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07年,第一代iPhone
這是2017年,第十代iPhone
這是2010年,最經典的 iPhone,iPhone 4
這是2020年,第一臺5G iPhone,iPhone12
十年一大變,十年一輪迴。
iPhone的產品線總有著微妙的規律可循。
我不知道當你看到不管是哪個版本的iPhone12的曝光圖時,你的第一感覺是什麼?
而對我而言,就是兩個字,精緻。
2010年,稜角分明、鋒芒畢露的iPhone4,在那個圓滑當道、塑膠機身的時代,成為最為獨特亮眼、最精緻考究的手機,真的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時隔7年,iPhone要重回這種平直硬朗的形體設計,我們真的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這種喬布斯時代的極致與獨特。
這個文章,就送給我們心中永遠的神,iPhone4。
iPhone外觀設計回顧仔細回顧和思考蘋果對iPhone 材質、工藝和設計的變遷歷程,會發現很有趣的規律。iPhone4 keynote.016.jpeg
首先蘋果一直在追求機身整體渾然一體的極致目標,但技術限制下暫時只追求於背板和模組的一體化。
從iPhone5到iPhone7使用全金屬機身,到了7代,蘋果達到背板和攝像頭模組的一體成型,
自此開始重新將目光轉向玻璃。
iPhone8、iPhoneX,到XS,再到iPhone11,蘋果又在玻璃上達到了背板和模組的一體化。
iPhone8對應iPhone5,新的材質,舊的形態
iPhoneX對應iPhone6,新的材質,新的形態
iPhoneXS對應iPhone6s,是CMF的進一步完善
而iPhone11則對應iPhone7,終於又一次實現渾然一體的目標。iPhone4 keynote.022.jpeg
而這次蘋果又開始突破自我,把自己打回原型,重回iPhone4時代。
為什麼是iPhone4?iPhone4 keynote.030.jpeg
我想或許是蘋果看到了其他廠商如狼似虎般的勢頭,而自己只有放出大招,亮出這種兼具實力與情懷的設計風格,絕地反擊。
面對如此誘人的身姿,我想很多人都無法拒絕。
iPhone4 的誘人身姿而回到iPhone4,我們先看看它在那個時代有多誘人。iPhone4 keynote.041.jpeg
你會發現在那個時代,iPhone4是顯得如此的另類而前衛,沒有亂七八糟的按鍵,沒有繁雜冗餘的線條,沒有再怎麼處理也掩蓋不住的塑膠感。相反,正面只有一個home鍵,設計元素只有矩形和圓形,材料只有玻璃和不鏽鋼,刪繁就簡,反而能散發出那種來自設計和材質的原生的高階感和精緻感。
我不去追究iPhone4是否代表了蘋果或者喬布斯設計理念的精髓,但毫無疑問的是,iPhone4這一代,是iPhone迄今為止最經典、最被載入史冊的一代。
只談設計,不論其他。
iPhone4在工業設計上也是一次巨大的飛躍,不僅僅是相比於其他眾多所謂的“智慧手機”,也是相比於之前已經足夠極簡的iPhone。
機身不再圓潤渾然,平直的邊框和背板,讓整機釋放出以往手機都不會有的凌厲、簡潔之美。
不再使用輕盈廉價的塑膠,冰冷的玻璃加原色不鏽鋼一同營造出堅固硬朗、精緻高冷的傲世氣勢。iPhone4 keynote.048.jpeg
這種帶有明顯的金屬感、工業感、現代感的設計風格,第一次在智慧手機上得到了呈現。也讓大眾看到,原來這才叫設計,這才叫工業設計,這才是旗艦手機該有的用料和做工。
而實際上,這種極簡現代主義設計,以往在建築、高階廚電上見的更多。
蘋果的Apple store,核心構成材料就是不鏽鋼和玻璃,玻璃的外立面,不鏽鋼的內壁,和iPhone4的玻璃背板加金屬中框的設計如出一轍。iPhone4 keynote.059.jpeg
而再看這些高階廚電,同樣的不鏽鋼和玻璃的結合,線條簡潔、做工精細、質感高階、氣質高冷。iPhone4 keynote.062.jpeg
這就是蘋果一直追求的風格。蘋果最喜歡的兩種材料,就是不鏽鋼和鋼化玻璃。兩種冰冷、高冷、簡潔、純粹的材料,兩者的碰撞,將充滿現代極簡主義的建築、廚電的設計風格第一次移植到了手機上,讓這樣的電子產品,真正有工業設計那味了!iPhone4 keynote.064.jpeg
iPhone4 工業設計賞析1、設計前端:形態設計
首先是整體的形態設計。
我認為這種更加規整平直的設計,比iPhone4之前或者iPhone6以來的圓潤渾然的設計,更凸顯其精緻感。
那到底什麼才叫精緻?怎麼才會讓我們感到精緻?
