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是一篇很敏感的文章
在某為禁令這件事正式實施之後,諸多社交平臺上就冒出不少以“買手機我是買國產還是蘋果”為主題的討論。而大家的態度也在時間流轉的同時逐漸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現象,支援買國產品牌的認為“自家的孩子再不懂事也是自己的!”,而選擇蘋果手機的人回擊的也是句句誅心,“熊孩子颳了別人的豪車怎麼辦?”。是啊,颳了別人的豪車怎麼辦?這又是一個源自內心深處的靈魂拷問!但我想說,原本簡簡單單的一件事為什麼要用一個極端的態度去審視呢?
我並不是來充好人的,而是我透過對主流社交平臺以及手機行業的生態圈的長期關注發現,蘋果手機從某些層面上來說,真的比國產手機來的優秀!先不要急著喝倒彩,且聽我慢慢道來!
手機“價效比”的由來凡事都具有兩面性,手機作為用品本不該分什麼三六九等,可以滿足使用需求足矣,但是為什麼一個小小的手機卻能引起這麼大的爭議?我思緒良久之後最終得到了答案,那就是價值觀!我從社交媒體上採集了不少使用者的言論進行比對,我發現用蘋果手機的人看事往往要比用國產手機的人看得透徹清晰!就比如國產品牌手機推崇的“價效比”來說吧,一分錢一分貨這個道理我想沒有人不清楚,但是國產手機為什麼可以做到“價效比”呢?
對啊,他們怎麼做到的呢?我們來看一張圖,為了避嫌我將機構名稱擦掉了,大家看內容即可。我猜測大多數的人在購買手機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太在乎售價,而是在乎物有所值。但是各大品牌手機廠商不僅給你要的物有所值還可以做到更實惠,你覺得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或許,降低售價可以增加競爭力,但若是一時採用這種方式還可以理解,但是從智慧手機行業發展至今還在延續"價效比策略",不覺得有貓膩嗎?這就是所謂的"價效比"!
無孔不入的手機廣告按照現在的技術水平,杜絕手機廣告應該不是很複雜的問題吧?但是這手機廣告仍是一副無孔不入的姿態堅強地活在每個人的手機中。其中在國產手機上更是明顯,小到手機的鎖屏,自帶App的開始頁面,大到整個第三方應用市場,可以說只要是App基本都離不開廣告的身影。為什麼手機廠商願意把廣告引入到手機中呢?原因很簡單,這都是白花花的銀子!舉例說明,2019年小米靠“網際網路服務”業務創收198.42億,OPPO跟vivo雖然沒有對外公開相關資料,但是一位業內人士在媒體中表露過,這兩家2020年僅效果類廣告就能分別創造百億級別的收入,而某為還為此專門研究了一套演算法,在廣告界更受青睞。
你或許覺得花2000買到了3000的手機是聰明,或者覺得去某銷售點別人給了你巨大的讓利是面子,但賠本的買賣誰會做?我們用多方打聽到的訊息來舉例,使用者在應用商店成功下載一個App,廣告主就要支付手機廠商2塊錢,而且這還是底價!一個靜態畫面App啟動頁面廣告,展示給1000人看,手機廠商會獲得大約200塊,更牛的某手機廠商,一天就可以掙1700萬!這裡還不得不提一下的是Wit Display分析師曾表示,所謂的“網際網路服務”,其實主要就是遊戲收入和廣告收入。
手機or使用者,到底誰是工具?很多人認為手機只是一個工具,但是凡是涉及到手機的爭論的時候總是能看見他的身影。雖然看他們的言論頭頭是道,各種引數以及品牌企業的黑料甚至某某手機品牌的發展史他都可以如數家珍,但是我覺得他們並沒有看到真正的話題點!爭得真的是手機與手機之間的孰優孰劣嗎?就像在某為禁令正式生效的那個節點左右,我聽到的最多的言論便是,使用蘋果手機且不願意買國產手機的人就是“跪”久了站不起來。
但是我想問,你能確定屬於工具的是手機而不是你嗎?作為一個從iPhone4使用到iPhone12Promax的我也曾問過自己,國產手機不行嗎?為什麼換機的時候不考慮國產手機?直到有了今天這個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上面的資料羅列在我的眼前的時候,我明白了!原來國產手機並不是不行,而是國產手機的背後才是問題所在,國產手機的背後是什麼?礙於篇幅以及法律法規我不能明說,但我可以說,雖然天下烏鴉一般黑,但蘋果手機可以讓我確定我手中使用的只是一個工具。
初心或許早就不在了在各大品牌創立之初甚至在後期的採訪中,我總能聽到"使用者就是上帝""我們要為使用者著想""我們要給行業發展做貢獻!"之類的話,但是真正做到的有幾個?這裡我不得不給蘋果點贊,都是企業,從始至終他沒有忘記給使用者預留選擇的權利。就比如手機廣告這件事,同樣是手機廣告,蘋果手機上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廣告的身影,但是對比前後兩者的廣告彈出方式以及關閉方式,還有蘋果為規範手機廣告制定的策略,無不表明蘋果的初心還在。
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蘋果始終知道自己要對抗的不是使用者,而是那些深處行業背後的人!IOS14更新帶來更嚴謹的廣告限制策略,所以Facebook紅眼了,因為他是靠這個營收的,而他為了營收採集了多少使用者的相關資料我們不曾得知,但按照國內大資料採集的能力來看定不會是小數。我們在反觀國產手機品牌廠商,小米曾試圖在MIUI12中加入虛擬ID和空白通行證來保護使用者隱私,但是現在你是否可以聽到與之相關的訊息?很少或者接近沒有,為什麼?因為App開發商需要採集你的資訊來"對症下藥"!種種跡象表明,那些所謂的仁義道德只不過是隔空畫了一張餅而已,更何況初心什麼的又不管飽是不是?
結後語:買手機選什麼牌子雖然是每個人的自由,但在我看來買蘋果才是明智的。並非崇洋媚外,也不是因為所謂的質量,而是我不想透過一款用品把自己變成用品!我想這應該也是"買手機是買國產手機還是蘋果手機"背後真正的論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