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遊戲玩家或者初入門的主播來說,你永遠無法躲避的桌面裝置usb麥克風,雖然專業麥克風很強悍,但是並不是人人都能輕鬆入門的,面對繁雜的調音臺會更加茫然,所以很多時候一款桌面入門級別的usb麥克風才是你最終的歸宿。
開箱
HYPERX品牌依舊是紅白相間的包裝風格,包裝的各個側面標識著產品的功能。我們可以看出和我之前評測的Hyperx HASTE和Cloud II Wireless包裝不同還是老式的紅白主色調。
HyperX SoloCast 聲脈迷你麥克風的包裝比較簡約,內部卻做了大量的安全措施,麥克風被包裹在360°環繞的塑膠盒內,包裝的簡潔性和安全性都很到位。
內部除了麥克風本體,還有一根USB資料線,以及一份說明書。
資料線採用了普通軟質線材,2米的長度可以應對各種桌面長度,接頭標準為TYPE-C插頭。
產品細節
HyperX SoloCast 聲脈造型圓潤小巧,麥克風尺寸78mmx97mm搭配支架高度約170mm,重量約為261g,與底座與線材合併總重量430g。衝網麥克風罩搭配黑色的全金屬外殼,做工相當精緻。
支架與麥克風本體為卡槽設計,可以輕鬆組合與分離。
頂部衝網內擁有防噴設計,所以日常使用中不需要再額外進行包裹,搭配專門設計的收音方式保證了日常穩定使用。話筒中部設定了一顆狀態提示燈,通電後燈光會亮起提示使用狀態。
麥克風使用了駐極體電容,響應頻率為20Hz-20kHz,靈敏度為-6dB。頂部的拾音區為“心形”拾音排列方式,可以對正前方傳來的聲音正確識別,過濾掉來自其他方向的雜音。
底部擁有3/8″和5/8″兩種規格的固定螺紋螺口可以方便搭配吊裝支架使用。
麥克背部設定有凸起,用於麥克風與支架相互連線後進行高度限位。中部設定了Type-C介面,與PC連線進行資料傳輸。但是搭配支架使用的時候並不是很方便,受支架限制無法做成完美收納。
正面支架與麥克風上擁有對準標識,方便使用者準確安裝使用。
麥克風頂頭是一個觸控式的靜音按鍵,摸一下就會靜音,同時機身上的小燈就會紅色閃爍。取消靜音的話,小燈就一直是紅色,使用起來比較簡單,也很直觀。
支架底架是金屬鋼鐵材質,安裝卡位可以在縱向和橫向實現多角度旋轉。
支架底部有防滑橡膠,有一定重量,可以保證麥克風的穩定性。
桌面展示
話筒吊裝使用展示
話筒吊裝支架使用效果
我選擇HyperX SoloCast聲脈麥克風主要也是打造我的輕競技的搭配,使用雲雀入耳式耳機進行聽音,聲脈進行語音傳送,輕簡隨心。
這就是我前文說的線材不好收納,桌面使用不方便隱藏影響展示效果
搭配雲雀與幻影滑鼠達成輕便遊戲套裝
總結
HyperX SoloCast 聲脈麥克風,經過DISCORD和TEAMSPEAK認證,可以兼容於PC、PS4、MAC等平臺。得益於強大硬體帶來的優秀引數,取樣率為48kHz16位,頻響範圍為20Hz-20kHz,靈敏度為-6dB。駐極體電容搭配小巧體積、靈活度高、聲音清晰等優點,搭配心形拾音方式,可以對正前方傳來的聲音正確識別,過濾掉來自其他方向的雜音。通過出色的軟硬體協調,帶來清晰的拾音效果。
優點
1、USB連線無需驅動支援,即插即用。
2、駐極體電容搭配小巧體積、靈活度高、聲音清晰。
3、心形拾音方式,可以對正前方傳來的聲音正確識別,過濾掉來自其他方向的雜音。
缺點
1、連線資料線位置不太合適,線材不方便隱藏與收納。
2、麥克風無耳機插孔沒有耳返功能,對於有需求的使用者支援不足。
3、零售價格略高,如果價格能低於399將會更加擁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