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華為Mate 30系列正式在國內釋出了!
大叔也很榮幸地收到華為邀請,全程見證華為Mate 30系列的釋出。
不出所料,在DXOMARK最新公佈的手機拍照排行榜中,華為Mate30 Pro屠榜,華為手機再次登頂該排行榜第一寶座。
昨天的釋出會,對於國內觀眾來說,還有一個比較關心的話題,就是華為Mate 30的價格!
國行具體價格如下:
華為Mate30
6+128GB:3999元;
8+128GB:4299元;
華為Mate30 Pro
8+128GB:5799元;
8+256GB:6299元;
華為Mate30 Pro(5G版)
8+256GB:6899元;
8+512GB:7899元;
華為Mate30 RS(保時捷版)
12+512GB:12999元
你以為公佈完價格就完事了嗎?
前幾天大叔就拿到Mate30 Pro的樣機,於是馬上對它的拍照功能做了評測體驗!
華為Mate30 Pro擁有一枚4000萬畫素,1/1.7英寸感光元件的廣角鏡頭(主攝);
一枚800萬畫素,支援3倍光學變焦的長焦鏡頭;
以及一枚新增加的超廣角鏡頭(電影鏡頭),畫素達到4000萬,感光元件尺寸更是超過主攝,達到1/1.54英寸。
後置還有一枚拍攝人像用的TOF鏡頭。
主攝的硬體引數與華為P30 Pro的主攝鏡頭是一樣的,採用RYYB排列可增加40%的進光量。
但從整體體驗來看與P30 Pro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主攝拍攝
長焦雖然沒有華為P30 Pro的5倍光學變焦,但在體驗過程中3倍的變焦功能的實用性會更強。
▲長焦拍攝
眾所周知,目前的旗艦手機採用多攝鏡頭方案已經成為主流。
華為Mate30 Pro有別於其它多攝手機就是它的這枚超廣角電影鏡頭,除了能拍7680幀的慢動作之外,同時也支援超廣角照片的拍攝。
▲超廣角拍攝
了解完基本情況後,讓我們來看看它實際樣張的表現!
對焦以及背景虛化以往在拍攝一些透明或白色物體時,相機的對焦系統很難做到準確的對焦以及曝光。
例如拍攝動態的噴泉或水花時,要麼就過曝要麼就對不上焦,相信大家之前都有所體會。
但是現在基於AI場景識別功能,以及TOF鏡頭的空間距離測量,我們看到了華為Mate30 Pro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我們的測試場景選擇在一個光線充足的廣場,來對手機白天的動態拍攝效果進行測試。
分別對超廣角、廣角以及長焦鏡頭做了測試。
從樣張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動態的水花,同時也注意到主體與背景散景的過度比較自然。
▲超廣角拍攝
▲廣角拍攝
▲長焦拍攝
即便是畫素最低的長焦鏡頭也能拍攝出背景模糊,主體輪廓清晰的畫面。
裁剪放大之後還能進一步看到水花的質感。
在人物拍攝時,人物與背景的過渡也是非常自然。
即便人物的衣服與白色的背景顏色很接近,華為Mate30 Pro依然能對人物主體準確的進行摳圖。
我們知道,大多數手機在白天的對焦速度還可以,但是到晚上對焦以及曝光就成了一個老大難問題。
這是因為在弱光環境下,要讓被拍主體清晰就需要較長的曝光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動態模糊。
舉個簡單的例子:這是普通手機拍攝的,人物的手在緩慢擺動過程中,因曝光時間較長出現動態模糊。
那華為Mate30 Pro的表現會怎樣呢?
這是晚上在江邊抓拍到的一隻小狗。
當時小狗也是不斷的晃動中,你要讓它停下來擺拍是不可能的。
基於Mate30的鐳射對焦系統,以及高達409600 的ISO,即便是在夜晚小狗依然能被快速清晰的記錄下來,而且與白天一樣,在TOF鏡頭的加持下,背景呈現出比較自然的虛化效果。
放大看細節
裁剪圖1:狗狗的髮絲與背景準確的分離,真的做到扣發絲級別!
