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說一些膝上型電腦的基本硬體知識。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出門左轉去複習下。
這篇我們繼續介紹如下問題:去哪裡購買膝上型電腦,如何判斷自己該買什麼型別的筆記本,以及揭示一些購買時的錯誤認知。
一、去哪裡買膝上型電腦?
推薦電腦小白使用者透過[京東自營] [天貓品牌官方旗艦店] [品牌官網]這三個渠道去購買膝上型電腦。其他渠道一律不推薦!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渠道可以視作廠商自營渠道,“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其他的渠道(比如線下店、代理店、拼夕夕、蘇寧國美等)都是第三方渠道,這些渠道的價格難免要比廠家高一些。
但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更重要的是第三方渠道魚龍混雜。商家們又普遍“知識豐富”外加“動手能力很強”——他們通常會忽悠小白購買庫存機,美其名曰“都是i5沒啥區別啊”。卻不說處理器和顯示卡相差一代差價就非常大。
也有可能會私自改裝配件:順便升級下配件“低配”改個“中配”賣個“高配”的錢。或者把高配降到低配,繼續當高配買。而他們加裝的往往都是一些雜牌配件。
我並沒有說所有的第三方渠道都“不講武德”,但這樣的情況線上下渠道是普遍存在的。
當然,有的網友喜歡看真機下單。建議你去當地最大的實體店看真機,並記錄型號再去網上下單。線下店的唯一好處就是能夠實際體驗真機,個別產品宣傳圖和真機差距過大的情況也是很常見的。
但請聽我一句勸:小白購機下單請選擇[京東自營] [天貓品牌官方旗艦店] [品牌官網]這三個渠道去購買!
最後是比價,如果你對價格敏感,可以去各大比價網站上查詢下價格。一般筆記本產品的歷史低價會出現在:首發價、618價和雙十一價。如果當前價格與這三個低價接近,那麼基本就是好價無疑了。最後對於快下架的產品,還會可能會有清倉好價出現。
二、判斷自己該買什麼樣的筆記本
根據自己的預算,並以用途來區分筆記本是非常關鍵的,這樣你才可以買到滿意的筆記本。按照用途來區分,膝上型電腦大致可以分為一下幾類:
1、輕薄辦公本
主要作為移動辦公使用,需要每天帶著筆記本通勤。日常辦公,看電影,休閒遊戲等對電腦效能要求不高的場景。相信大部分人購買膝上型電腦都會作為此用途。
這類筆記本通常強調輕薄、便攜(重量輕),續航長。把這些做好就很難兼顧到效能,相對而言電腦的效能必須被打折扣。有渲染影片/中大型遊戲等高負載應用需求的使用者請繞道。值得一提的是,這裡輕薄本的獨顯和集顯效能區別不大,各位在選擇時不必太過於糾結是否具備獨顯。
預算方面這類筆記本的入門級預算在三千左右(大多是一些去年上市的舊機 折後價),主流預算在四五千左右,上不封頂。不建議購買價格太便宜的產品,對小白來說售後得不到保障。
2、全能本
也被稱為“入門遊戲本”,通常會加入一塊入門級的獨立顯示卡(比如 GTX1050 GTX1650 GTX1650Ti等)可以適應中度影片剪輯或者主流遊戲用途。
這類筆記本通常有兩個形態,一種是遊戲本體積(又厚又重,重量通常大於2.5Kg)這樣的機器是犧牲了便攜性和續航來改造散熱,達到提升效能的目的。售價通常在5k起步。
而另外一種則可以被稱為“輕薄全能本”,在保持同等效能的條件下依然保持其便攜性。這樣就需要在設計和材料上下功夫。造價成本也就提高了,通常6K-7K起步。
3、效能本(遊戲本)
多采用標壓i7/i9+高階顯示卡搭配。效能爆表的同時散熱壓力巨大,所以此類產品不得不被設計成“板磚造型”——被玩家調侃為“習武之人標配”。便攜性和續航能力都非常差,比起臺式電腦的優勢也就是搬家的時候會方便點。
瞭解了自己的預算和筆記本的型別。大家有可以對號入座選擇自己需要的型別。值得注意的是,每天帶著筆記本到處跑的小夥伴一定要留意筆記本的重量:最好控制在1.5Kg以內並且有足夠好的續航(這樣就可以不帶充電器)。如果你不需要高效能千萬不要買“傻大粗”的效能本來每天揹著,否則你遲早會後悔的。
三、購買筆記本時的一些常見誤區
1、三千多塊都能買部不錯的手機,怎麼就不能買部好膝上型電腦?
三千多預算或許買部不錯的智慧手機或者臺式電腦,但目前買部主流膝上型電腦確實有點不夠。正如上文所說的,三千多隻能買到低端筆記本產品,各項指標都只是將將夠用。
所以為了使用體驗,還是勸大家選擇4K起的膝上型電腦。各方面配置都會好很多,配置比較主流,選擇產品的餘地也會大很多。
2、兩臺筆記本的配置相同,那效能也是一樣的?
