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一個數碼愛好者,也喜歡在眾多平行領域探究摸索,讓生活多一點樂趣。

之前裝過許多 NAS,從 J1900 到 i3-8100,奈何 i3-8100水漲船高,價格已經不那麼香了,在某日某魚逛 CPU 時,突然看到一個叫 QSRL 型號的 CPU ,價格很便宜只要 520 元,而這個 CPU 查了一下實際就是 i5 10400T 的ES 版本。何為 ES?就是 Engineering Sample ,英特爾提供給合作供應商做測試的 CPU版本,經過高頻使用,可能壽命不如命名版。不過垃圾佬們都熱衷於體驗各種 ES 版本的 CPU,關鍵是 QSRL 也帶核顯,還是 UHD630,價格也非常低,除了有 ES 的原因外,目前黑群暉、UNRAID 6.9 以下的版本都對十代 英特爾的 CPU 的核顯支援的不太完美。不過國外大神一直在處理中,相信遲早也是補丁的事,而且 UNRAID 6.9 的測試版已經支援十代核顯了,所以將來正式版釋出後十代的 CPU 估計價格會上漲,趁著現在價格不高,先入一個玩玩。我對 NAS 的底線是除了硬碟不買二手,別的硬體都不太擔心 ALL IN BOOM,反正多媒介備份是最穩妥的,DIY 的樂趣才是重點。

這個 CPU 到手其實有幾個月了,畢竟合適的配件都要看運氣,ITX 的 NAS 組過幾臺,這次就不打算上 ITX 了,主要是ITX 主機板貴,而 十代U 的 ITX 主機板更貴……所以這次的目標是 MATX。

主機板想好之前,要考慮的是機箱,總不能真的上鞋盒。NAS 的機箱目前真的不算多,大部分都是 ITX 的,以蝸牛星際等各種礦渣為主。MATX 的機箱如果不考慮硬碟數量的話,是挺多的,但是 NAS 的核心就是多硬碟,要考慮硬碟數量的話,可選的機箱就屈指可數了,而且價格不菲,直到我看到了先馬的立方體。

這款機箱也沒釋出多久,剛出的時候對上下層結構記憶猶新,下方居然支援 4*3.5 寸+4*2.5 寸總共八盤位,我猜不用 2.5 寸的話,應該也能再加幾個 3.5 寸硬碟,心想這妥妥的是給 NAS 準備的,而且還支援 ATX電源,也不用盯著小 1U 的 7025B 了,還能上顯示卡,想玩虛擬機器直通也不錯。當然要說缺點的話也有,體積可能不小,但是也不大,還可以理解為散熱空間好,再就是雙面玻璃,我覺得 NAS 是最不需要 RGB 的,不過換換口味可能也不錯,正面的造型仁者見仁吧,其實還比較好看,就是肯定會積灰了。最後長期 369 元的價格,蹲了個 200 元幾乎是新的,以上缺點全部消失,沒有熱插拔硬碟架都無所謂了。

確定了機箱後才開始考慮主機板,儘管 CPU 便宜,但是目前支援十代 U 的主機板價格都不算特別好,當然也有昂達B460SD4這種非常便宜的主機板,但是既然上 MATX 的尺寸了,怎麼能忍受單 Nvme ,車位比車貴,必須雙 Nvme 起步,然後 SATA 最好也是原生支援六口以上,節約插槽位。可選的似乎就是華擎 B460M Pro4、技嘉 B460M 小雕、微星 B460M 迫擊炮。其中微星 B460M 還自帶 2.5G 網口,但是價格確實貴,最後選擇了老朋友華擎,B460M Pro4 最便宜,給 NAS 也足夠使用了。

接下來選擇就很簡單了,電源選了先馬金牌 500W ,風扇還是超薄的 AVC,連 i3-8100 的 65W 都壓得住,i5 10400T基本沒啥問題,記憶體還是存貨金泰克 4G,1500 元就能組一臺高效能有顏值的 NAS 了,之前這個價格組的 NAS 還是 i3-8100的,得益於機箱和 CPU 的價格確實便宜。

裝機過程

CPU 到手,全新的散片,表面有 QSRL 的字樣,主頻 2.0GHz。不過我也感到好奇,不是都說 ES 版是給供應商長時間測試用的嗎,為何跟新的一樣,兩側連壓痕也沒有,難道是用蘿蔔散熱的嗎?

