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個非常出名的問題,說要把蘋果公司全系列的產品買下來需要花多少錢。
於是知乎大佬紛紛抄起算盤一頓猛算,得出的結論是八萬美元,也就是說你想把蘋果的產品全都抱回家的話得花費大幾十萬人民幣。
此時一位名曰索尼的大佬投來不屑的眼神。
那麼把索尼的全部產品買下來多少錢呢,答案是上億萬元,什麼?您不信?
那我們來一起算一下吧。
索尼智慧電視Z9D,王校長同款,50萬。
索尼878投影機,23萬。
索尼PXW攝像機,12萬。
索尼MP3,WM1Z,也就是發燒友們心心念唸的金磚,兩萬。
索尼Z1R耳機,沒錯,你沒聽過錯,只要12999元,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當然這僅僅是索尼眾多產品中的一小部分,想買完索尼所有的產品怕不是開玩笑。
索尼推出了很多劃時代的產品,比如1979年釋出的WALKMAN,真正地把音樂裝進了口袋。
90年代末,索尼和飛利浦共同推出NFC技術。
2009年推出透明手機Xperia Pureness。
索尼做產品處處透露著一種理工直男的氣息,對技術的極度痴迷以及對產品質感的瘋狂追求使得索尼獲得了大批粉絲,而他們對於索尼的評價歸結為一句話就是:
“索尼大法好!”
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也是一名索粉,他曾經說過——“我們崇拜索尼,我們愛索尼,蘋果渴望成為索尼這樣偉大的公司。”
今天realx君就帶大家回顧一下索尼的創業史。
索尼是由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創立的。
盛田昭夫是釀酒公司的富二代,為了逃避上戰場,他找關係進了日本海軍研究所。在這裡認識了技術大牛井深大。
井深大年少成名,早在大學期間就因發明“動態霓虹燈”獲得巴黎萬國博覽會優秀髮明獎。
二戰結束後日本百廢待興,井深大創立了東京通訊研究所。
這個研究所出品過很多奇怪的發明,比如這個長得像洗腳桶的木質電飯煲,據說這個電飯煲蒸不熟米飯。
還有這個最早的電熱毯,質感甚至比現在的電熱毯還好。
1955年,東京通訊開發出自己的第一款電晶體收音機——TR55,銷量非常好。
收音機的大賣鼓舞了盛田昭夫和井深大進軍國際的信心,於是他們將品牌改名為SONY。
Sony取自sonus和sonny,意為聲音和可愛結合在一起。
索尼在賣收音機的同時也賣黑白電視機,但由於產品競爭力不足導致利潤少得可憐。盛田昭夫和井深大於是決定造自己的彩色電視機。
井深大親自帶領研發團隊開始了索尼自己的彩色電視機研發之路。經過兩年的研發索尼自己的彩色映象管終於研發完畢,但成品合格率僅有千分之三,盛田昭夫嘆了口氣:“井深兄,要不咱們緩緩吧,先採購外國的映象管行不?”
理工直男井深大卻堅持要求自己的產品,他主張一邊生產一邊提高良品率。
盛田昭夫只得答應,這樣賣肯定是賠錢的,沒過幾年,索尼公司已經背上了沉重的債務,一度瀕臨破產邊緣。
1968年,索尼的“特麗瓏”映象管終於研發完成,良品率大幅提升,最主要的是顯示效果更是一騎絕塵,在那個年代“特麗瓏”三個字就代表著“最佳顯示效果”。
“特麗瓏彩色電視機”一經上市立刻風靡全球,索尼研發的鉅額投入也因“特麗瓏”的巨大利潤用了短短三年就還清了。
截至2008年停產,特麗瓏電視機已經賣出兩億臺,這還不包括特麗瓏為蘋果、戴爾等公司生產的顯示器。
得益於眾多影像方面的技術標準制定及研究工作,索尼的相機技術獨步武林,雖然你的相機可以是佳能或者尼康的,但裡面的感測器都離不開索尼的支援。索尼的攝像頭也是眾多旗艦手機的標配。
井深大是個音樂迷,但當時想聽音樂要麼去現場要麼用陳舊的碟片唱機,大多數普通人更是隻能透過收音機來聽音樂——人家電臺放啥你聽啥。
井深大冒出個想法——把音樂裝進口袋。
他和盛田昭夫一拍即合,於是Walkman橫空出世,1979年首款Walkman一經上市立刻火爆全球,當時走在街上褲腰上彆著一臺Walkman絕對比2010年在大街上拿著iphone打電話要拉風得多。
80年代索尼趁熱打鐵,首次推出隨身CD播放器。
當時索尼和飛利浦一起制定CD光碟規格,飛利浦主張用60分鐘,索尼卻堅持要求74分42秒,音樂這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長度,理工直男的浪漫飛利浦不懂。
