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我在標題寫著「穿越時空的設計」並不只是 Yamaha A-S1200 如同 1970 年代功放的復古 造型,很有意思的是 A-S1200 的功率放大電路結構就像是把 1950 年代「Circlotron」真空管 平衡放大電路改成「MOSFET 版本」,結合了經典設計、新世代元件與精良製作,讓這部「甲乙類晶體機」聽起來幾乎就像是優質的甲類晶體機或真空管功放,展現出極佳的音樂性,音色溫暖豐潤且質感細膩。

設計非常複雜的電路向來是日系廠家的強項,Yamaha 就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他們很 擅長製作結構非常複雜的環繞功放、開發流媒體功放也毫無問題,Yamaha 已經出品多款流 媒體綜合功放,但是清一色都是平價機種,Yamaha 很清楚 Hi-Fi 音響的最高價值不是功 能、 而是音質,他們認為注重音質的最根本條件是「寂靜」,因此他家的高階綜合功放全數都是 「純模擬」機種,讓音訊訊號完全不會受到數字噪聲汙染。

近期 Yamaha 一口氣推出三款高階綜合功放:A-S3200、A-S2200 與 A-S1200,本篇主角 AS1200 是三者中價格最便宜的一 款,與兩部上級機種相較,本機沒有配備平衡輸入端子,額定輸出功率和 S-2200 相同、每 聲道 90 瓦(8 奧姆負載、2 聲道同時驅動),儘管 A-S1200 輸出 功率賬面數字看似平凡,但 絕對是「真材實料」:它重達 22 公斤、大約相當於兩部環繞功放的重量。

不僅充分對應黑膠唱盤,還能結合多聲道音響系統

A-S1200 是「純模擬」機種、必然很重視模擬音源的對應,它內建「完整的」唱頭放大電路、包括 MC 唱頭放大電路與 Phono EQ,所以它能對應配備 MM/MC 唱頭的黑膠唱盤。除了「重視傳統」之外,Yamaha 還考慮到新世代玩家的需求,A-S1200 的機背配備了 MAIN IN(後級輸入)端子、可以搭配音源選擇切換的 MAIN DIRECT(後級直入)使用,因此它能搭配環繞功放,在多聲道使用狀態下作為「驅動左右聲道喇叭的後級」:例如 Yamaha 的 旗艦環繞功放 RX-A3080 是內建 9 聲道功放的 9.2聲道環繞功放、前級輸出(前級處理聲道數)有 11.2 聲道,在左右聲道前級輸出加接 A-S1200的情況下、就能將原本系統輸出的總聲道數從 9.2 聲道提高為 11.2 聲道、能夠讓 7.2.4 聲道喇叭同時發聲,並且可以把「重視音質」的 二聲道音響系統與「重視音效」的多聲道系統結合成一套系統、共享一對左右聲道喇叭。

▲A-S1200 的端子配置有三個特色:它有完整的唱放電路,PHONO 能對應配備 MM 與 MC 唱頭的黑膠唱盤;每聲道喇叭輸出端子有 A、B 兩組,若用家想玩 Bi-Wire、A-S1200 會比其他功放更容易接線;第三是「MAIN IN」不用設定、只要把INPUT 選在 MAIN DIRECT 就能讓環繞功放前方左右聲道(FL/FR)的前級輸出(PRE OUT)從 A-S1200 的 MAIN IN 端子直入功放電路,讓 A-S1200 在多聲道使用狀態下成為驅動左右聲道喇叭的二聲道後級。

貫徹機械接地概念

Yamaha 為新世代高階綜合功放設定了三個在音樂表現方面的目標:「律動」、「情感」與「開放性」,這些都不是宣傳用的說法,而是在原廠設定這三個目標之後、 以硬體設計與 製作具體實踐。Yamaha 所謂的律動(Groove)是希望帶給用家猶如親臨現場 「面對演奏者」的真實感,A-S1200 具體的作法是:採取左右對稱的電路配置、把重量最重 的電源變壓 器與濾波電容安置在中央、達到理想的重心平衡,機體的上方與下方都有堅實 的樑柱結構加強剛性,功放電路、變壓器與電源電路底部的螺栓穩固焊接在底盤的支撐結構, 底盤再加上銀色外觀的鑄鐵腳,Yamaha 就是以這一連串的作法貫徹機械接地概念、徹底排 除振動對聲音訊號的負面影響。

▲音響玩家們多少知道振動對音質的影響,但是音響器材作抑振往往都是在「看不見的地方」默默下功夫。在本機內部上方有一個頂住箱體前後的框架,它能加強箱體結構的剛性、降低頂板中央的振動。

▲A-S1200 機內的底部也和多數功放很不一樣,變壓器有底板、在它與功放電路下方還有底座結構,這同樣是為了降低 振動所做的處理.

