限行提醒功能)

Bob 所說的重視中國市場也體現在 Apple 幕後工作環節中。每一週中國團隊都需要向 Bob 直接進行彙報。我想這也解釋了,這幾年來 iPhone 本地化進步的原因。

當然多元不僅僅是國家和地區,還有不同的群體。直到今天,iPhone 對於障礙群體的支援也是最為完善的選擇。當然,這種本地化也不僅僅是軟體,在硬體上 iPhone 也做出了許多努力。正如 Bob 所說:

「中國是 5G 方面的先驅,因此我們在硬體也進行了許多針對性的調整。」

因此總結起來,所謂智慧的本質,是因為 iOS 所代表的智慧系統更加看重每一個使用者,每一個人的自我本身。

影像哲學

喬布斯也許可以遇見 iPhone 對於網際網路的改變,但 iPhone 對於影像行業,或者是更加形而上學的「攝影藝術」變革大機率是無心插柳。而且這棵柳樹對今天傳統的影像行業可以說是「參天大樹」。入門級影像裝置的萎縮已經相繼擴散到各個傳統相機廠商,各種下滑的財報,已經給傳統影像行業敲響警鐘。

我們都很清楚,業餘消費級別的相機市場是某種程度的夕陽產業,但這並不意味著影像本身的沉默。恰恰相反,人類的紀錄熱情前所未有的高漲。在今天,每天都有上億張影像在被記錄。

這也帶來了很獨特的現象:

一面是相機廠商的式微,而另一面是手機廠商在樂此不疲地宣傳自己的攝影功能。我們甚至有時會一時迷惑,這是手機發佈會,還是相機發佈會。

(使用 iPhone 拍攝)

很多人認為手機攝影的出現,和影像記錄的熱情是智慧機的「意外」。但如果你換一個角度,從影像技術本身的發展來看,手機影像的爆發完全是可以預見的。影像行業在過去的百年裡出現過幾次井噴現象,如果你要歸納井噴的本質,我們都可以歸結為:

「相機越來越便攜了,相機越來越簡單了。」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手機攝影行業的爆發就是理所應當。當談到 iPhone 的攝像頭時,Bob 提到了那句經典理念,即「最好的相機,就是當你拍攝一張照片時,你手上的這部。」其實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涵蓋了上述的兩個特點。換句話說,iPhone 已經讓這兩點做到了某種極致。

越來越便攜了,便攜到每個人身上幾乎都有攝像頭,而在一開始相機,還僅僅是各國宮廷貴族的秘密,甚至是十年以前攝影還是一種有錢人的愛好。

越來越簡單了,簡單到你僅僅只需要「按一下快門」,而在一開始相機曝光時間甚至是按天計算,即使是近代最簡單的傻瓜數碼相機依然需要多個步驟才能看到照片。

很多年前,我讀過一篇《iPhone 可有設計哲學》,所以今天我也斗膽模仿一番,我想用自己的一點經驗嘗試回答「iPhone 攝影可有設計哲學」。而之所以談論如此,是我認為 iPhone 攝影,亦是 iOS 系統的核心組成之一。它某種意義上,也是 iOS 的具象。

(使用 iPhone 拍攝)

iPhone 的設計哲學,大致有二。

面對大眾刪繁就簡

對於大眾,追求用最極致的簡單獲得更加專業的畫面。而所有捕捉的出發點,以決定性瞬間為核心。任何一個對攝影有興趣的人,可能或多或少的聽過這個詞彙。這種理念之所以廣為人知,還要依賴於佈列松。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今天「攝影藝術」的支點之一。iPhone 對於「絕對性瞬間的理解」絕對是所有手機品牌裡最深刻的一位。

這種細節,在 iPhone 中隨處可見。

比如 iPhone 中快門的低延遲一直是最為重要的核心引數。按下快門立刻反應,甚至是比一些相機的反應速度還要快。而如果你放眼其它品牌,即使在今天依然會明確的感受到按下快門之後的頓挫感。