攝像機有了,電視機有了,隨身聽有了,但是沒有好的影片和音樂也都白搭,盛田昭夫決定給自己的裝置配上最牛逼的內容。
於是索尼出手買下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和唱片公司,索尼影業也就此開始壯大。
2001年索尼影業併購美高梅,出品了許多賣座大片,比如007系列,蜘蛛俠系列,生化危機系列等。
索尼做到了真正的影視音樂兩開花。
早在1968年索尼就成立了音樂部門,也就是索尼唱片的前身,2008年索尼併購貝塔斯曼,
2012年併購百代唱片,自此成為世界第一大音樂公司。
索尼唱片旗下的藝人有;
邁克爾傑克遜、布蘭妮、席琳迪翁、艾薇兒、碧昂絲、后街男孩、初音未來、王力宏、庾澄慶、中島美嘉等等等等。
傑克遜和索尼鬧得不可開交這邊的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卻十分崇拜索尼,據傳當年蘋果釋出iMac的時候喬布斯一度想為了致敬索尼把產品叫成Macman,最後還是在同事的堅持下才叫的iMac。
當年蘋果公司的一個大牛成功地將mac系統移植進了索尼筆記本,這下索尼小迷弟喬布斯興高采烈地跑到盛田昭夫身邊想說服盛田昭夫在索尼筆記本上執行mac系統一起對抗一家獨大的Windows,盛田昭夫拒絕了喬布斯,並送給了喬布斯一部最新款Walkman。
拿到Walkman的喬布斯非常開心,並研究起了Walkman的構造,並生產了風靡世界的ipod,一舉終結了Walkman的輝煌歷史。
當年任天堂一直被詬病硬體弱,世嘉已經搗鼓出來了CD遊戲機,內容能力大大加強,這使得任天堂坐不住了。
任天堂跑過來找到索尼,“大哥,這個事你就說幫不棒吧。”
索尼很慷慨地答應了下來,和任天堂制定了PSC計劃,計劃一切順利,1991年6月芝加哥電子展會上,PSC驚豔亮相,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任天堂就單方面宣佈與索尼終止合作計劃,並展開與飛利浦的合作。
索尼這邊沒有辦法,專案進行到現在再放棄實在太可惜了,只能硬著頭皮幹下去,於是PS1橫空出世。在索尼眼裡,想要幹掉任天堂就必須從遊戲資源這方面下手。當時一家獨大的任天堂對於遊戲開發公司的態度一直不冷不熱,索尼瞄準了機會拿出相當大的誠意去四處尋找遊戲公司合作。
當時世嘉公司釋出了劃時代的爆款3D遊戲《VR戰士》,其他遊戲廠家當時就和剛看到蘋果剛釋出64位處理器的其他處理器開發商一樣,這是什麼,好牛逼,教教我!
然而世嘉和任天堂一樣,根本不會和其他公司合作。
各大遊戲公司無奈於任天堂和世嘉的高冷,紛紛投入索尼的懷抱。
南夢宮、KONAMIA、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等大佬紛紛加入索尼遊戲陣容,1994年遊戲生態已經完善的索尼公司正式發售PS1,賣了一億多臺,索尼在遊戲行業也嚐到了甜頭。
索尼越戰越勇,2000年正式發售PS2,搭載了眾多第三方遊戲,遊戲數量達到了一萬兩千多款,PS2全球賣出了1.5億臺。
到了PS3,由於和XBOX的競爭,索尼遊戲總工程師久多良木健也因此下臺,此前他是一直被當作盛田昭夫接班人來培養的。
當時的索尼已經尾大不掉了,業務不少,但是賺錢的沒幾個,年虧損4000億日元,這時被大陸網友戲稱為“姨夫”的平井一夫臨危受命扛下來索尼這麼大旗。
平井一夫上任後風風火火地砍人、砍部門、賣大樓、賣業務,專心做娛樂專案。他當人最初的一年半飛行里程高達47萬公里,這段時間他走遍了索尼的每個分公司和工廠。
索尼大樓也因此改建為索尼公園,索尼大樓的百葉窗還被切割出售,每份5000日元,現在鹹魚已經漲到了1000多人民幣。
公園奠基儀式上平井一夫還親自上陣,化身“索吹”。
2013年PS的大賣才使得索尼的財務漂亮起來。到了2019年卸任,索尼盈利8455億元,可以說在“姨夫”的一頓操作下,索尼這座巨型公司已經重回正軌了。
2010年以來以蘋果為代表的智慧手機快速發展帶來了一次移動網際網路的革命浪潮,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鉅變。誠然,我們需要蘋果這種劃時代的創新公司,但我們更需要索尼這種理工直男氣息的公司,為了技術,不遺餘力。為了創新,不計成本。
時代的浪潮中需要像索尼的這些公司們來共舞Make,belie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