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不止一次在我的文章、報道中提及過,我個人對於敢於嘗試開發頭戴耳機的國產品牌一直是心存敬畏的,不論是從所需的技術實力也好,每一個零部件的高昂開發成本也好,以及對於品牌方在聲音修養方面的積累也好,開發頭戴式產品所需經歷的考驗,遠遠高於隨身攜帶的小耳。說白了,這種不懂什麼時候能看見回本的投入,不論是精力還是金錢,都不是一般的廠家敢去挑戰的。在2020年農曆年的年末,我花了大量的精力去撰寫這一篇來自國產廠家小不點的全新、也是他們第一副頭戴式耳機產品。
這副耳機的名字叫GYFU,老實講我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真的挺頭大的,它既不是一個完整的單詞,也並不能夠很通暢的地去讀出來它的每一個字母,所以從傳播性的角度來講還挺吃虧的。這款耳機的最大亮點之一在於它的三單元同軸式架構,同時也擁有非常優秀的做工和設計感。對於小不點這個品牌,它在臺式產品的專業背景以及其他方面我在這裡就不多介紹了,咱們這篇文章就產品論產品。
老樣子,廢話不多的開箱環節
不得不提一下的是,頭戴式耳機的開箱細節設計以及儀式感方面可能並不見得像耳塞那樣,有那麼多精緻小巧的配件可以去搭配,但要真的論“排場”的話,頭戴耳機的包裝在大氣程度上真的不是耳塞產品可以比擬的,本文主人公也是。
(圖為售價1200元的升級線)
拆開包裝後能看到一個非常大的香桃花心木收納盒,上面定製了產品的logo以及一些slogan,細節做得很到位,同時木盒的配色也與爾基本體的斑馬木的顏色相得益彰。原配線的插頭在購買時可選,和耳機本體連線的部分是通用性較高的3.5mm插口,其實原線也足夠有料聲優了,但他們官方所推出的兩根升級線,分別是450元和1200元,如果各位預算充足的話我還是非常推薦入手的,能看出來是經過官方精心搭配的,除了線體硬一些沒什麼槽點。接外掛部分設計的挺漂亮、金屬質感強烈,甚至美觀度高於了實用性,比如,我的紅木書桌已經被這玩意兒的分線器磕碰出了好幾個口子來了。
耳機本體的部分除了轉軸以外,幾乎沒有什麼金屬件,整體的重量還是非常輕的,佩戴方面即便對於我這種頭大+招風耳人來說也有著非常良好的舒適度,它的舒適度並不是透過重力分配什麼的去實現的,而是單純的因為輕、以及耳罩的部分足夠柔軟。關於耳機頭梁伸縮的處理算是有一個槽點,拉伸它的第一下所需要觸發的力量比較大,但是一旦觸發了以後,會讓你收不住力、一下子拉到最大或者最小,在微調方面的手感做的並不是很好。
至於耳機整體的設計與美感方面的好壞我就不做評價了,各位反正就著圖片自己體會一下就好。我也一直認為好的設計是不用去刻意解說的,畢竟能直觀感受到美感的話,說明本身已經是成功的設計。GYFU的整體外形在我看來,是中庸之下也帶著一絲沉穩的那種型別,你要說驚豔肯定是談不上,但總歸我認為它沒有把時下流行的木質耳機做得太顯老氣。
GYFU使用了一項在頭戴式耳機中比較冷門的結構——同軸的三動圈單元。它的主要發聲單元是一對50mm的大口徑全頻動圈單元,除此之外還有一個8毫米的高頻單元以及獨立低頻從動單元,官方宣稱目的是能夠模擬出音箱上常見的同類型三單元分頻結構。這樣的三單元結構,其中的兩顆從屬單元在功能方面與小耳塞中的圈鐵結構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非要去類比的話,那麼它或許更像是近兩年比較熱門的聲揚靜電單元,因為全頻單元的發聲會佔到整個頻響的85%~90%,而8毫米的高頻單元是從5-6KHz的頻率才開始進入工作,低頻單元則是去模擬音響中的導氣共鳴腔體和紙盆低頻單元。所以,真正的主心骨依然是50mm的這個主單元,額外的高低頻單元,它們的作用並不是主單元“取長補短”,而更應該稱得上是“相得益彰”,起到了對素質與聽感的雙重增益作用,而且在實際的試聽過程中,並沒有感覺到銜接方面的違和感。
當然啦,我這個人一般不對廠家所提供的基礎資料做過多深入的解讀,一直是秉持著耳朵收貨的原則,即便是也許GYFU的高低頻有有著諸多的優點,我個人也並不能以“聽”來判斷出他們是否來自於這兩顆額外的同軸單元,對聲音的評價依然是從整體出發的。如果你認為GYFU所搭載的同軸動圈技術是噱頭,我這裡不反駁,就是四個字,“您說的對”。
