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我發現了一款聽懷舊歌曲超讚的耳塞!!

跟qdc是很有緣分的,也分享過不少的qdc聽感文章了,這次主角是Dmagic 3D,外號魔圈,恰好我也是十分喜歡各種動圈耳機,之前也聽過qdc家的圈鐵,qdc第一次做純動圈耳機,而且是三分頻,顯然想完備自己的產品線了。

魔圈拿到手,聽了一個月了吧,十分喜歡,我這個年齡的燒友更加會喜歡這個聲音吧。當然也在網上看了不少關於魔圈的評論,實際是有褒有貶的,多單元動圈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參照,於是參考系都是高階的多單元動鐵之類,於是有一些這裡稍欠那裡略有不足等評論。另外,沒人說這多單元動圈有絲毫的關於多單元動圈相位的問題,這個問題玩不明白那就是要命的,以前我曾經聽過多款圈鐵,無一例外都存在銜接的問題,聽著是略有不舒服的,不過魔圈沒有任何人詬病,我也沒有聽出來銜接有任何的問題。

我這個人不是專業寫評測的,對於技術層面的問題不是很感冒,好聽就多聽點,不好聽就扔一邊。還好,魔圈這個耳機是我認為好聽的,而且很喜歡的。按照套路,肯定要先介紹一通這款耳機的外觀,然後獨特的技術,然後再來一段聽感,但是魔圈這個耳機技術上別的文章已經介紹的比較詳盡了,抄一下就可以了,不多廢話,主要原創部分就是聽感。外觀也是原創部分,那當然就是照片了,畢竟幹這個的選手,家裡地方越來越小,只能一個燈拍拍,不過這塞子夠好看夠有質感,隨便拍拍也是挺好看的。

另外隨評測器材還有一套qdc頂級線材,換了線不說脫胎換骨,反正比原線要好聽不少,儘管這樣,原線其實就夠了,我不是線材黨,也不是線材無用論的抬槓選手,這線是qdc自己搓的,自己搓的對於自己的耳機是把握最好的,既然敢這麼賣那是肯定有自己的道理。有條件可以搞,畢竟qdc家的純動圈就這一款,這個聲,不太一樣。

為了文章的完整性,先抄一下魔圈的技術特點:

qdc對相位問題的解決方法頗為巧妙,就是為每個動圈單元配以獨立的內腔體,分頻器置於內外腔體之間,再將不同單元發出的聲波透過導管傳送到耳塞出音孔。使用獨立內腔體的好處是既能隔離不同單元之間的相互干擾,還可以在內腔體中完成單元的調音——這樣整個內腔體就成為了一個獨立的聲學元件(與帶有獨立腔體的動鐵單元類似),其頻響不會再受到耳塞外腔體形狀的影響,因此可以像普通IEM那樣實現私模定製,這一特點使魔圈成為市面上僅有的多動圈定製耳機。

Dmagic魔圈內部擁有兩個獨立內腔體,但卻是三單元三分頻配置,這是由於其中、低頻單元採用了同軸式結構。一個10mm石墨烯振膜與一個10mm鍍鈦振膜同軸縱列布置,兩個振膜擁有獨立音圈,但是共享同一個磁路與內腔體,在分頻器幫助下分別處理低頻與中頻訊號。為了讓耳機的低頻更加豐滿自然,這隻同軸單元還擁有一個與外殼相連的導氣孔用來平衡內外氣壓。

在另一個內腔體中,qdc選擇了一隻8mm複合振膜單元負責耳塞的高頻部分。這種獨立的動圈高頻單元在耳塞行業裡並不多見,但如果有人因此認為動圈結構不適於表現高頻細節就錯了——世界上99%以上的音箱都使用動圈單元來處理高頻甚至超高頻部分,那些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Hi-End音箱也不例外。事實上,由於大部分樂器的泛音資訊都集中在高頻部分,因此高頻單元對於它們的音色的呈現有著決定性的作用,qdc這顆8mm動圈單元比起採用金屬膜片的動鐵單元,在高頻表現上會更加柔和、細膩,與中低頻單元的銜接也更自然統一。同時它的頻響依舊可以延伸到30kHz以上,毫不遜色於傳統動鐵單元。

好的,再來看看外觀:這外觀厲害了,魔圈的外殼用木頭做的,本人還是一個特別喜歡木頭耳機的人,畢竟也是玩過D7000W2002RS1MPRO的人,對於木頭是十分情有獨鍾的,樂器大部分也是木頭做的,對於聲音來說,是有著一定的情感上的玄學上的包括科學理論上的加成,qdc可以在實木材料上打磨雕刻出複雜的曲面,從面板到殼體全部實木,官方稱之為炫彩實木外殼。如果這款魔圈出一個類似鐵三角那種什麼什麼漆的我肯定收藏一個等著升值。當然這款魔圈外殼相當的酷炫,戴出去也倍兒有面兒。