比如,iPhone 連拍張數一直無出其右,連拍數量可以高達 600 張左右,而市場上目前其它的同類產品 20 張連拍為上限的大有人在。

再比如,iPhone 是給了使用者選擇權的,由於今天計算攝影的限制,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了 iPhone 的響應速度,所以最新的 iOS 14 中 iPhone 直接提供了一個開關,你可以自由地選擇是看中畫質,還是看中響應速度。

(使用 iPhone 拍攝)

如此種種細節,充分說明了 iPhone 對於「瞬間捕捉」的看重。

而對於這種理念的追求,也讓 iPhone 和其它手機品牌在攝影體驗上有明顯的差異。2021年,在安卓幾乎快普及 1 億畫素的前提下,iPhone 一直保持著 1200 萬畫素。但就是這 1200 萬的畫素卻提供了極佳的拍攝效果。

「相比專注畫素數量,我們更關注如何用最簡單的方式,拍攝更加精彩的照片。」Bob 的在對談中的這句回答,很好地體現了我所說的「刪繁就簡」。

(使用 iPhone 拍攝)

不過,對使用者雖然是輕輕地按一下快門,但是對於 iPhone 來說就是一次「時間緊任務重的計算」。而既然說到計算攝影,iPhone 的計算攝影也是自成體系的。這種體系的出發點是「在任何光線環境下都能進行拍攝」。所以強光對應智慧 HDR ,弱光對應深度融合,夜晚對應夜景模式。

而當所有的光線環境全覆蓋以後,使用者也就不需要再考慮「什麼光線使用什麼模式」。我知道很多人對於 iPhone 的夜景模式沒有開關頗有微詞。但在我看來,雖然你可能不喜歡這種方式,但是自動觸發的夜景模式對於更廣泛的使用者才是最好的選擇。這也是 iOS 一直以來的系統準則——「幫使用者做最好的選擇」。

面對專業有的放矢

對於專業群體,iPhone 並不是單純的功能疊加,而是有的放矢。保留個性化發揮的空間,同時努力去掉機械流程。尤其是去掉機械流程這件事,也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一種現象。

ProRaw 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實 Raw 格式很長一讀時間在安卓智慧機上屢見不鮮,但多數情況,這些 Raw 照片基本上都是純粹的 Raw。這些 Raw 由於過於原始,已經遠超許多包括專業使用者在內調教照片的能力。不要忘了,直出效果可是經驗豐富的影像工程師幫你調整的,而去掉這一環節以後,很多照片 Raw 的調整效果還不如直出。

(使用 iPhone 拍攝)

但 iPhone 提供的 ProRaw 則「取中」。一方面它給予使用者自我塑造的空間,但與此同時它保留了幾乎所有的 iPhone 計算攝影的優勢。其實這些計算攝影的功能不僅包含了 iPhone 影像工程師的影像思考,也幫助攝影師做了許多機械性的工作。今天的 iPhone 智慧 HDR 對於曝光的理解其實已經遠超許多專業使用者。

杜比視界也是如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HDR 影片都是少數專業人群的專屬。但是現在,你竟然可以在 iPhone 上拍攝、剪輯和分發。是的,我知道 iPhone 的畫質遠不如專業的 HDR 相機。但別忘了,直到今天 iPhone 的拍照能力也沒有追趕專業相機,但不妨礙它改變整個影像行業。

iPhone 在讓 iPhone 變 Pro 這件事上,依然沒有讓專業成為少數人的專屬,恰恰相反,它在讓專業屬於更多的人。

不過,討論大眾或者是專業,似乎還缺少定義。比如什麼是「專業」。我曾經在社交網路上,舉出一個案例,來論證「專業的攝影師在用 iPhone」這一觀點。在當時,引起了一些爭議性的討論。所以今天在這篇文章中,我想繼續這個案例,來說說我理念中的「專業」,因為我認為這也是 iOS 相機設計的重要核心。

