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的時間到來,相信不少朋友的年終獎都到手了,又到了一個小長假時期,由於眾所周知原因,不少地方都提倡就地過年,那就地過年就肯定需要一臺電腦來打發打發時間了,畢竟這段時間也新出了不少遊戲大作,下面我就給大家帶來一套算是有點價效比的裝機推薦吧~
列出一下裝機配置清單:
CPU:銳龍R7 3700X
主機板:華碩TUF GAMING B550M-PLUS(WIFI)
顯示卡:華碩ROG STRIX RTX3070
記憶體:XPG龍耀D60G 3200 8G*2
固態:威剛FLACON 512GB
機箱:先馬愚公3號
電源:XPG 魔核600
CPU方面我個人推薦銳龍R7 3700X,本來打算考慮推薦銳龍R5 5600X或者R7 5800X的,但是R5 5600X只是在遊戲效能上比R7 3700X略勝一籌,綜合性能上還是不如R7 3700X而且現在還官方漲價了,價錢方面比R7 3700X貴上不少,目前來看不是最佳選擇;銳龍R7 5800X雖說效能方面全方位領先R7 3700X,但是價格方面也高了R7 3700X幾個身位,所以一輪下來R7 3700X就成了最佳選擇,至於隔壁Intel,由於目前的B460主機板還不能支援記憶體超頻以及CPU超頻,在搭配B460主機板時候會損失不少效能,上到Z490主機板又反而會浪費不少資金。所以暫時還是AMD YES!就對了。
主機板方面我個人推薦華碩TUF GAMING B550M-PLUS(WIFI)重炮手,要是對於無線網絡卡有需求的玩家可以選擇非WIFI版本。由於追求價效比,因此X570主機板是不在考慮範圍的,而且便宜的X570主機板也並不會比同價位的B550主機板好到哪裡,畢竟同價位的B550主機板基本都是旗艦級別了,用料方面會好不少。
華碩TUF GAMING B550M-PLUS(WIFI)重炮手是目前B550主機板裡面綜合性能最好的,不論是擴充套件性、BIOS易用性、用料設計等等都是屬於頂尖的存在。
8+2相供電足矣滿足各種高階CPU的功耗需求。
B550晶片組是支援PCI4.0的,因此華碩TUF GAMING B550M-PLUS(WIFI)重炮手提供了一個PCIE4.0的M.2以及一個PCIE3.0的M.2介面,所有M.2 Nvme SSD都能夠跑滿速。
這款主機板在介面數量方面也是非常充足,多個USB3.0介面,2.5G網絡卡以及USB3.2 Type-C介面一應俱全。
這套配置的儲存介質我個人就不推薦機械硬碟了,畢竟機械硬碟對於系統流暢度以及遊戲載入速度的影響實在是非常大,相對於固態體驗極度糟糕,因此我個人比較傾向於打造全固態的配置,況且現在固態硬碟價格也並不貴了。
固態方面我個人推薦ADATA威剛的FALCON M.2 Nvme SSD 512G,看看這黃金馬甲,讓人購買的慾望頓時增加了不少。現在的固態硬碟在價格方面不斷持續下探,所以大容量的高速M.2硬碟現在價格也變得可以讓人接受了,而ADATA威剛這款FALCON M.2 Nvme SSD 512G可以說將價效比發揮到了極致,以極低的價格帶來了非常大的容量以及不錯的速度,價效比很出色。
ADATA威剛FALCON系列還有5年質保,相較於同級產品常規的3年質保,ADATA威剛FALCON系列在保修政策上就顯得非常有誠意了,這也證明了廠家對於這款產品的品質有著非常高的信心。ADATA威剛FALCON系列支援最新的NVMe 1.3協議,PCIe Gen 3 x4 介面,最大持續讀取/寫入速度達到3100MB/s和1500MB/s,最大隨機讀寫效能達到180k IOPS,效能表現處於NVMe M.2 SSD中階水平。