再來看看為了這次的 CPU 準備的主機板,華擎 B460M PRO4,感覺用料看著還不錯,之前的 ITX NAS 也是用的華擎的H310CM,還是挺順手的,這塊主機板就是看中雙 M2 插槽,四個 DDR 記憶體條,而且有 6SATA,特別適合 NAS。

6SATA 介面,有四個介面是側向的,所以比較考驗機箱,這次選的先馬立方體是完全沒問題。

介面也非常豐富,主機板還有 M2 Wifi 插槽,可以延伸出 wifi6 的天線,四 USB3.0 介面,可惜的是網口只有千兆,都第十代了,微星的 B460M 迫擊炮就預設是 2.5G 的網口,當然,差價200 元也可以自己買個 PCI 的 2.5G 網絡卡了。

開始裝機,靈魂走位塗矽脂。

超薄 AVC 風扇裝上,便宜又大碗,壓一個 35W TDP 的 CPU 不成問題。

兩條 4G DDR4 金泰克記憶體條,祖傳下來的,長期來測試 NAS,也是便宜夠用。

兩條鎧俠 RC10 500G Nvme 固態硬碟,也是拼多多屯的好價格,讀寫速度一般在 1700M/s 左右,給 NAS 用剛剛好,多了也怕浪費。

散熱片裝上,後期如果感覺太發熱的話,可以再加一個散熱片,不過我覺得立方體機箱應該不需要。

主機板裝好之後,我建議先不要上機箱,畢竟擰螺絲也很累,可以先上鞋盒測試一下,某寶買一條開機線, 幾塊錢包郵,有開機鍵、重啟鍵、指示燈,每次測試主機板都非常方便,如果可以將就的話,真的可以不要機箱。

接著就上立方體機箱安裝了,這個機箱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二層樓裝主機板可以三面拆開,裝機操作空間非常大,自從裝了蝸牛星際後,我就覺得任何機箱裝 NAS 真的是舒服。

下層是硬碟架和電源的空間,硬碟架支援 4 塊 3.5 寸機械硬碟,光是這數量就有資格做 NAS 了。

我又試了下,如果不算硬碟籠旁邊的電源位置的話,2.5 寸的硬碟位依然可以平行放 3.5 寸硬碟,而且走線也有空間,就是資料線和電源線都必須定製 L 頭,這麼算起來至少就有 3*4=12 塊 3.5 寸硬碟可以裝在下層,這數量有點恐怖了。

再來看上層空間,主機板裝好後,空間還非常多,顯示卡也可以安裝,上方還可以裝水冷和風扇,所以當一臺主力 PC 這個機箱都是完全夠格的。那麼換個思維,我不裝顯示卡,頂部有支架,用硬碟籠吊裝的話,粗略計算感覺起碼可以再上 4*2=8 塊機械硬碟,算上底部的極限,大約有 20 塊的硬碟空間餘量,就是不知道這框架夠不夠結實。

這個先馬立方體機箱,兩側都是透視玻璃,比起亞克力來更有質感,不過我個人是覺得 NAS 不需要 RGB 的,之前我覺得玻璃面板比較危險,貼吧有高熱積累爆炸的案例。不過這個前面板有 20cm的大風扇,上下層都可以吹到,頂層也有散熱空間,我覺得內部熱量也不是問題,而且 NAS 機箱我一般有不放在身邊,偏遠的角落玻璃碎了也不擔心傷到人。

背面上方還有一個輔助出風的 12cm 風扇,旁邊有 4 條 PCI 插槽,我順便插了一個廣達雙子星 CX341A 的萬兆網絡卡做測試,底部 ATX 電源的好處就是便宜,先馬 500W 金牌的轉換率也不錯,非常靜音,自帶 5 SATA 電源線,還有大 4D 擴充套件,基本也是為多硬碟位考慮的。

拿出蝸牛星際 D 機箱前後做個對比,基本是大了許多圈,不過正方形的感覺,確實也比較像 NAS 的機箱,畢竟蝸牛星際 D 的極限也就是 4 塊 3.5 寸機械硬碟了,主機板也只能是 ITX 的,我個人是把 NAS 放在別的地方,所以體積倒不是我最在意的事情,只要不是中塔全塔那種機箱就還好。

開機,RGB 風扇直接起飛,先馬前後的風扇都是 RGB 的,而且還是 3pin 的,但是神奇的是居然非常靜音,確實聽不到聲音,噪音對 NAS 來說就很關鍵了。

雙側玻璃面板就是為 RGB 設計的,我是第一次裝 RGB 的 NAS,也許有的人也會喜歡這種 RGB 的 風格吧。

希望半夜起床去廁所路過客廳的 NAS 不會被嚇到。

WIN10 測試

既然用了 ES 版的 CPU,正式使用前肯定先裝個 WIN10 簡單測試一下,注意華擎 B460M Pro4 這個主機板裝好 win10 是沒有網路驅動的,我看網友也碰到過,需要到華擎的官網搜尋這個主機板,找到下載,選擇 Intel Lan driver 驅動下載,複製到 WIN10 裡安裝就可以聯網了。