(使用 iPhone 拍攝)

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內容製造的黃金年代,你開啟小紅書,開啟抖音,各種鋪墊蓋地的圖片短影片琳琅滿目。但一個秘密是,在類似的內容製作產業中,iPhone 有著獨領風騷的地位。幾乎所有我們口中的網紅圖片、短影片基本都是 iPhone 完成。一個攝影師,一個 iPhone ,一天就可以有上萬的收入,這在杭州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為什麼是 iPhone,主要一方面在於 iPhone 的影像硬體的穩定,另一方面在 iOS 的色彩管理。但這件事更值得思考的是,這種「用 iPhone 拍攝的行業」 是否專業。

我知曉,很多人對於專業的認知在於「造詣」,而擁有造詣往往意味著少數人。尤其是對於許多高精尖的行業來說,一個人稱讚為專業人才是因為「它掌握了少數人的技能」。

但這是一種潛意識的偏見。「專業」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後漢書》中,「今耆儒年逾六十,去離本土,營求糧資,不得專業」。的確,少數人掌握的技能,是專業的。可專業並非一定是少數人的,更重要的是,高精尖的是專業的,但專業並不一定是高精尖的。

現代漢語解釋,專業為:為主要研究某種學業或從事某種事業。

我之所以認為這些使用 iPhone 創收的攝影師為專業,並是因為「日入過萬」,而是「日入過萬」背後所代表的價值。這種價值包含經濟上的所得,也包括創作的平等。

(使用 iPhone 拍攝)

很久以前,作為一個攝影師,昂貴的相機是一種門檻,但是在今天這種門檻逐漸降低,甚至是大有消失的趨勢。不用說以後,即使現在已經湧現出一批又一批使用 iPhone 拍攝的優秀攝影藝術家。不信,你去看每年的 IPPA ,那些才華橫溢的攝影師,早已經習慣了新的時代。

所以,iPhone 攝影的哲學其實可以甚至再濃縮為我們熟知的標語——「Shot on iPhone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有很多手機品牌,都在模仿 Shot on,但是隻有 Shot on iPhone 最後成為了時代 Tag。其實這可能就是答案,iPhone 攝影文化的興起本身就是對所謂的「相機權威」的抵抗。我們做什麼,不再被粗暴的定義,沒有業餘和專業,就像我們攝影,但我們並不需要相機。

所以,Shot on iPhone 的真正含義,也是自我。

平衡的自由

Facebook 和 蘋果公司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可以說是「有來有回」。而這一切背後爭端的真正導火索和 iOS 一項隱私政策有關。最新的 iOS 系統中,蘋果推出了一個「應用程式跟蹤透明度」。

這一功能的核心目的是,當類似 Facebook 這樣的軟體想要獲得使用者資料時,需要使用者本身獲得同意。正是這一絕大多數消費者不會關注的細節,觸動了類似 Facebook 這樣其它大公司的核心利益。

就這樣,一場有關「隱私」的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在 Apple 和 Facebook 之間有來有回。我們不去揣測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但是從整個目前科技行業巨頭的行為來看,談到對於隱私的保護,就繞不開 Apple。

我們需要承認,不管出於什麼樣的目的,Apple 在隱私方面的努力是最多也最有效的。在 iOS 中,還有一個更加顯性的關於隱私的設定。現在,你開啟任何一個應用,如果這個應用呼叫了你的攝像頭,「劉海」的右側就會有一個小綠點;如果這個應用呼叫了你的麥克風,「劉海」的右側就會有一個橙色的小點。這項功能,可以讓使用者直觀的瞭解到這些能夠收集隱私資訊的感測器執行狀態,避免安全資訊被竊取。

不過,從實際出發,使用者的隱私似乎和使用者的便利度是矛盾的。但 Bob 對於這件事的看法卻出人意料,他認為:

「隱私是基本的人權,在開發的一開始,我們就注重隱私,並且隱私與體驗並不是一件互斥的事」

(Apple 隱私系列廣告中,專為隱私設計的 Logo 演繹方式)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蘋果的差分隱私政策。我們都知道無論是今天的熱門詞彙 AI 或者是機器學習,都需要大量的資料。而在對應資料的採集上,Apple 有著完全不同的做法:

1.能在 iPhone 上處理的就在 iPhone 上處理,甚至是從硬體設計的開始就為隱私開闢專屬的區域。

2.不能在 iPhone 上處理的,就儘可能最小化並模糊你的身份標籤,所有的資料都不會和你的 Apple ID 所關聯。因此透過這種「差分」模式,既保證了使用者的便捷,也充分保證了使用者的隱私。

就這樣,隱私和體驗,一直被認為是對立的兩面,在 Apple 這裡找了一種平衡點。其實這種平衡點是否能夠出現,往往取決於品牌努力程度。所以當 iPhone 在一開始就把隱私作為設計的核心時,有些矛盾自然就迎刃而解。並且這一觀點的核心,不僅拘泥於隱私,其實也可以放大到另一個關於 iOS 的核心討論。

「是封閉,還是開放。」

在 iPhone 的前半段週期中,我們對於 iPhone 的討論更多是 Apple 封閉生態有關。無論是使用者和開發者都對這種「專制」深有同感。使用者想要使用 iPhone ,就需要使用專門的賬戶、專門的應用程式軟體、專業的配件。所以「越獄」這個詞彙,是我們談起老 iPhone 時,繞不開的話題,那是一個屬於盜版的蠻荒時代。

似水流年,如今用著最時髦的 iPhone 12 系列的年輕人,早就已經習慣了在應用商店裡像買一件衣服一樣進行消費。在當時飽受批評的蘋果的應用商店。在今天卻是被開發者和使用者最為稱讚的 iOS 一部分。由於開發者可以獲得足夠充足的利潤,因此可以催生更多的優質軟體從而進入一種正迴圈。

作為一個攝影師,我今天可以在 App Store 裡找到數百款某一個型別的攝影軟體,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好。而作為對比,即使放眼國外的 Google 應用市場,這種差距也異常明顯。

顯然,這和 Apple 嚴苛的應用稽核和使用制度息息相關。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在 iOS 上所有應用有著非常多的許可權選擇,你可以對一個應用的方方面面進行設定。點開 iOS 系統的設定介面,最下方是針對每一個軟體的入口。你可以控制這款軟體是否使用你的定位,你的攝像頭,你的無線網路資料等等。而且這些限制,雖然在安卓上也可以見到,但是實際效果相差甚遠。

某種程度上,這一切的益處都是「封閉」帶來的優秀遺產。

但在 iPhone 的後一個階段,尤其是近幾年以來,iPhone 逐漸變得越來越開放,甚至幾乎我們已經很少再能夠聽到有人會用「封閉」這個詞彙來比較 iOS 和 安卓 兩個生態系統。

尤其是,最新的 iOS 14 推出了小元件功能。一夜之間,關於 iOS 的主題的各種教程風靡各個社交平臺。現在你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對自己的桌面進行各類風格的塑造。這在幾年以前,幾乎是一件很難想象的事。不過,這也帶來了很多的爭議,有人說 iOS 越來越像安卓。

(各大社交平臺,小元件教程風靡)

其實這句話,還有一個雙胞胎兄弟,就是「安卓越來越像 iOS」。

我認為哪一種都沒有錯,或者說,二者都對。因為我們的潛意識,總是喜歡簡單地歸納為一種對立。似乎在開放和封閉之間我們只能選擇一個。但是現實世界裡,中庸往往是平衡。二者之間的相互借鑑,也許可以獲得一個非常好的「平衡點」。但在這種平衡的努力上,顯然 iOS 的節奏更快,聲量更大。

