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兩個層面來分析問題。
首先是外部環境,魅族已經缺少了曾經的品牌勢能。現在品牌是能很高的就是蘋果,即便是沒有退出,市場上關於這個產品的熱度也會持續很久,推出任何一個東西,都有媒體爭先報道,都有使用者爭先購買。而國內手機市場,華為、小米、OPPO、vivo都在逐漸的提高。
而目前魅族的品牌勢能比較低,不是產品本身不行,而是當它的品牌勢能比較低的時候,大部分使用者根本就不會將它作為選擇項之一。假設2020年,魅族出了一款非常不錯,而且極具競爭力的產品,可能出貨量也並不會太高。就像魅族16S Pro一樣,很容易出現叫好不賣座的情況。
再說內部環境,2014年獲得阿里投資但是沒有與高通和解,聯發科的處理器並沒有給市場帶來驚喜,導致Pro6一代失敗。而把眾多精力放在了Pro7上,準備放手一搏,但是這款機型定價過高失去了線下經銷商的信任。魅族16th是魅族的一個轉折點,卻又嚴重缺貨。
魅族的設計和Flyme系統在國內市場乃至全球市場都是首屈一指的,從魅族zero獲得iF設計獎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但是Flyme的競爭力現在越來越小。OPPO挖掘了Flyme部門的很多人才,這也使得OPPO的UI設計和魅族有了很多相似之處。
線下的大幅度萎縮導致了魅族售後的崩盤,對於一個品牌而言,線下的崩潰是致命性的。很長時間樹立起來的品牌形象付之一炬。現在人才的流失,魅族裁員的訊息不斷出現。白永祥、楊柘、李楠這些都是和黃章一起打下江山的高管,都主動或被迫的離開了魅族。
現今魅族銷量暴跌,越來越沒存在感,在供應鏈越來越沒話語權。優先順序遠低於其他廠商,這導致魅族供貨甚至是成本方面都有了太多不可預估的因素。同時,華為、小米、OPPO、vivo的崛起,也讓這個馬太效應(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即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明顯。
哪怕說,魅族有機會崛起,其他廠商能坐視不管嗎?魅族現在要做的,就是安心打磨自己的“小而美”的產品,把初衷堅持下去。不需要大規模的市場鋪貨,滿足部分群體的需求,活下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