記憶體方面我推薦XPG的龍耀D60G 3200 8G*2套裝,這也是一款非常有價效比的帶RGB燈的記憶體條,應該是目前價格最低的幾款帶燈記憶體條了,很值得推薦。
選這套記憶體的主要原因還是龍耀D60G的造型非常獨特,記憶體馬甲完全由導光材料製成,有著高達60%發光面積的RGB馬甲,馬甲本身為鑽面稜線造型風格,並且馬甲表面還附帶了金屬拉絲面板和XPG金屬LOGO,看著頗有質感。
XPG 龍耀D60G作為一款高階定位的超頻記憶體,PCB部分採用了10層板設計,並且對超頻走線做了一定的最佳化,保證記憶體在高頻率執行下的穩定性,所以我在推薦時候對比了3200頻率以及3600頻率的差價,發現購買3200頻率然後手動超頻到3600使用更划算,畢竟3600Hz頻率是銳龍3000系列CPU的最佳記憶體頻率。
散熱方面由於銳龍R7 3700X的功耗並不高,只有65W,所以一款便宜的單塔散熱器即可增壓,這裡推薦先馬新出的冰甲1散熱器。
先馬冰甲1散熱器標配一把12釐米的發光燈扇。
散熱器底部採用了熱管直觸技術,熱管配置了4條,屬於同價位的標準配置。
顯示卡方面我個人推薦華碩ROG STRIX RTX3070 O8G顯示卡,或者說買RTX3060以上的顯示卡都可以,畢竟現在這代RTX3000系列顯示卡的效能增幅非常大,而價格方面卻還比以往的RTX2000系列便宜不少,RTX3070僅僅以RTX2080TI一半不到的價格就完成了對RTX2080TI的效能壓制,價效比非常突出。
其實整套機器其他部位的節約就是為了能把更多資金投入到顯示卡之中,畢竟現在的新遊戲乃至網遊都有光線追蹤技術了,畫質提高非常大,一張能夠有足夠效能支撐各類遊戲的光線追蹤所需效能的顯示卡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所以其他地方節約都行唯獨顯示卡不能節約,這畢竟可是影響到畫面質量以及流暢度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而華碩ROG STRIX RTX3070 O8G則是一眾RTX3070顯卡里面NO.1的存在了,各項引數非常優秀,特別是溫度控制,滿載時候僅有60°C出頭。
雖然說RTX3000系顯示卡效能增幅很大,但是功耗增幅也不少,因此以往的500W電源在搭配R7 3700X+RTX3070這種中高配置就顯得力不從心了,所以我個人推薦XPG的超高性價比PROBE 600 BRONZE魔核電源,這款電源功率達到了600W,能夠滿足目前最新中高階的平臺功耗所需了,而且價格僅需300元。
這顆XPG PROBE 600 BRONZE魔核電源通過了5000米海拔高度測試,一般電源也不過是2000米海拔高度測試,那麼通過了更高的海拔高度測試意味著什麼?海拔越高的地區空氣就越稀薄,同時空氣密度就越小,能夠傳遞的熱量就會減少,絕緣介質強度也會降低,當一款電源設計散熱效能以及內部器件電路絕緣措施不夠高,在高海拔的確就會發生過熱或者出現絕緣擊穿現象,裝置將無法繼續正常工作,進而導致損壞電源本身乃至機箱內部其他配件,所以XPG PROBE 600 BRONZE魔核通過了5000米海拔高度測試就代表著他擁有遠超一般電源的溫度執行壓力以及絕緣度,使用起來就會更加穩定以及安全。
XPG PROBE 600 BRONZE魔核電源的整體長度僅為14釐米,對於機箱的相容性會非常好。
XPG PROBE 600 BRONZE魔核電源單路+12V輸出電流可以達到46W也就是接近600W的功率,用來應付RTX3080以及R7 3700X這種搭配是完全足夠的。
