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0萬畫素背罩堆疊式CMOS感測器;最高30張/秒連拍;944萬畫素有機EL EVF、放大倍率0.9倍、重新整理率240fps;5.5檔防抖,閃光燈同步1/400秒;8K30幀超採,4K120幀超採;雙卡槽CF Express Type A和SDXC;機身重量737g(包括電池儲存卡)。
售價約47000元人民幣。
對於a1來說,R5的8K是無論如何也要戰勝的,這是必爭的戰略高地,本人也相信a1的影片能力強過r1(包括4K影片);可以說索尼已經把‘照相機’能做到的影片能力做到了最好,至於散熱問題,肯定會有,畢竟散熱系統無法與電影機相提並論。
那麼接下來無反領域的走向呢?如果你購買了a1,那麼與之匹配的儲存卡、顯示器等等硬體加起來至少需要2.5萬,這還不包括鏡頭;可以說完全是給專業人士及高階攝影愛好者量身打造的。
目前4K影片是絕對剛需,8K依然是錦上添花;4k120幀(4:2:0 10bit ,H.265,15檔動態範圍);如果能做到4K60幀連續拍攝半個小時以上,則基本淘汰了六萬以內的電影機和攝像機。
再看佳能——售價2.5萬的R5延續了佳能‘一貫作風’:要什麼有什麼,但都沒有做到位。在a1面前,R5只能是備機,或者說是一臺‘有錢的攝影愛好者’專供機型。這麼說並不是貶低佳能,因為大多數購買數碼相機的消費者都是攝影愛好者,R5的銷量說明了一切,並且本人以為:a1並不能拉低R5的銷量,反而會讓R5賣得更好。
R5和R6的組合在市場上依然高歌猛進,機身+鏡頭<4萬人民幣的‘消費級天花板’也拿捏得極為精準;本人以為佳能從來沒打算‘效能稱王’,只是在瘋狂試探消費者錢包的極限。
目前數碼相機的影片天花板基本有了,靜態畫質將成為另一個‘戰場’;富士今天會發布現款中畫幅,說實話本人對富士的靜態畫質沒有任何期待,倒是尼康這幾個月來廣告滿天飛,頗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味道。
網傳賓得K3III使用三星的‘傾力打造’的半幅感測器,K1M3也將使用三星的全畫幅感測器,ADC達到16bit、原生ISO50起步;更有外媒傳言:645Z的後續機型會使用全尺寸中畫幅CCD!值得期待。本人對松下的期待也很大,如果S1系列的後續機型得到更強的感測器,以松下的實力,完全有實力登上數碼相機的‘效能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