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尺寸區分:
目前的硬碟尺寸主要為1.8英寸、2.5英寸和3.5英寸三種。這兒英寸是根據對角線得來的,由於各廠家在設計方面有著不同的標準,所以我們沒辦法給出一個具體的長、寬的參考尺寸。不過按照尺寸劃分1.8英寸多為SSD行動硬碟;2.5英寸的為筆記本硬碟和HHD行動硬碟;3.5英寸的則為臺式電腦硬碟。
二、以電氣特性區分:
機械硬碟(HDD)
作為最早的硬碟型別,機械硬碟1956年的時候就已出現,到如今也算曆史悠久了。該硬碟為磁碟型,所有資料都存在磁碟內,磁頭透過旋轉的磁碟來進行資料的讀寫。機械硬碟怕磕碰,儘量固定好。相同條件下選擇高轉數、大快取的型號。
固態硬碟(SSD)
挑選固態硬碟的時候一定要留意下快閃記憶體顆粒(儲存單元)型別,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有SLC、MLC、TLC三種快閃記憶體顆粒型別,這三種儲存單元在價格和使用壽命上有著一定的差異(依次降低)
混合硬碟(HHD)
混合硬碟就要相對簡單一些,是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結合體。我們可以理解為其就是兩塊硬碟,固態區域多為8GB、24GB或32GB容量,用於休眠和檔案高階快取,另外一塊大容量的機械硬碟用於儲存大量的資料用。
三、以介面區分
IDE磁碟 (基本已廢棄)
================
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本意是指把控制器與盤體整合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是一種硬碟的傳輸介面, 有另一個名稱叫做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指的是相同的東西。
特點:
一般使用16-bit資料匯流排, 每次匯流排處理時傳送2個位元組。PATA介面一般是100Mbytes/sec頻寬,資料匯流排必須鎖定在50MHz,為了減小濾波設計的複雜性,PATA使用Ultra匯流排,透過“雙倍資料比率”或者2個邊緣(上升沿和下降沿)時鐘機制用來進行DMA傳輸。這樣在資料濾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採集資料,就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濾波頻率。這樣頻寬就是:25MHz 時鐘頻率x 2 雙倍時鐘頻率x 16 位/每一個邊緣/ 8 位/每個位元組= 100 Mbytes/sec。
優點:
自問世以來,一直以其價廉、穩定性好、標準化程度高等特點,深得廣大中低端使用者的青睞,甚至在某些高階應用領域,如伺服器應用中也有一定的市場。
缺點:
隨著CPU時鐘頻率和記憶體頻寬的不斷提升,其介面協議PATA(Paralle ATA)逐漸顯現出不足來。一方面,硬碟製造技術的成熟使ATA硬碟的單位價格逐漸降低,另一方面,由於採用並行匯流排介面,傳輸資料和訊號的匯流排是複用的,因此傳輸速率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要提高傳輸的速率,那麼傳輸的資料和訊號往往會產生干擾,從而導致錯誤。
在當今的許多大型企業中,PATA現有的傳輸速率已經逐漸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SATA磁碟
==================
SATA(Serial ATA)口的硬碟又叫串列埠硬碟. SATA以它序列的資料傳送方式得名。在資料傳輸的過程中,資料線和訊號線獨立使用,並且傳輸的時鐘頻率保持獨立,因此同以往的PATA相比,SATA的傳輸速率可以達到並行的30倍。可以說:SATA技術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PATA技術的改進,而是一種全新的匯流排架構。
SCSI磁碟 (並行介面)
==================
SCSI英文全稱: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它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原來的IDE介面的硬碟轉速太慢,傳輸速率太低,因此高速的SCSI硬碟出現。其實SCSI並不是專為硬碟設計的,實際上它是一種匯流排型介面。獨立於系統匯流排工作.
優點:
系統佔用率極低,轉速快,傳輸率高.
缺點:
價格高、安裝不便、還需要設定及其安裝驅動程式,因此這種介面的硬碟大多用於伺服器等高階應用場合。
SAS磁碟 (序列)
==================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序列連線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術。和現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碟相同,都是採用序列技術以獲得更高的傳輸速度,並透過縮短連結線改善內部空間等。SAS是並行SCSI介面之後開發出的全新介面。此介面的設計是為了改善儲存系統的效能、可用性和擴充性,並且提供與SATA硬碟的相容性。
SAS的介面技術可以向下相容SATA。具體來說,二者的相容性主要體現在物理層和協議層的相容。
優點:
和傳統並行SCSI介面比較起來,SAS不僅在介面速度上得到顯著提升(現在主流Ultra 320 SCSI速度為320MB/sec), 而且由於採用了序列線纜,不僅可以實現更長的連線距離,還能夠提高抗干擾能力,並且這種細細的線纜還可以顯著改善機箱內部的散熱情況。
缺點:
硬碟、控制晶片種類少. 硬碟價格太貴. 比起同容量的Ultra 320 SCSI硬碟,SAS硬碟要貴了一倍還多。
實際傳輸速度變化不大. SAS硬碟的介面速度並不代表資料傳輸速度,受到硬碟機械結構限制,現在SAS硬碟的機械結構和SCSI硬碟幾乎一樣。目前資料傳輸的瓶頸集中在由硬碟內部機械機構、硬碟儲存技術、磁碟轉速,所決定的硬碟內部資料傳輸速度,也就是80MBsec左右,SAS硬碟的效能提升不明顯。
雖然SAS介面伺服器和SCSI介面產品在速度、穩定性上差不多,但目前的技術和產品都還不夠成熟。
FC
==================
光纖通道的英文拼寫是Fibre Channel,和SCIS介面一樣光纖通道最初也不是為硬碟設計開發的介面技術,是專門為網路系統設計的,但隨著儲存系統對速度的需求,才逐漸應用到硬碟系統中。光纖通道硬碟是為提高多硬碟儲存系統的速度和靈活性才開發的,它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多硬碟系統的通訊速度。它以點對點(或是交換)的配置方式在系統之間採用了光纜連線。
即, 硬碟本身是不具備FC介面的, 插硬碟的機櫃上帶有FC介面, 透過光纖與光纖交換機互聯.
SSD
==================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也稱作電子硬碟或者固態電子盤,是由控制單元和固態儲存單元(DRAM或FLASH晶片)組成的硬碟。固態硬碟的介面規範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與普通硬碟一致。由於固態硬碟沒有普通硬碟的旋轉介質,因而抗震性極佳。其晶片的工作溫度範圍很寬(-40~85℃)。目前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影片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等、導航裝置等領域。目前由於成本較高,正在逐漸普及到DIY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