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瑞士的HiFi器材一直都比較吸引我,它們大多外形簡潔,聲音不俗。

這次看上的是體型不小的 Soulution(登峰)全套推動美國Magico(魔域)M2的組合,據說是廠家的較音之選。這些價格頗貴的器材在不同場合都接觸過,一直想有機會可以組合起來好好聽聽,這次機會來了。

先說一下用到的器材吧。CD機和前後級功放都是登峰的,CD機541,前級725,後級711。音箱是魔域的M2。線材就比較雜,kondo,ART,貴豐都有,有點可惜,我覺得更合適的音樂絲帶不在手邊。

這些器材都不是偏門的東西,似乎無需太多介紹,此處略去硬體的介紹,直接講聽感吧。

每次試聽都會帶幾張自己的CD,數播的話就帶上硬碟(也可能是iPad)。

TRY-TONE是一個日本的阿卡貝拉團體,三男二女,五部和聲變化豐富,還能用不太準的語音唱中文歌,很有意思。莫扎特和貝多芬的單簧管協奏曲,DG錄音中極為出色的存在,貝多芬那首由普列特涅夫改編自他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非常成功的改編、演奏、錄音。《達人·拾年》2019出版,三個月不到金碟就斷貨,還被炒到天價,錄音確實可圈可點。《鼓怪》是一張小眾精品,錄音師並非大家都熟悉的人,但是錄音效果驚人,不過年代久遠,已經很難找到了。

這次試聽選擇的登峰和魔域都是我比較喜歡的器材,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資訊量豐富。先講結論:試聽結果並沒有完全滿意。

四個原因:機器都是新的,線材搭配大多會給資訊量減分,魔域的腳釘沒有安裝(據稱很貴,一般店裡都不裝),聽音室低頻駐波明顯。

即便如此,還是可以聽到這個高階組合的聲音是沒有浪得虛名的。

TRY-TONE的一首《明天我要嫁給你》和《if》,唱的是挺好,還有模擬樂器的聲音,趣味性強,聲場深度很好,直達後牆,但是集中在中間部分,左右完全打不開。不知道後期混音是怎麼做的,從聲音效果來說有點對不起“發燒大碟”的側標廣告。這裡感覺人聲所在的中頻段,這套組合的表現很不錯,飽滿有力度,每個歌手的層次也很清楚。

DG的兩部單簧管協奏曲錄音一出來就很不一樣了。聲場前後左右都撐開了,獨奏樂器和樂隊的平衡也很好。單簧管我比較熟悉,從錄音聽來,柯林斯的演奏細節在錄音裡都有,而單簧管在不同音區的音色區別也很明確,這套組合甚至還可以清晰地表現出單簧管管身氣柱的形體。進一步證明這裡中頻段真的是非常出色的。而樂隊裡面定音鼓輕輕的敲擊聲也很好地傳遞出來,說明雖然聽音室低頻特性不太好,在低頻量不大的時候還是沒有問題的。而魔域M2的低頻分析力口碑一直不錯,這次聽到的也算名副其實。

《鼓怪》裡面的標題曲有著極佳的樂器定位,特別是那一排木魚,在好的器材和空間重播時可以做到歷歷在目。登峰和魔域讓這些木魚一一浮現,效果不錯。《走馬》一段考究的是速度,馬林巴那些貴的要死的木頭敲起來必須在“木質”的基礎上有強烈的金屬感,這一點這個錄音做到了,而這套組合的重播也做到了,M2中高頻段的優秀不容置疑,而登峰的良好控制力也居功至偉。

《達人·拾年》金碟自從拿到手之後就一直是我最常用的試音CD。打擊樂版的《卡門組曲》原本改編給芭蕾舞,發燒錄音不少。達人這個錄音是沒有發行過的現場錄音,聲場寬度和深度可以填滿聽音空間,現場的各種小動靜也清晰可聞。這次試聽,聲場在音箱後方鋪展開來,深度和寬度都是這幾張CD裡面最大的。音樂中三角鐵輕敲的時候,M2的反應非常有說服力,那種輕輕地震盪開去的感覺太美了。皮亞佐拉的《奇卓》成了這次試聽一個最大的問題,龐大的中低頻和低頻到來時,整個試音室充滿了駐波,嚴重影響心情。沈洋和盲人鋼琴家馬斯頓的《帶我飛向月球》人聲飽滿,鋼琴通透,加上音樂廳的自然混響,還是比較自然的。

總的來說,這個價位的器材這次的表現還是可以的,但是不算優秀。我覺得登峰和魔域的這個組合還可以有更好的效果。空間暫時改變不了,但是線材如果調整為更快速的,比如音樂絲帶的高階系列,應該會讓聲音更生動。加上M2自家的腳釘,還可以再加成。

這次的資源比較少見哦!

14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雙獨立晶片非凡體驗,飛利浦H9505旗艦降噪耳機即將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