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說自己是蘋果產品的愛好者,從iPad mini 4, MacBook,iPhone 7 Plus,AirPods,iPad Pro ,iPhone 12,這幾款都用過,以前也在平臺上分享過,而有一個沒分享過但卻繞不過的一個話題,就是:充電器。
iPad mini 4 10W
MacBook 29W
iPhone 7 Plus 5W
iPad Pro 18W
iPhone 12和AirPods ,直接環保(此處作動詞用)了。
而充電線呢,新機型都是C2C或者C2L,新的裝置與MacBook、iPad Pro爭充電器用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而之前的舊的USB-A充電頭基本上也是用來充移動電源了,花錢去買一下低配版原裝要149元,還單口,提高預算買高配的,還是單頭,實現不了既快充又相容的需求。
剛好Benks 的65w GaN 氮化鎵雙口頭,65W基本滿足了現有裝置,更重要的是它還有USB-A和USB-C的插口,充起來也方便,就算現在也只是滿足蘋果裝置,但在公司,也能給同事充一下華為等機型。
引數呢,我直接貼出來就好了,我不是專業測評的,太多資料上的東西說不上話,支援主流充電協議,相容兩大陣營的手機,平板電腦,部分筆記本,還有任天堂的遊戲機,太給力了。
說說感受吧。
一方面,充電速度有保證,作為打工人,往外跑的時候,電量有保證才能緩解我的焦慮。這麼些時間用下來,發現在充電速度真的快,下班前二十分鐘,快充到下班,也有30%以上的電量了,手機又復活了。
另一方面,過充保護,回到家充了好一會,發現在手機充到80%左右就慢下來,官方說有絹流充電進行過充保護,加上最佳化電池充電,雙管齊下,應該也對電池有較好的保護吧。
再一方面,發熱也控制得特別好,充滿一臺iPad Pro 也只覺得有點溫溫的感覺,而充iPhone手機的時候就完全感覺不到發熱。
再一方面,價格在活動期間居然比18W的原裝還便宜21元,於我而言,值了。
最後看顏,對比原裝的充電器,不僅小,而且更加的圓潤,材質好的,插腳也設計成可摺疊收納的,整體性更加強,不會硌到其他東西,個人感覺更加符合我們的外圓內方的特性,從視覺上及觸覺上會來得更加容易接受。同時,外出時也更方便攜帶,輕便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