▲您有看過做抑振連濾波電容都不放過的嗎?Yamaha 在四枚大型濾波電容之間還特別黏上高密度海綿吸收振動,這塊電路板旁邊還有金屬框架。

▲在 A-S1200 下方還裝了 4 枚銀色外觀的鑄鐵避振腳

實現「情感」與「開放性」的具體作法

在「情感」的相關製作方面,Yamaha 不但為 A-S1200配備透著黃色燈光的指標表與典雅精 致的外型,以 1970 年代的外觀風格營造出懷舊、舒適聆聽音樂的氛圍,並且與上一代機種 (A-S1100)相比還有重大改變,把主電源從 EI 變壓器更換為漏磁更低(釋放噪聲更小)、 供電速度更快、電流更足的大容量環形變壓器,顯然是想要以更高的能量與聲音重量感來表 現音樂的情感。

▲本機顯然是注重高電流輸出能力的設計:每聲道 90 瓦額定功率卻裝了 625 VA 的環形變壓器(BANDO 制)。

至於 Yamaha 所謂的「開放性」則是指聲音清澈純粹的程度「即使是很小的聲音也能傳遞到 很遠的地方」,也就是音響玩家所說「微小聲響的穿透力」,具體的作法包括降低接地迴路 的 阻抗,功放電路板的銅箔厚度加厚為 50μm 以減少訊號損失,機內喇叭線的銅導體口徑為 2mm、喇叭端子則以實心黃銅削制而成。

三並聯音控、浮動平衡設計與強壯的電源

A-S1200 的電路設計相當獨特,它採取「單端輸入、平衡輸出」的結構。在前級電路方面,它如同許多日系功放考慮到玩家的實際需求,具備高、低音調整功能,但講究音質的玩家卻又認為調整高低音的 Tone Control 電路會影響音質。為了同時滿足上述兩種玩家不同的要求,Yamaha 採取相當獨特的作法:他們與 JRC 合作開發音控晶片、為 A-S1200 製作「三並聯 Tone Control 與音量控制電路」,在使用高低音調整時音訊會透過 Bass、Treble 調整電路,在 Bass、Treble 旋鈕歸零(居中)的狀態下,音訊則是走另一條「直通」路徑、僅作音量控制與高電平放大,相當於「Tone Defeat」的狀態。

▲這是本機前級電路的核心部分,包括高低音調整、音量控制與高電平放大,MM/MC PHONO 電路板則是在它的下方。很多日本年長的玩家還是會習慣使用高低音調整(Bass / Treble)、注重音質的玩家卻希望聲音透過的電路愈簡潔 愈好,Yamaha 則為本機制作「三並聯電路」同時滿足這兩種玩家,想調整高低音或想「直通」就讓玩家自由選擇。

在後級部分,A-S1200 比照上位機種(A-S2200、A-S3200)採用 Yamaha 獲得專利的 MOSFET「浮動平衡功放電路」,我記得大約是在 2007 年左右,Yamaha 有鑑於各級放大電 路的接地電位差會導致噪聲(訊噪比劣化),因此獨立開發採取「浮動接地」的放大電路設 計、讓各級放大電路的接地電位「互相脫離關係」。A-S1200 的前級已經盡力最佳化接地迴路、使地電位儘可能相近,到了後級則是把單端音訊轉換成平衡,左右聲道各自把單端音訊 轉換成「正相」與「反相」對稱的訊號之後,個別用單端的 MOSFET 輸出電路(都是用 NChannel MOSFETSanken MLE20)分別連線「+」與「-」喇叭端子驅動喇叭,功放電路的 輸出級(包含供電的電源電路)都是沒有接地(浮動接地)的電路型態,這種作法與 1950 年 代 Circlotron 真空管平衡放大電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很有意思的是 Yamaha 選用 MOSFET 作 為功率元件,與典型的 BJT(雙極性電晶體)相比、MOSFET 的聲音性格也與真空管比較接近。 從「火力配備」來看,本機輸出級使用的 MOSFET 有 20 安培的電流輸出能力(瞬間最大電流 輸出可達 80 安培),環形變壓器供電能力 625 VA 足足是兩聲道額定輸出功率的三倍以上(即 使甲乙類的電能效率只有 50%、它仍有很大的電源餘裕),功放電路電源使用 4 枚 Yamaha 向Nichicon 特別訂製的 18,000μF/63V 濾波電容,相當大的濾波容量、足以確保本機在高輸出狀態下的安定性。

