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夢想是個豬,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款自集塵掃拖一體機的使用體驗。
前言如果向掃地機器人使用者提一個問題:日常使用中最大的困擾是什麼?估計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一個答案,那就是清理塵盒。
掃地機器人因為整體體積比較小巧,塵盒的容量自然就不可能設計得太大,大多數機器的塵盒容量一般都在0.4L左右,如果是和拖地水箱設計在一起,那容量就會被進一步壓縮,壓縮後的塵盒容量往往只能達到0.3L左右。
因此在使用掃地機器人時,即便是小戶型也需要在工作兩次後就清理一次塵盒,而大戶型則每次工作完成後都需要及時清理塵盒,否則塵盒內垃圾過多就會影響到機器下一次的使用。
但對於大多數使用掃地機器人的家庭來說,一般都會設定為不在家的時候機器自動工作,等回家後機器早已完成了清潔任務,這時候就很容易忘記及時去清理塵盒內的垃圾。
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優解應該就是底座設計自動集塵裝置,在掃地機器人每次工作完成後回到底座充電時,便自動將塵盒內的垃圾吸到底座的集塵桶內,等到集塵桶內垃圾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再一次性清理。
目前市面上有多個品牌推出了集塵底座設計,我最近收到的這款XCLEA清易 H30 Plus集塵掃拖機器人就是一款採用了集塵底座設計的產品。
關於XCLEA清易這個品牌,估計有些人會比較陌生,其實在2020年榮耀宣佈進軍智慧清潔領域時,合作的就是清易釋出的第一款智慧清潔無線吸塵器,並且在短短的三個月之內創造了超50000臺的銷售記錄;而在“WISE2020影響未來的產品Great100榜”中,清易的新品“自清潔無線擦地吸塵器”在智慧生活類產品中榜上有名。這次推出的這款 H30 Plus集塵掃拖機器人在海外眾籌平臺 Indiegogo眾籌金額已超300萬,可以算得上是國產清潔品牌當中的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了吧。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這款XCLEA清易 H30 Plus集塵掃拖機器人的使用表現吧。
外觀設計這次收到的XCLEA清易 H30 Plus集塵掃拖機器人整套包含了集塵桶底座和掃拖機器人兩個包裝,這款機器之前因為是針對國外眾籌,所以包裝盒為全英文設計,在國內上市後肯定是會重新更換包裝的。
這套產品的掃地機器人採用的是掃拖一體設計,機器頂部是LDS鐳射雷達,在工作的時候,這個鐳射雷達會不停旋轉掃描,然後利用三角測距原理,在約不低於8米的測距範圍內不斷的測算出被測物體與基線的距離值,再透過SLAM演算法實時繪製房間地圖,然後根據地圖來規劃最佳化自己的清掃路線。
基於LDS鐳射雷達的SLAM導航技術是目前掃地機器人行業主流的導航方案,技術應用非常成熟,所以對於這款機器的智慧規劃導航技術是完全不用擔心了。
機器頂蓋上設計了三顆實體按鍵,在脫離APP的狀態下,依靠這三顆按鍵也能完成機器的基本控制,另外,我在注意到XCLEA清易 H30 Plus集塵掃拖機器人的頂蓋並不能向上掀開時還略微有點詫異,不過想想也對,既然這款機器配備了集塵桶,那也就不需要有掀開頂蓋取出塵盒的清潔步驟了。
位於機器正前方的是用於尋找充電底座實現自動回沖的紅外感測器。
讓我有點意外的是,這款機器居然在左右兩側均設計有一個沿邊感測器,要知道,目前市面上有非常多的同類產品根本沒有設計沿邊感測器,有沒有設計沿邊感測器,直接關係到機器在清掃到牆邊時能不能更好的貼牆行走,沒有沿邊感測器的機器貼牆行走時離牆距離要更遠一些,這樣也就更容易漏掃牆邊的灰塵。
位於機器後方的就是這臺機器的塵盒了,因為是掃拖一體設計,塵盒和水箱也整合在一起,塵盒的最前端開口就是用於自動集塵的集塵口。
塵盒兩側則是機器的充電觸點。
將機器底部朝天后可以看到,在萬向輪兩側其實還有兩個充電觸點,也就是說這款機器其實也還能適配不帶集塵桶的充電底座,如果將集塵桶底座和普通底座作為二選一的選配件,然後透過一定的價格差異來體現,那消費者的選擇上就有了更多的靈活性。
XCLEA清易 H30 Plus集塵掃拖機器人採用雙邊刷設計,關於單邊刷和雙邊刷的優缺點,理論上來說,雙邊刷的聚攏效果要強於單邊刷,但是雙邊刷要增加一個電機的耗電,對電池電量的消耗要大於單邊刷。
目前主流的掃地機器人都配備了越障能力不錯的驅動輪,基本越障高度都能達到12-15mm,不過有些掃拖一體設計的機器在掛載了拖布後越障高度會有明顯下降,關於這款機器的越障能力,我在後面會有詳細的測試。