很抱歉,膝上型電腦的配置不能僅憑配件配置來判斷。還要考慮筆記本的散熱設計和散熱用料。一些筆記本廠商為了省散熱用或者偷懶用了一個散熱設計不好的公模。壓制不住CPU和顯示卡的發熱量,就會採用降頻策略和功耗牆策略。
這樣下來雖然機器的配置看著不錯。但實際遊戲體驗(或者使用體驗)卻非常拉胯。越是高配散熱設計的體現會越明顯。大家購買時需要注意此點。
筆記本的散熱設計非常重要。
3、256GB硬碟和8G記憶體就夠用了
至於硬碟空間,win10+常用軟體本身就快超過100G了。再加上你隨便分下區。裝滿一個C盤是很容易的事情。
所以相信我,買筆記本最好是16GB+512GB起,省心。當然如果你的預算真的不夠,那我也建議你購買前先了解下機型是否“支援加記憶體條和更換硬碟”(很多機型會選擇直接焊死在主機板上,不能升級)。這樣萬一以後不夠用了,還可以透過升級解決。
4、品牌選擇,質量和售後問題
關於質量:以我個人的經驗,在選擇產品的時候主要看型號,而不是看品牌。因為目前每個一二線品牌,都會有自己比較成功和熱門的產品,自然也會有一些失敗產品(失敗的原因也有很多方面)。
一般只要是上市一段時間的熱賣型號,只要沒有明顯的設計缺陷。其返修率都是差不多的(高階機和低端機的返修率並沒有太大差異)。所以對於質量方面大家沒什麼好糾結的。品牌的選擇僅根據機型和個人喜好來就可以。
選品牌就是選售後:建議小白使用者關心下售後問題。一線和二線品牌的差別就在於售後服務了。
軟體故障,大多數透過電話或者遠端可以解決。但一線品牌的客服人員多,服務時間長。你的問題會更快得到響應和解決。
硬體故障通常需要送到售後網點才能解決。這時一線品牌的優勢體現的更為明顯了。售後網點多,消費者可以在當地就近找到售後,這就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所以純小白使用者,筆者建議你最好選擇[聯想] [戴爾] [惠普] 這三個一線品牌。當然有不少二線品牌的價格是相當吸引人的,如果是自己有能力解決一些問題,或者在一線城市不嫌售後路遠的網友就可以任意選購。
文章的末尾按照慣例,推薦幾款目前主流的高性價比主機。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也有推薦,各位有興趣也可以結合兩篇一起看下:
輕薄本:
惠普(HP)戰66三代AMD版 15.6英寸
配置:銳龍7nm 六核R5-4500U 8G 512G 參考價3799
介紹:惠普戰66系列是比較經典的一款筆記本了。鋁合金身顏值線上,R5-4500U 基本夠用。3799的秒殺價真香無疑。但正如我上文所說,8GB記憶體稍顯不足,但衝著價格還是能忍忍的。
另外這款機型是可以升級記憶體的,所以後期升級倒是不用擔心。還有一點這款是低色域螢幕,希望一步到位的網友可以購買16GB高色域版本。4299的價格也算不錯的。
15.6寸螢幕使用體驗更好,但便攜性相對不足一些。重便攜的使用者可以選擇14寸版本。
聯想小新Pro13銳龍版 13.3寸
配置:8核R7-4800U 16G 512G 2.5K屏 100%sRGB高色域 參考價4999
特點介紹:2.5K標稱100%sRGB螢幕,螢幕素質好。散熱設計出色,目前輕薄本領域價效比很高的膝上型電腦,值得入手。
宏碁 傳奇 R5版
配置:R5 4500U 16G 512GSSD 高色域屏 參考價:4199
介紹:宏碁也是比較老的筆記本品牌了。機身方面是14英寸金屬輕薄本,窄邊框設計,整機重量約1.2kg。重量控制不錯,顏值方面是中規中矩的水平。。設計上的槽點是銀色機身+白色背光鍵盤,會導致鍵盤背光效果不太好。
銳龍5 4500U這顆6核6執行緒處理器和512GB SSD 16GB記憶體。帶有指紋識別和WiFi 6無線網絡卡。整體算是比較均衡的。
4199版本是高色域屏,如果對色域不感冒的同學可以選擇低色域螢幕,只要3899。價格上更低一些。
遊戲本:
聯想拯救者Y7000P
配置:i7-10750H 16G 512G SSD GTX1650Ti 144Hz 15.6寸
參考價:7499
介紹:配置比較均衡, 聯想拯救者系列口碑一直不錯。設計基本沒有翻車,144Hz電競螢幕,螢幕素質好。目前3000系顯示卡將出,所以我沒有推薦效能更強的RTX2060。有需要的網友也可以入坑。
另外相較而言搭載銳龍系列的聯想R7000系列價效比更高。
因為銳龍5000系列和GTX3000系顯示卡。所以我不大推薦各位此時購買頂級遊戲本。翻來翻去還是想作罷了,暫時不建議大家購買價位在8K以上的遊戲本。
篇幅問題,今天的話題就到這裡。下期我將向大家展望下2021年筆記本市場的新趨勢和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