裁剪圖2:小狗身上的毛髮細節沒有出現以往那種很強的塗抹感,而是有比較清晰的紋理細節。
夜景測試以下測試場景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夜景。
在手持開啟夜景模式時,華為Mate30 Pro依然有著非常快的HDR合成速度。
相機能對高光進行抑制以及對暗部細節進行提亮,使得畫面整體看起來較為純淨。
同樣的,我們放大看細節。
從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到,屬於高光區域的“IFC”字樣沒有出現過曝現象,相機對高光進行了有效的抑制,呈現出較為清晰的字樣細節。
我們再來看看只有800萬畫素的長焦在夜景下的表現。
▲3倍變焦
▲5倍混合變焦
從上面兩張圖可以看出,無論是3倍光學變焦還是5倍混合變焦,建築物的輪廓以及紋理細節均清晰可見。
看完主攝以及長焦,再來看看超廣角的表現。
以往用超廣角拍攝夜景時雖然能看到更廣的取景範圍,但是由於超廣角的“底”小,畫素低等原因,在使用超廣角拍攝時會犧牲一定的畫質,暗部細節會出現明顯的噪點。
下圖是用華為Mate 30 Pro超廣角拍攝的一張夜景照片。
上面這張圖足矣看出4000萬畫素超廣角的優勢所在。
對於高光的動態範圍控制得比較出色,水中的光線倒影色彩還原較為準確,雖然是倒影但你依然能準確的辨別出各種顏色。
天空沒有特別明顯的噪點出現,水中的波紋也有一定的紋理細節。
不過超廣角鏡頭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缺陷,因為透視原理,超廣角照片往往邊緣會出現畸變現象。
華為Mate30 Pro的超廣角拍攝的照片同樣也有一些畸變現象,好在相機內部做了一定的畸變矯正,使得這種畸變現象沒有特別明顯。
色彩表現華為Mate 30 Pro在與徠卡的進一步深入合作後,照片色彩方面較之前更加出色。
先來看看不同焦段拍攝的幾張白天的樣張,再來了解什麼叫徠卡色調!
▲超廣角拍攝
▲廣角拍攝
▲3倍變焦
▲5倍混合變焦
上圖樣張是通過不同焦段進行拍攝的,看得出在不同焦段進行切換時相機白平衡和色彩保持了一致性。
整體看雖然色彩飽和度較高,但不溢位。
畫質看起來自然柔和,不會像之前那樣顯得乾澀,照片好像被塗了一層蠟,有一種所謂的“油膩感”,也就是官方所說的徠卡色調。
徠卡色調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照片會有一些偏黃,像黃蠟一樣
在一些黃色或者橙色的物體上面表現更加明顯。
▲室外的凳子
▲暖色燈光下的食物
▲Sunny照射下的人物
有沒有德味的感覺了?
在逆光情況下(未主動開啟HDR)解析力還算不錯,樹葉的紋理細節清晰,色彩層次豐富過渡自然。
逆光情況下樹葉在裁剪放大後未發現紫邊跡象。
美中不足的是在室內的暗光環境下進行拍攝時,色彩有些偏紫色,導致綠色偏翠綠。
總結整體來看,主攝繼承華為P30 Pro高配的硬體以及RYYB排列方式。
但經過這大半年對於軟體演算法進一步優化之後,可以看出華為Mate30的色彩表現、曝光準確性、對焦速度、照片解析力等等都較之前有所提高。
▲眼球部位截圖,可以看出主攝超強的圖片解析力
雖然華為Mate30 Pro的3倍光學變焦鏡頭沒有華為P30 Pro的5倍光學變焦拍得那麼遠,但3倍光學變焦,5倍混合變焦滿足日常拍攝創作不成問題。
▲3倍變焦
▲5倍混合變焦
至於新增的這枚4000萬畫素的超廣角電影鏡頭,要比普通超廣角鏡頭有更好的照片解析力,不管是照片畫質還是色彩表現都比較出色。
▲超廣角拍攝
當然這枚電影鏡頭更加突出的特點在於它視訊的拍攝能力上,後續我們也會針對這枚“可以拍電影”的超廣角攝像頭出一篇詳細的介紹。
華為Mate 30 Pro這次還新增了不少拍照功能,關於拍照功能部分後續我們也將會有相關的文章推送!
- “奧利奧”沒了?華為Mate40外觀首曝!八邊形鏡頭模組吸睛
- 華為Mate40最新訊息被確定,數億花粉始料未及,幸福來得太突然
- 華為mate 40樣機體驗:越來越香
- 華為Mate 40系列版本命名曝光:依然有超大杯和保時捷設計
- 智慧設計操作更自在,摺疊屏華為Mate Xs 5G手機
- 曝華為Mate40 Pro採用5nm工藝晶片,華為Mate30價格暴跌惹眾哄搶
- 華為EMUI11系統將於9月正式推送,新增五大互動,Mate40領銜更新
- 華為Mate40 Pro渲染圖曝光 劉海屏變為雙攝挖孔
- 華為mate40渲染圖曝光,HUAWEI九月將釋出EMUI11系統及鴻蒙2.0
- 華為大招!祕密武器EMUI 11!華為憑什麼這麼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