先用 CPU-Z 開啟看一下,確實是 6 核心 12 執行緒,30W 的 TDP 功耗,2.0GHz 的主屏,就是 i5 10400T 的馬甲。

測試分數和網友的也差不多。

用魯大師娛樂跑分一下,如果按 500 元的 CPU 水準來看,這個分數很不錯了。

順便也用魯大師的溫度壓力測試跑了一會,一直沒突破 60°,AVC 的超薄風扇是完全沒問題的。

兩條 M2 介面上的鎧俠 RC10 500G Nvme 固態硬碟讀寫測速,如果是用於遊戲盤可能寒磣了點,但是剛好突破 1000M 以上的速度,就是考慮為 NAS 的萬兆加速使用的,270 元單條的價格不得不說真香。

安裝物理黑群暉

剩下的就是考慮安裝 NAS 系統了,十代 U 目前確實不好選擇 NAS系統,不過也有曲線救國的方法,比如 PVE、exsi 裝虛擬機器直通核顯等,我一開始考慮的就是 UNRAID 做虛擬機器裝 docker 呼叫核顯,虛擬機器就裝 3617 跑服務,不過踩了幾個坑,過程是一把淚,就不多說了,首先 i219-V 的網絡卡對 UNRAID 6.8.2 就不友好,雖然可以改 id 解決,看了幾個案例有的不穩定,也不是長久之計,最好等 6.9 出來再試,所以後面的坑就不打算繼續踩了,直接換物理機裝黑群暉。

參考我之前的完美黑群暉教程,十代 CPU 基礎上直接安裝好,一次成功,比 UNRAID 踩坑輕鬆了一些,CPU 補丁打好了之後,可以看到 CPU 的型號確實是不顯,群暉似乎識別執行緒錯誤,6 核心 8 執行緒,之前在 Windows 裡顯示的是 6 核心 12 執行緒。

先馬立方體的內部空間非常充裕,大風扇的散熱也很強,現在室溫 14°的情況下,硬碟是 23°,我另一臺蝸牛星際裡基本都是 30°左右。

而且打上了Nvme補丁後,兩根 Nvme 固態快取順利識別,這次不用像 ITX 主機板那麼緊巴巴了,直接可以上讀寫快取,支援萬兆。

試了廣達雙子星 CX341A 雙萬兆電口網絡卡也順利識別,注意需要編輯下網口,將 MTU 設定為 9000 才可以達到萬兆。

然後在套件中心安裝 docker,在登錄檔介面,開啟設定,找到第一個源編輯一下,勾選下方的啟用登錄檔映象,輸入

https://dockerhub.azk8s.cn

這個是微軟提供的映象加速,個人感覺比阿里雲的要快很多,然後就可以愉快的玩耍了。

ls -la /dev/dri

透過 ssh 登入黑群暉,輸入以上程式碼,果然沒能看到熟悉的核顯程式碼,網上目前搜了幾個十代 U 核顯補丁的方案,目前都不太成熟,我試了也沒有成功,可能還是需要等待一段時間了。

十代 i5 的效能非常強勁,日常 CPU 佔用都是 0%,全速複製資料也才 3%。

Jellyfin 直接軟解 4K 60FPS HEVC 的電影,CPU 確實跑的比較高,不過沒佔滿,到 73%左右。

如果是轉碼 1080P 的 電影,軟解 CPU 也才佔 30%,感覺很輕鬆。等以後黑群暉關於第十代的核顯補丁出來後,潛力可以進一步提升。

功耗測試了一下,2 個 Nvme 硬碟+2 個 3.5 寸機械硬碟 +一個雙光口萬兆網絡卡,執行時功耗在 48W,因為群暉基本不會休眠,所以只看執行功耗,估計還有 20cm 和 12cm RGB 風扇的功耗略高,去掉 PCI 萬兆網絡卡後,功耗下降了 7W。

總結

這次基本可以看成是因一顆 CPU 引發的 NAS 折騰方案,500 元左右的 QSRL 價效比確實很高,6 核心 12 執行緒,自帶核顯 UHD630,十代 U 呼叫核顯的方案在逐步成熟,最可見的就是等 UNRAID6.9 釋出就可以玩耍了。所以如果看到 i3-8100 漲的太誇張,就沒必要蹲守了。而 MATX 機箱也找到了一個方案,NAS 的市場在逐漸擴大,許多 DIY 玩家都想嘗試 MATX 的方案,就是機箱的可選擇性太少了,價格也比較貴,希望先馬這次立方體既可以裝 NAS,後期擴充套件又非常容易,空間散熱也好,感覺這個機箱是一個契機,希望先馬接下來多多出一些 NAS 機箱,造福玩家。如果大家有合適的NAS 硬體裝機方案,也可以一起分享,集思廣益。

11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鐵臂阿童木迴歸:Intel Alder Lake的小核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