兩種風格
GYFU的單元有一個8度的傾角,而品牌方在給它設計耳罩的時候也配套搭載了一對有8度傾角的調音耳罩,在使用的時候直接轉動耳罩180度,就可以在兩種音色模式之間切換。其中一種模式下的聲音比較均衡,聲場會更大,能量分佈也相對均勻一些,另一種模式偏向於中頻,本身人聲結像會變大、也更靠前一些,總體會更加傾向於流行和小編制的演繹。
下文中的聲音描述和搭配,以均衡模式下的聲音為參考,線材方面主要基於450元的版本的升級線,也是我認為GYFU價效比最高的聲音搭配,原線的聲音雖然密度和解析力依然搶眼,但在中頻蓬鬆度和橫向聲場方面會有不同程度的削弱。
GYFU的阻抗為32歐 ,靈敏度105db,32歐這個阻抗其實是絕大部分隨身播放器一個最佳指標的負載,所以如果你手頭並沒有臺機的話,那麼其實在一些隨身播放器上,GYFU也是可以去搭一下的,包括類似藍蜻蜓或者樂彼W2這種推力大、素質高的小尾巴。在旗艦級播放器中,無論是開啟了大耳模式的飛傲M15、樂圖的墨菊,凱音的N8,都可以算作是一個不錯的搭配,甚至能夠媲美低端臺機的表現。而使用常規的隨身播放器去驅動時,儘管不同播放器都有著各自的搭配缺陷,但是GYFU自身的素質都是非常穩定的,它的基調也不會輕易地被改變——寬鬆且細膩流暢的高素質聲底。作為頭戴式動圈來說,如果想要體會它的全部實力,我個人建議你暫時忘掉“好推”這個標籤,把自己擁有的最好的前端拿出來推它。
在我開頭所提到過的國產品牌去研發頭戴式耳機會碰到的困難時,我個人認為最大的難度還是在於,沒有一定聲音修養和調音積累的品牌,根本不可能去打造出一支優秀的大耳作品。要知道,玩臺式系統的這幫使用者,他們的聽音經驗也好、判斷力也好也好,其總體的鑑賞能力並不是隨身玩家所能夠企及的,或者說臺式系統玩家的平均HIFI知識積累以及聽音觀的完善程度必然是遠遠高於廣大隨身玩家。這裡我也不怕得罪人,畢竟我自己本身也是一個平時更偏向於使用隨身器材的使用者,所以我往往並不敢對頭戴式耳機去下比較絕對的結論。但也正因如此,如果頭戴式耳機的品牌方不對這些使用者心存敬畏,以為他們好糊弄從而保有僥倖心理的話一定是不會有好下場的,畢竟什麼時候咱們聽說過頭戴式耳機也能割韭菜了(爽哥除外)?
同樣的,在頭戴式耳機的領域中,單純的去堆料、對素質,必然是很難讓人買賬的,而GYFU在開聲時給我的感覺是,“潤素質細無聲”。
比如它的密度很高,但是底子卻極為寬鬆,聽起來不會有什麼壓迫感,以及得益於開放式的結構,這種低壓迫感不僅是聽感上的,也是物理耳壓方面的;再比如它的高頻非常的細膩華麗,有著堪稱漂亮的精緻結像和泛音表現,但對亮度的表達比較剋制,也很少在搭配過程中出現過量或者失控的情況;比如它的人聲富有韻味,有點像是相對剋制一些的歌德的感覺,但它的均衡模式下,人聲的結像形體感適中、口型合理,不論是聽CD還是聽現場都有著非常平衡的表現;再比如它的解析力在兩到三千價位,絕對堪稱驚豔,有著豐富的弱音細節,但是它的顆粒感細膩、解析力強弱有致,閉上眼每一個細節都會自然地消散在空氣裡,而不會給你有灌耳的感覺。我甚至有點擔心這樣子的素質呈現方式,線上下試聽中會有一些吃虧,它的抓耳不是靠著能量感、密度或者音染之類的,如果一個使用者能喜歡上這副耳機,這個喜歡或許會是一個慢熱的過程,但聽久了以後,這種感覺極為安逸。
它雖然不是一個旗艦級別的東西,但是對於大部分曲風來說,我在用GYFU去聽的時候,已經不會再去糾結素質的細節是否完全到位了,也再次讓我感嘆目前這個價位國產耳機的可怕之處。之前兩副讓我有這樣感覺的分別是聲迪的黑美人以及和聲力的宙斯,而GYFU在另一個維度上也讓我對它有了頗高的評價。拿黑美人來說,它作為平板頭戴,當年上市的時候是這個價位極為罕見的高解析力、高密度,以及又擁有較良好的前端適配能力的平板耳機,在3999個價位,你幾乎找不到比它更好的選擇,而和聲力的宙斯在應對絕大部分的流行曲目以及小編制曲目時,他的越級能力甚至能達到自身兩倍或者三倍價格的產品的程度。