我認為核心有兩方面。iPhone4 keynote.072.jpeg
精細精確和規整協調
一方面產品的完成度非常高,做工精細程度非常高,誤差控制的很小很精確,材質工藝處理非常考究細膩。
另一方面是各個元素設計的很規則工整,層次分明,佈局協調,風格統一。
所以看到這樣的場景,你不會想到精緻這個詞。
但當走進Apple store看到這樣的樓梯,你會張大你的嘴巴,心裡默喊“太他媽(聲音靜音)精緻了”iPhone4 keynote.074.jpeg
而當你一直用著這樣的手機,突然把iPhone4放到你手上,你會驚歎,之前用的簡直就是塑膠垃圾。
當時的iPhone4,帶給世界的就是這種感覺。
它可能很冰冷、割手,但你還是會認同,這才叫高階。
最明顯的就是這個不鏽鋼中框。
平直的一條不鏽鋼帶,簡潔而充分釋放出金屬的光澤和質感。
整個手機有著明顯的現代工業感,如果把這個logo換成索尼,我想也非常合適。
而蘋果的討巧之處就在於,將索尼的精緻工業風和極簡現代主義融合,更有現代感、時尚感和雅緻的品味。索尼的設計很中庸耐看,而蘋果則多了一份時尚和驚豔。
設計後端:CMF(Color,Material& Finishing)再來看CMF上的設計和處理。
首先是色彩。
塑膠機身,如果做成光滑的亮色,很容易顯得廉價沒有質感。因此當時都採用啞光的質感、親膚的手感。
而iPhone4則顯得光澤亮麗,用現在的詞就是“blingbling地閃”。
純粹的黑與白,經過高透光的玻璃,散發出鋼琴烤漆般的質感與光澤。
而原色的不鏽鋼,則賦予了iPhone細膩而銳利的閃耀鋒芒。
讓整機即使是黑色或白色,也顯得非常亮麗時尚,毫不暗淡而老氣。
其次是材料。
玻璃和不鏽鋼,相比塑膠來的更加堅硬、冰冷而且更重,但同時也提升了質感和分量。
採用高階廚電、電腦電視的材料,才有真正的消費電子產品的樣子,以往的手機顯得像是廉價的塑膠玩具。
最後是工藝處理。
蘋果一直都在追求一體化,雖然iPhone4可能算是iPhone歷史上最不一體的一代。
但正是這種玻璃+金屬的三明治結構,有著更豐富的層次感和對稱美。
前後對稱的一整塊玻璃,採用了突出於中框的三明治結構,把它平放過來,上下通透的玻璃,將精緻的不鏽鋼帶夾在中間,營造出一種懸浮美學。iPhone4 keynote.095.jpeg
而這,實際上就是堅果Pro3所宣稱的懸浮螢幕設計。
每一處開孔,都能讓你看到更深一層的精緻。
總結:熟悉的感覺回來了2010年,塑膠手機時代,蘋果用煥然一新的iPhone4 大放異彩。
2020年,5G時代來臨,蘋果再次用煥然一新而重回起點的形態設計,開啟5G iPhone時代。
最開始的iPhone一代、iPhone3G、3GS,像是初次露面的孩子,謹小慎微,圓潤而不敢冒犯。
當前兩代有了一定成績,iPhone4、iPhone5,像是意氣風發的少年,稜角分明、鋒芒畢露。
而iPhone6開始,蘋果像是厭倦風流後的成熟中年,圓滑世故,討巧社會,但不妨礙它混的如魚得水、事業高升。
但,時間最磨人,長期在舒適區也會變得厭倦無聊,七年後的iPhone,就像家庭事業雙豐收的不惑中年,開始不滿現狀,重拾舊愛,開始重新釋放出年輕時的魅力。
10年之後,重新回到原點,重新出發。
這不管是對於個人還是企業,都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決心。
而蘋果,再次讓我們看到了它散發出的那種喬布斯式的令人敬佩的魄力和魅力。iPhone4 keynote.118.jpeg
2020年的蘋果,在庫克領導近10年之後,開始從軟體到硬體的全面革新和統一,我不知道從設計或商業上是否有悖於喬布斯的願景,但不可否認的是,我真的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興奮和期待,這種期待,來自iPhone12,來自iOS14,來自Big Sur,來自MacBook產品線的大更新,來自5G時代蘋果對AR的佈局,更來自於全線價格的放低、產品力的提升。
期待接下來的iPhone12,因為不僅僅是iPhone的,也是整個手機行業的,久違的新鮮感和全新的設計風格。iPhone4 keynote.11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