這款機器的塵盒是直接從機器側面拉出的,比起需要掀開頂蓋拉出的設計要顯得更加方便一些。
包裝盒內除了可重複水洗的拖布外,還標配了十張一次性拖布,另外還額外提供了一個塵盒濾網。
將拖布支架安裝到機器底部後,可以看出拖布和地面的貼合度是非常高的,貼合度更好的機器在拖地作業時也能更容易將地面汙漬清理乾淨。
集塵桶內可以安裝一個3L容量的集塵袋,相對於掃地機器人的塵盒容量來說,3L集塵袋算得上是足夠大了,完全可以容納最少8-10次的清掃所產生的垃圾。
集塵袋上有一個半透明的提手設計,在需要丟棄集塵袋時,只要將提手一拉就可以將集塵袋取出,同時還自動將集塵袋的垃圾吸入口封堵住,防止袋內垃圾意外灑落。
使用體驗APP這款機器支援“HUAWEI HiLink”和“清易智慧清潔”APP的聯入,因為我家裡暫時沒有支援“HUAWEI HiLink”的產品,所以就只下載了“清易智慧清潔”APP。
機器的聯網繫結比較簡單,這裡就不做過多描述,在APP中綁定了XCLEA清易 H30 Plus集塵掃拖機器人後,第一次使用時會掃描一副房間地圖,並且自動對地圖進行分割槽,以後就可以自由選擇分割槽清掃或者全屋清掃。
在使用時我們可以做一些個性化的設定,比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清掃吸力的大小,拖地水量以及清掃次數,另外,還可以針對地毯等設定拖地禁區,因為地毯越拖越髒,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在設定中則可以對這臺機器人進行比較詳細的設定,包括機器人的設定和集塵站的設定。
另外還可以隨時在APP中掌握機器人的一些耗材使用情況,像濾網、邊刷和中刷都是需要定期更換的,這樣才能保證更好的清掃效果,而感測器也是需要定期做清潔,否則可能會出現使用不正常的情況,在APP中能一目瞭然的掌握這些使用情況,還是非常省心的。
總的來說,XCLEA清易 H30 Plus集塵掃拖機器人可設定的內容還是比較詳細的,並且個性化的內容較多,可以適合各種家庭的不同使用場景。
避障能力家裡環境最複雜的區域一般就是餐廳了,餐桌加餐椅組成的迷魂陣很容易讓掃地機器人陷入其中而出現無法脫困的情況。
實際測試中發現,XCLEA清易 H30 Plus集塵掃拖機器人的避障能力非常強大,得益於SLAM導航技術和沿邊感測器,這款機器人在桌椅腿下能完全實現穿梭自如。
在清掃餐廳的過程中,我觀察到這款機器人幾乎很少出現碰撞桌椅腿的情況,每次都能在快捱到桌椅腿時,都能及時貼桌椅腿繞過。
從清掃軌跡看,只要是機器人能進入的位置都沒有出現漏掃情況。
在越障能力上,XCLEA清易 H30 Plus集塵掃拖機器人的表現也還不錯,即便是掛載了拖地模組,依然能輕鬆越過近14mm高的推拉門軌道。
沿邊清掃能力在實際使用中,我們應該可以明顯感覺到,有沒有沿邊感測器對於一款掃地機器人來說區別還是非常大的,XCLEA清易 H30 Plus集塵掃拖機器人在沿牆清掃的時候,可以和牆壁保持一個剛剛好的距離,這樣既不容易出現機器人和牆壁的碰撞,又能很好的防止出現牆邊漏掃問題。
拖地效果掃拖一體的設計,其實拖地能力都比較有限,只適合於一些不是很髒的地面。
對於地面上這種比較大灘的汙漬,需要在APP中設定為清掃次數*2,這樣機器人才能更好的將汙漬清理乾淨。
在設定為清掃次數*2後,可以看到機器人的清掃軌跡為縱向+橫向,這樣就能保證將地面汙漬清掃得更加乾淨徹底。
在配合一次性拖布使用時,還能免去清洗拖布的麻煩,非常方便。
集塵效果XCLEA清易 H30 Plus集塵掃拖機器人最大的特點應該就是這個集塵站了,我們可以在APP中根據自己家裡的面積設定集塵頻率,一般來說,小戶型每清掃三次可以集塵一次,大戶型每清掃一次就建議集塵一次,機器人在回到集塵站時,首先會用回沖紅外感測器尋找到整合站,然後180°掉頭後,退回到集塵站內,等到機器人和集塵站的對介面對準後,集塵站內渦輪風扇開始大功率開啟,將機器人的塵盒內垃圾全部吸到集塵袋內。
集塵站上蓋邊緣做了非常好的密封處理,而且集塵袋的密封效果也非常不錯,因此在集塵過程中並不用擔心會有灰塵從集塵站內逸出。
一般來說,正常情況下,集塵差不多十次左右,就可以將集塵袋提出丟棄了,然後更換新的集塵袋即可,這款機器附送了三個整合袋,後續需要額外購置耗材。
總結掃地機器人配備了集塵站後,在使用上無疑要更為方便了,畢竟,在使用掃地機器人時,如果不是刻意記著要清理塵盒這件事情的話,我們很容易就會遺忘的,而沒有及時清理機器人塵盒內的垃圾,不但會影響到下一次清掃時的工作效率,還容易因為垃圾堆積而產生各種細菌,從而造成二次汙染。
另外,在實際使用中發現,XCLEA清易 H30 Plus集塵掃拖機器人的避障能力非常突出,應該算得上是我使用過的同類產品中數一數二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