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全互聯PC打破Wintel壟斷

近半個世紀以來,X86架構都是消費級PC的基石,微軟與Intel的“Wintel”組合一度形成壟斷態勢。但過去十年間,基於ARM架構的智慧移動終端呈現爆發式增長,這也使得以高通為代表的廠商在PC產業有了打破壟斷、彎道超車的機會。

2016年,高通宣佈和微軟共同打造採用驍龍移動PC平臺的始終線上的Windows PC(Always Connected PC,簡稱ACPC)。在筆記本領域,兼具輕薄便攜、長效續航與即時網際網路連線的全互聯PC成為市場的下一個風口。

相較於傳統的膝上型電腦,基於ARM平臺的筆記本可以將智慧手機的一些優勢特性引入到PC中,帶來更好的能效表現與連線性,可以享受到“即開即用”的便利。今天來到我們評測室的是來自全互聯PC倡導者微軟的Surface Pro X,是一款超便攜的筆記本/平板二合一產品。

超纖薄二合一設計 配專業鍵盤蓋

作為一款二合一型產品,微軟Surface Pro X難免會被拿來與自家的Surface Pro比較,但其實二者還是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的。

在平板狀態下,微軟Surface Pro X輕至774g,厚度僅7.3mm,重量與Surface Pro 7差不多,但是比其8.5毫米的厚度來說薄了不少。

設計上,微軟Surface Pro X採用一體成型鋁合金金屬機身,表面經過輕微磨砂處理,觸感細膩,配合黑色外觀,整體看起來質感也很出眾。後殼下半部分為可翻轉支架,翻轉角度約165°,開啟支架可以方便的對機身進行穩固支撐。

微軟Surface Pro X延續了微軟PC家族慣用的3:2比例顯示屏,配備了一塊13英寸窄邊框PixelSense顯示屏,解析度為2880*1920,支援10點觸控,色域達sRGB100%,最高亮度450尼特,螢幕素質非常出色。

微軟Surface Pro X提供了單獨的專業鍵盤蓋附件(需單獨購買)。Surface Pro X配合Surface Pro X鍵盤蓋,即可化身一臺傳統形態的輕薄筆記本。這個鍵盤蓋時尚纖薄,背面為歐締蘭材質,內裡融合了全尺寸鍵盤以及觸控板,與一般的筆記本鍵盤無異。另外來鍵盤蓋融合了霍爾開關,關閉後即可鎖定主機,方便保護螢幕,節省電量。

實際使用感受方面,這個鍵盤的手感還是超越了一般可拆卸鍵盤的水準,鍵程比想象中的要長,回饋清晰,加上較大的按鍵間距,使用體驗比較良好,不過受限於尺寸,鍵帽面積並不大,對於手大的使用者來說需要努力適應。

其他方面,Surface Pro X在螢幕兩側配備了對稱的Dolby Audio 2W立體聲揚聲器,矩陣式遠場雙麥克風,螢幕頂部配備支援1080p全高清視訊的500萬畫素前置攝像頭,支援Windows Hello面部識別登入。另外還後置了一顆支援4k視訊的1000萬畫素自動對焦攝像頭。

擴充套件介面方面,微軟Surface Pro X提供兩個USB Type-C、1個Surface Connect 埠和Surface 鍵盤蓋埠。

充電介面比較特別,微軟Surface Pro X標配65W(20V/2A)磁吸介面充電器,可與Surface Laptop 3相容,另外也可通過USB-C介面為本機充電。

值得一提的是,微軟Surface Pro X機身後部設計了一個用卡針即可輕鬆開啟的後蓋,可以插入SIM卡,另外還可輕鬆更換內建固態硬碟。

頻率高達3.0GHz的SQ1處理器效能如何?

硬體配置方面,微軟Surface Pro X搭載了與高通聯合定製的Microsoft SQ1處理器,由於為定製產品,詳細的規格引數未對外公佈(推測應該是高通驍龍8cx移動PC平臺的特別定製版),但主頻卻高達3.0GHz,這也是PC用ARM處理器首次達到3.0GHz以上的頻率。

Microsoft SQ1採用8核心設計,整合高通驍龍X24 LTE調變解調器,最高支援LTE Cat.18、4x4 MIMO、五載波聚合,最高下行速度可達1.2Gbps,另外支援802.11ac Wi-Fi。微軟和高通也重新設計了Adreno 680 GPU,算力達到2 TeraFlops。效能方面,微軟僅表示“SQ1每瓦的效能是Surface Pro 6的3倍。”

對於SQ1 在Windows平臺的效能表現,由於如CINEBENCH R15等很多跨平臺的測試程式不能正常執行(關於應用程式相容性下節會有詳細解讀),我們使用通用的GeekBench 4 Pro應用程式進行簡單測試。

GeekBench 4 X86模式

GeekBench 4 AArch64模式

GeekBench 4提供X86與ARM64兩種執行模式,我們分別在兩種模式下運行了測試。結果表明,在AArch64模式下的效能表現還是很出色的,單核心達到3560分,多核心達到11562分,多核心成績相比X86模式(32位)高出了近71%。

GeekBench 4 主流平臺部分CPU效能對比

如果橫向來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看到SQ1的效能表現但是大幅度超越了高通驍龍850移動PC平臺,與蘋果的A12 Bionic大致相當,但與X86的Intel第八代酷睿i5 8250U相比,仍有20%以上的差距。由於各個平臺不同作業系統的執行差異,此部分的對比僅供參考。