據 Bob 透露,目前已經有超過 80% 的裝置已經升級到了 iOS 14 。

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這是一個目前任何一個智慧手機都無法企及的高度。而這也誕生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即我們在網際網路上會看到很多對於新系統的負面評價,但是依然沒有阻擋 iPhone 使用者對於新系統的追逐。使用者的選擇,才是最好的投票。

對了,App Store 除了嚴格稽核機制以外,還有一套非常優秀的推薦機制。現在你每一次開啟蘋果的 App Stroe 都會看到各種精美的推薦,你甚至是可以在這裡看到很多有意思的拍攝技巧和生活小妙招。

當然,今天的網際網路的推薦機制不是什麼新鮮事。但 App Store 的推薦機制其實某種程度上是「逆時代潮流」。我們橫向比較其它內容消費平臺時,會發現他們都在鼓吹著最新的智慧推薦演算法,而這些演算法無非就是用盡各種辦法「把你留住」。為了討好你,只是讓你只看到你想到的內容,這也給使用者「織就」了一種資訊繭房。

但 App Store 依然還使用著「古老」的編輯推薦制度,也就是說,他們依然在「用人推薦」。

(App Store 豐富的應用資訊流)

而這些種種細節,也恰好是整個 iOS 系統理念平衡的一個縮影。無論是更加嚴格的隱私政策,還是應用商店的設計理念,都充分說明了自由是相對的,自由是需要平衡的。而真正能夠做決定的,不是產品決定的,也不是數字和演算法決定,是「人」來做決定的。

如 Bob 所說,「讓使用者掌握資料,讓使用者做選擇」。因此,終究是「自我」來決定。

給每個人的 iPhone,給每個人的 iOS

現在是 2021 年的 1 月份。距離 iPhone 12 釋出已經過去 4 個月,而距離第一代 iPhone 釋出已經過去整整 14 年。當時,喬布斯用著精彩絕倫的演講手法介紹了這個跨時代的產品,並斷言:

「我們領先其它對手 5 年。」

我現在依然記得,在釋出會的結尾,喬布斯在回顧了蘋果革命性產品以後,引用了 Wayne Gretzky 的一句話來結束這場註定被銘記的釋出會:

「I Skate to where the puck is going to be,not where it has been.」

14 年前,喬布斯僅僅是在這臺小機器上,開啟一個網頁,點一杯星巴克就已經讓全場山呼海嘯。而在過去的 14 年裡,很多人的生活都在顯性或者是隱性的、直接或者間接的被 iPhone 這六個字母所影響。這種影響,宏觀的視角也僅僅是一個切面,它絕不僅僅只是富士康的就業資料。時代的洪流總有「佼佼者」,沒有「蘋果」,也會有「香蕉」。所以,我對於 iPhone 的影響力,更多的觸動來自於其對個體的「連線」。

有的人,僅僅是透過一篇文章《 iPhone 可有設計哲學 》,就有了後來波瀾壯闊的事業軌跡。有的人,僅僅是透過 iPhone 上附帶的攝像頭,在杭州各類風格迥異的拍攝基地中日進斗金。有的人,僅僅是透過 App Store 裡開發了一款會上下跳躍的小鳥,就席捲全球。……

有太多這樣的「有的人」透過 iPhone 直接或者間接地演繹甚至是重塑著自己的人生,就像人分「肉體」和「靈魂」一樣,iOS 就是 iPhone 的靈魂。這在某種意義上,也解釋了為什麼即使今天的 iPhone 在硬體設計上可能存在爭議,但依然保持著強勁的銷量。

我不知道是不是巧合,2010 年,iPhone OS 更名為 iOS,表面上是因為 iPad 加入,iOS 可以相容產品。但某種意義上它也恰好詮釋了到底什麼是 iOS:

重要的不是 iPhone,重要的是 i,是每一個自我。

作者 | @Derrick Zhang

編輯 | Nicole

16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微星推出GP76遊戲本,RTX 3070帶來極致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