▲在功放電路板上還用「銅條」作為輸出級大功率 MOSFET 與電源的連線(請看四枚電容的後方位置),這麼做可以降低輸出阻抗、加強電流輸出能力。

穩重厚實的低頻、聽起來像是大功率功放

本次評測我選用的主要參考音源是 Mytek Brooklyn Bridge,為了考驗本機的驅動力,我選 擇4Pioneer S-1EX 落地喇叭與它搭配。在調整好喇叭擺位之後剛開始坐下來聽,A-S1200 給 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安靜」,除非故意停止音樂播放、把音量轉得非常大,否則很難聽得 到雜音(嘶聲)。 接下來我把音量開得相當大、播放饒舌與搖滾樂,我可以肯定告訴各位,AS1200 的低頻力度與駕馭喇叭的能力很難從「規格」去想象:電子樂器、腳踩大鼓與 DoubleBass 的撥奏顯得肉感十足、且收放之間清晰而很有速度(控制力極佳),即使轉大音量仍能以飽滿厚實、 很有重量的聲底維持著三頻的均衡性(完全沒有低音變薄、高音前衝的白熱化狀況),開大 音量就像是把聆聽者更拉近舞臺,以充沛的能量與動態帶給聆聽者更強烈的沈浸感、感受到 舞臺上熱力十足有血有肉的演出,若要讓玩家只憑聽感猜測、可能會以為它是一部額定功率 150 至 200 瓦的功放。

以高解析度、層次豐富的中頻展現樂音的真實度與美感

儘管用本機「大聲聽流行音樂」很過癮,但我認為用 A-S1200 聽古典音樂更引人入勝,我曾經在 Yamaha 日本總公司(浜松)的試聽室聽過當時的音響系統,他們播放音樂的音量是很自然舒適的(就像在音樂廳座席聽到舞臺上自然樂器的發聲),所以這回我也比照辦理,儘管這樣的音量對發燒友而言是相對偏低的,但 A-S1200 卻仍能在這樣條件下以「寂靜的背景」讓微小的聲響也能自然地「破空而出」,而且完全沒有必要開大音量就能讓我感受到交響樂團的規模與重量感,聲音溫潤成熟而大器,中頻與高音非常甜美且帶有充分的光澤感,在音壓比較收斂的狀態下,聆聽者更容易專注在聲音純度與質地的細膩程度。 乍聽之下,A-S1200 的聽感是溫暖而濃郁的(高密度的聲音),定神細聽就會馬上察覺它沒 這麼簡單:交響樂的內聲部、絃樂的和聲顯得複雜且很有層次,它的「高解析特性」並不是 以清亮的高音來表現,而是很明顯地表現在中低頻、中頻與中高頻「以中頻為核心」的頻 段,質地非常細膩的高解析中頻使多數樂器的音色顯得更為真實而優美,歌者的演唱也顯得更「肉聲」、更富有感情。

最佳推薦

如果要我以最簡短的文字向各位表達 A-S1200 的聲音特質,我會說它「聽起來與優質的甲類 MOSFET 晶體機或真空管功放相當神似」,韻味十足、充分展現自然樂器音色真實的美 感, 在十萬元左右的價位帶很難找到電晶體綜合功放的「音樂性」能作到與 A-S1200 相同 的水 平,並且在「音響性」方面,A-S1200 的寬頻響應特性、優異的驅動力與控制力能滿足 多數 音響玩家對於 Hi-Res 音樂播放的要求。以聲音表現與硬體製作水平而論,若 A-S1200 掛 著 歐美系品牌就算開價 15 萬臺幣也對得起價格,Yamaha 擅長「以量制價」,所以才會讓這 部 製作精良的「重量級」綜合功放只賣八萬元,以它物超所值的程度,我認為 A-S1200 應 該 獲得我們的最佳推薦。

重要特點:

造型復古、配備指標型 Level Meter

極度注重抑振、徹底執行「機械接地」概念

配備鑄鐵製作的抑振腳

應用 Yamaha 專利技術「MOSFET 輸出浮動平衡功放電路」

以低阻抗的電路板設計與機內線降低音訊傳輸損失

配備大型環形電源變壓器

獨特的「三並聯音控」電路 具備「直入後級」功能、可結合多聲道系統

規格

●型式:綜合功放

●訊噪比:110 dB(一般)、96 dB(MM 唱頭輸入)、90 dB(MC 唱頭輸入)

●額定功率(20Hz~20kHz, 0.07%THD 二聲道同時驅動):90W + 90W(8 歐姆)、150W + 150W(4 歐姆)

●動態功率(IHF):105W + 105W(8 歐姆)、135W + 135W(6 歐姆)、190W + 190W(4 歐姆)、220W + 220W(2 歐姆)

●阻尼因子:250 以 上(8 歐姆)

●頻率響應:5Hz~100kHz(+0,-3dB)、20Hz~20kHz(+0,-0.3dB)

●總諧 波失真(CD 輸入 8 歐姆負載 50 瓦輸出):0.035%

●音訊輸入:二聲道模擬(RCA)×6(含 PHONO 與 MAIN IN)

●輸出:二聲道模擬(RCA)×2、耳機×1、喇叭輸出×2

●尺寸(寬× 高×深):435×157×463mm

●重量:22.0 公斤

15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EaseUS RecExperts formac螢幕錄影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