儲存方面,微軟Surface Pro X搭載了來自海力士的M.2 2230迷你256 GB快閃記憶體。使用PCIe 3.0x4通道,通過CrystalDiskMark的測試,這塊硬碟的順序讀取速度為1921.98MB/s,順序寫入速度為721.10MB/s,4K隨機讀取速度為25.57MB/s,隨機寫入的速度為51.57MB/s,磁碟效能表現還是不錯的。

記憶體方面,微軟Surface Pro X配備8/16 GB LPDDR4x記憶體,通過AIDA64 Cache&Memory Benchmark進行測試,該機的記憶體寫入、複製速度均突破30000 MB/s大關,分別為34328 MB/s、39519 MB/s,延遲246.4ns。由於AIDA64軟體對於ARM平臺優化不足,僅能執行在32位,因此記憶體測試資料僅供參考。

PCMARK 10 Express測試

整機效能方面,我們使用PCMARK 10進行測試,同樣的,由於PCMARK 10的三種測試模式中,針對現代辦公的完整測試和EXTENDED模式需要64位支援,不能執行,我們僅運行了EXPRESS模式,最終得分為1913,並不能完全代表機器效能。

全時互聯更方便 不支援64位應用略遺憾

作為一臺全互聯PC,可以說微軟Surface Pro X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可像手機一樣,使用4G LTE蜂窩連線的便利性,隨時接入網際網路,並且提供比公共WiFi更安全私密的網路連線。

微軟Surface Pro X支援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三家運營商的4G網路,取出卡槽、插入Nano SIM卡,開機搜尋網路,整個接入方式與手機並無二致。

在Windows系統的內的手機連線選項內,我們可以設定各個應用程式的接入限制與流量管理,幫助使用者監控流量使用情況。

不過,Surface Pro X作為一臺基於ARM架構的Windows電腦來說,來自應用程式相容性方面的挑戰仍然很大。由於ARM指令集的關係,Windows 10系統並不能直接執行x86應用程式,需要通過二次編譯的方式實現,這就帶來執行效率與相容性方面的妥協。

其實早在微軟Build 2018大會期間,高通宣佈開始面向Windows 10 on ARM釋出64位程式的ARM64 SDK,允許開發人員直接為ARM64處理器編寫程式碼,以便64位ARM程式可以完全使用原生代碼,而無需藉助模擬器進行二次編譯,這樣的好處是大大提升執行效率。

但遺憾的是,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近兩年,但並沒有取得有效的進展。微軟Surface Pro X目前仍然不支援64位應用程式、不支援硬體虛擬化。雖然現在大多數Windows應用都有提供32位版本,但像Photoshop Elements等一些軟體卻僅支援64位版本,對於一些專業人士的需求,仍然略顯尷尬。

當然,現代辦公所需要的常見應用程式,微軟Surface Pro X都是可以正常執行的,包括Microsoft Office(預裝)、Chrome、Photoshop、微信、QQ、釘釘、優酷、搜狗輸入法、迅雷、WinRAR等,這些應用程式在使用中與X86平臺的並無差別,執行也比較穩定。

電池續航方面,微軟Surface Pro X配備了38.2Wh的鋰離子電池,官方標稱續航時間為13小時,結合我們的實際使用情況,滿電情況下,基本可以支撐一天的完整使用時間,包括文件編輯、圖片處理、網頁瀏覽等複合型任務。

輕商務辦公利器 Surface Pro X是一個訊號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全時線上毫無疑問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無論是基於X86架構的PC,還是基於ARM 平臺的智慧終端,打造全時線上的聯網體驗已經成為共識。

作為一款基於高通AMR移動PC平臺的二合一筆記本,微軟Surface Pro X在網路連線性方面佔有天然的優勢,但就市場來說,硬體效能與Windows on ARM的應用相容性、流量資費以及消費者的認可度仍然是亟待解決的幾個方面。

尤其是流量方面,如果沒有與電信運營商的通力合作,讓使用者像使用手機一樣安心開啟資料開關,那麼ARM平臺的網路連線優勢就失去了一大部分意義。

綜合來看,微軟Surface Pro X面對的使用者群體並不是效能級使用者,作為一臺超輕薄便攜的全互聯“驍龍本”,在保證日常應用流暢度的基礎上,ARM架構優勢所帶來的超長續航和隨時聯網的屬性為其增色不少,這些特性對於那些需要隨時線上,持續保持生產力響應的輕商務辦公人士、娛樂為主的使用者來說,滿足了移動場景下對於續航和聯網的雙重需求,相比傳統筆記本更加的適用。

最後我們再來談下價格,Surface Pro X提供四個配置8GB/128、8GB/256GB、16GB/256GB、16GB/512GB,售價分別為8488、9988、11988、13988元,還是略貴的,不過Surface系列硬體向來不便宜,考慮到整機的品質與全互聯特性,在Surface Pro X與Surface Pro、Surface Laptop等產品之間如何取捨就看消費者的個人需求了。

但作為全互聯PC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微軟推出基於ARM平臺的筆記本,這本身就是一種訊號,勢必會對行業產生積極的促進,相信未來Windows on ARM的生態將會愈加完善,與X86分庭抗禮。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OPPO Find X2圖賞:深藍色的深海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