這些都沒什麼好說的,其實還是好不好聽的問題。為了中肯,我直接換上豪氣的龍鱗線,然後直接接桌面解碼一體機聽(手頭也沒有高檔播放器)。雜食的聽了快一個月,真的啥都聽。

聽了之後我明白了,有些別的文章說的一些問題,形容來形容去,大概理解了一下,其實可能是他們聽的音樂太發燒了,這塞子聽太發燒太考驗器材的東西,再去跟更高班的動鐵去PK,顯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然而聽不是那麼發燒的正常人聽的音樂呢?你高階器材是挑毛病,魔圈是拉你進入到音樂裡,忘了毛病,不香嗎。

實際上,魔圈的聲音十分像我現在的箱子ADAM COMPACT,監聽底子又不監聽,素質相當可以,拿去跟同檔或者高一點點等級的監聽箱子比挑毛病又有點點夠不到的意思,compact本來就不是監聽,是聽音樂的。魔圈要低頻有低頻,要速度有速度,高頻穿透力足夠強大,中頻的紮實飽滿,解析力相當強悍,聲場又很立體宏大,很多動圈的優點都被魔圈發揮的十分精彩,何況還有著不亞於動鐵的透明度,這就足夠了。

魔圈這個耳機最適合聽什麼?我自己一個很個人的看法,他特別適合聽95-05年那一段的流行歌曲,無論中外,那段時期的流行歌曲幾乎是流行歌曲市場最火熱的時期,那時候錄的唱片都不怎麼發燒,而且會有一點點特別的味道,比如西城男孩的那些唱片,會有沙沙的那種染色,或者90年代的港臺流行,都有一些特別的染色,編曲簡單,和聲器做的一些簡單的音效就可以配一首歌,雖然簡單卻好聽的很,這樣的歌,來個價值10W的50單元頂級動鐵聽也就是那麼回事,可能還彆扭,肯定要去找當時錄得好的版本了,於是器材又重要過了音樂,很多好音樂從此打入冷宮。好音樂不一定是好錄音,好錄音更不一定是好音樂。魔圈就好在,什麼樣的錄音,聽著都是舒服的很,一下子就把你拉到音樂的世界裡。那些年代感會更加突出、強調,本來因為錄音簡單難以烘托的氛圍感還會被潤色、豐富,讓那些音樂更加立體飽滿起來,這簡直太棒了!拿出小時候喜歡的張信哲,對比那年代SONY超薄機+805塞子對我來說已經是頂配,現在這個條件簡直是天堂級的,一下子就要哭了,再來首波西米亞狂想曲,直接擊穿腦殼昇天。所以極力推薦,動圈真的有動圈的好,這種懷抱溫暖的感覺,動鐵是很難做到了。

那麼換古典音樂如何呢。鋼琴這塊,是真的強,以前我超級喜歡T1、榭蘭圖的鋼琴,現在覺得魔圈的鋼琴更勝一籌,相比起來,榭蘭圖就糊起來了,實際上鋼琴如果去聽現場可能也是挺糊的,不過如果是很乾淨的環境,那可是絕對不會糊的,尤其是自己還彈琴的話,魔圈出來的聲音很像是你在彈,是在你面前的,心隨意動的,而且聲音是那麼的紮實,十分的剛性,相比之下,榭蘭圖就會散掉了,以前沒有覺得榭蘭圖散,看來真的不能比啊。

另外,魔圈對鋼琴音色的表現簡直絕贊,華麗高貴,星海都能給你潤色成斯坦威,美的冒泡。在這種感覺被潤色的情況之下,仍然是準確的表達。實際上魔圈的音色是相當準確的,更好聽不代表不準確,尤其是聽小提琴的獨奏,強烈的泛音和整體的速度感十分強烈,細節超級豐富,很有韌性,沒有剛烈的過分,沒有鬆弛的過分,其實給人感覺也是你自己在拉琴,這個感覺很奇妙。聽鋼琴小提琴獨奏能這麼出色,懷疑或者心理作用,可能除了單元什麼什麼的之外,還跟是木頭殼有關吧。聽帕格尼尼的口水小協,那種讓人全身放鬆的感覺,真的沒有任何挑毛病的心情,氛圍,情緒全部烘托到位,樂隊不遺餘力的輔助獨奏的提琴的豐富色彩,場面不宏大,也不應該宏大,色彩卻十分的絢麗,這就應該是帕格尼尼的本意吧。

不過,比如聽天方夜譚這種規模比較大的曲子,我在別的塞子上聽到過更加宏大的規模感,實際魔圈的規模不是強項,但是足夠,魔圈的優點是,豐滿,而不是單純的,把整個聲音的規模往遠了推,是另一種感覺吧。

反正寫著寫著,自己都覺得有點飄了,由此可見我是十分十分喜歡這塞子的,真的喜歡。這塞子顯然不糊,但是能給我糊聲帶來的沉浸感,以後千萬別管我叫HUFI了,我左手qdc,右手ADAM,怎麼能是HUFI呢。好吧不知道怎麼結尾,就寫到這吧。

17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118A硒鼓晶片更換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