XPG PROBE 600 BRONZE魔核電源提供了24PIN介面*1,CPU的8PIN電源介面*1,兩個PCI-E的6+2顯示卡電源介面*2,硬碟SATA電源介面5個,大4D介面*2,介面數量方面滿足一般玩家需求是完全可以的。
機箱散熱風扇大家可以隨便選購,我的話這次是用了先馬的光環5 RGB風扇,便宜就行了~
機箱方面大家可以根據各自喜好來選購,或者看看我選的這款先馬新款愚公3號機箱。
先馬愚公3號的前面板設計非常有意思,採用了立體感非常強的多個菱形圖案組成了整個前面板。
這個前面板內部藏有一條支援主機板燈光同步的燈帶,在開機後整個面板都會發出RGB燈光,非常漂亮。
機箱支援2個最大支援14釐米風扇安裝,240冷排同樣也是支援的。
機箱的I/O口採用了側置設計,標配兩個USB2.0介面以及一個USB3.0介面,數量方面倒滿足日常所需,但是速度方面的話就可能有點慢了,畢竟才兩個USB2.0介面。
先馬愚公3號採用了無孔鋼化玻璃側透,無孔鋼化玻璃可以有效減少鋼化玻璃自爆的機率,並且玻璃周邊設有金屬框架進行加固保護,以降低使用者操作不小心導致玻璃破損的機率。
先馬愚公3號的背部PCIE槽位還支援顯示卡豎裝,無需額外購買豎裝支架即可支援。
顯示卡厚度在2槽厚度左右的吸納卡可以完美支援豎裝。
機箱內部最大支援ATX版型。
機箱前部則標配了一塊防塵網,還設有3個12釐米的風扇安裝位置。
可以看到前面板的有一個超長的燈帶,具體效果我們等下再來看。
機箱背部設計則比較常規了。
底部還有一個SSD的硬碟架。硬體介紹推薦到這裡基本就結束了下面就來看看裝機效果吧。
由於愚公3號的整體體積比較少,因此在顯示卡長度支援方面雖說可以支援到330mm長度的顯示卡,比如我這塊巨無霸ROG顯示卡都能容納,但是就會與前部的風扇安裝發生衝突了。
電源的側透開窗對於一些高顏值電源來說非常不錯,可以有一個展示視窗。
下面就來簡單看看跑分以及遊戲測試吧。
ADATA威剛 Falcon PCIe Gen3 x4 M.2 SSD的透過實測可以看讀取速度在3200MB/s左右,非常高的讀取速度,而寫入速度則比較遺憾只有1200MB/s左右,不過系統流暢度以及遊戲載入時間還是主要看讀取速度,所以問題不大,便宜量大嘛主要,而且還有5年質保,要啥腳踏車呢?
用3DMARK簡單跑了個分,12779分,算是蠻高的一個分數了。
遊戲測試方面首先跑一下”國產之光”的<光明記憶:無限>光線追蹤benchmark,光追質量開到最高,DLSS開到平衡。
跑下來平均幀率為95FPS,非常高的幀數,足矣暢玩這款遊戲了。
接下來第二款光追遊戲古墓麗影:暗影,這款遊戲我把光追同樣開到最高,其餘畫質設定為最高,得出平均幀率為75FPS,高於60FPS,同樣是可以暢玩。
在遊戲《控制》中,我把所有畫面設定都開到最高,並且開啟光線追蹤,在遊戲過程中的FPS高達80FPS以上,遊玩過程非常流暢。
接下來就是現在熱門的賽博朋克2077了,由於賽博朋克2077沒有benchmark,所以我就去到了場景複雜的城中心來測試一下幀率,光追開到超級,DLSS開到平衡,其餘畫質設定均為最高。
這時候遊戲在最複雜的城中心幀率達到了57FPS,遠遠高於我在用GTX1060玩的幾十幀的數值,遊戲體驗可謂是翻天覆地,但有一個明顯的現象就是遊戲最佳化依然不到位,CPU以及GPU佔用率依然很低。
在普通場景下均能獲得超過60FPS的遊戲幀數,流暢度可以說剛剛好可以玩,而且這是我在把光追以及畫質選項開到極高情況下得出的幀率,因此實際遊玩時候適當降低一些對於畫質沒有特別影響的設定能追加不少的FPS,整體效能是足夠玩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