而GYFU的素質,我個人認為和黑美人相比,沒有顯現出它們價位上的差距,而在總體的雜食度、以及大編制的空間塑造方面,它是明顯要比宙斯好一截的,以及我個人也更喜歡GYFU在人聲方面的染色。相比之下,宙斯的音色更像拜亞動力,中正、直白、潤澤,中頻能量感更集中,骨架更穩定,GYFU的音色更像是介於AKG和歌德之間的感覺,聲音相對輕盈,飄逸活潑,樂感更加靈動,比宙斯的空間感更好、兩端延展也拉得更開一些。
我過去曾經聽過好幾個版本的GYFU工程機,其中第一次是在年中上海展的時候,GYFU的寬鬆及韻味感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那個時候的低頻結像會有著明顯的缺陷,下潛比較平面,而且結像位置有和中頻混起來的感覺。包括當我後面再次聽到他的工程機時,這種問題雖然在逐步解被改進,但依然沒有做的足夠完善。當時他們的負責人告訴我說,這個問題已經盡到了最大的努力去糾正了,言下之意其實透露著一種好像他們已經盡力、但最終依然無計可施的感覺。但沒想到正式版的產品在開聲的時候,這個低頻的問題已經改善完畢,同時它的總體聲場表現也有了可聞的進步。
GYFU擁有我心目中理想的聲場形態——結像位置稍稍靠上、頭部空間舒展,縱深和橫向規模沒有顧此失彼,形成了一個完整球形的舞臺感。同時,改造完畢後的低頻,在均衡模式下的表現,下潛是非常充沛的,回彈的行程完整、但又不失速度感。既沒有用“拖沓”的方式去營造氛圍,也沒有砍掉一部分殘響去營造出瞬態乾淨利落的感覺,總體是一種非常健康耐聽、且細節豐富的低頻表現。而它的低頻下潛在人聲模式下會有所減少,音色聽起來會比均衡模式下稍稍硬一些,同理,此時的聲場和高頻都有一定程度的衰減,會更加註重中頻的表現。
GYFU的人聲在我看來是這種型別的耳機中非常難得的存在,因為它的底子透明度很高,同時又並沒有把音染做得很過分,耳機雖然基調偏暖,但是它的暖也並不能稱得上是“熱情”,在這個基礎之下想要把人聲的韻味做好是非常困難的。
GYFU均衡模式下的人聲距離不算近,但做到了醇厚細膩、細節豐富,且齒音控制良好,除了極少數live現場以外,不會有明顯的刺耳感。它讓我回憶起來當年第一次聽歌德RS1e的感覺,GYFU的人聲在我看來是非常全能且百搭的,但這種百搭不是直白、也不是像GR10那樣男女聲的染色都往同一個方向靠齊。因為我心目中這個世界上應該是不存在人聲適應性完美的耳機的,總會有一定自己的偏向,很多時候,一副耳機兼顧到了抒情類的華語流行,就不能夠很好的兼顧活潑靚麗的acg女聲;兼顧了Jessie J這樣的成熟狂野,就不能兼顧鄧麗君這樣的似水柔情;兼顧了徐佳瑩這樣子的甜美清麗,就不能兼顧細川綾子這樣子的知性浪漫。但目前聽下來,GYFU的人聲適應面是極廣的,非要去劃個界限的話,它演繹抒情類的女聲尤為毒人,人聲氣息的尾音部分帶有少許恰到好處的味精,迷人又不發膩。我喜歡用它的人聲模式去聽CD,均衡模式去聽Live現場,最大限度發揮它的音色優勢。
關於搭配
如果你本身就喜歡GYFU這種略帶暖意的寬鬆音色,那麼類似凱音N8這樣的旗艦級國磚會最大幅度地強化它的優勢,更別談近期勢頭火熱的C9了,即便是電晶體模式也足夠帶來讓人聲愛好者沉淪的潤澤感;包括德森瑞的H1,在平衡口的驅動下也能夠推出接近桌上型電腦那樣的聲場規模的同時帶來極好的細膩度。而如果你希望整體更加中性、器樂的表現更加“勁”一些,當紅炸子雞iFi大菠蘿當仁不讓,能夠進一步強化GYFU的聲場和大動態表現,同理,旗艦播放器中的墨菊也會是不錯的選擇,但代價是會一定程度上削弱GYFU的韻味,聲音更加直白、現代一些,目前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曠世CMA12驅動下的那種類似歌德家的音染、難沒有熱情到那麼“上頭”的感覺。
GYFU目前是我心目中2-3K價位綜合聲音素質最好、曲風適應面最廣的頭戴式耳機,而且表達出了獨特的聲音個性和剋制又可聞的中頻音染,並不是無腦堆料或者走所謂的“素質流”路線的產品,得益於它在泛流行人聲和大編制/OST方面的雙管齊下,這段時間它已經暫時替代宙斯成為了我的主力頭戴裝置。作為小不點的第一款頭戴式產品,它的表現足夠有誠意,加上2899元的價格,能不能成為爆款我說不準,但在我心目中已經達到了“超價效比”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