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蘋果、三星等廠商相繼取消附送充電器,各配件廠商陸續推出了相應的充電配件,尤其是高功率的快充。不過,大功率充電技術逐漸普及,隨之而來的就是充電器體積越來越大,導致其便攜度大大降低。意識到這個問題後,不少廠商也在不斷革新,維持大功率的同時又努力縮減充電器體積。
那麼,充電器真的能夠實現“體積更小、充電更快”嗎?這樣的第三方快充能否放心使用?今天我特地拿來綠聯最新推出的「小金剛」迷你20W充電頭,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真實表現吧!#充電器#
一、開箱體驗可以看到,它的包裝很簡單,採用白色簡約的設計,正面印有產品的外觀圖,下方寫著“迷你快速充電器20W”,還印有“摺疊”“20W”“不傷機”三個標識。
盒子背面印有清晰的技術規格引數,按標示來看,充電器可以輸出5V、9V、12V三種電壓檔,最大輸出功率為20W。
開啟包裝盒,可以看到充電頭果然是小巧可愛,機身表面光滑潔白,整個看起來就像一塊方糖。
充電頭的輸出端是USB Type-C介面,搭配一根USB-C轉閃電口的充電線就能給iPhone充電。如果是Type-c介面的安卓手機,那麼搭配一根雙Type-C介面的充電線,也就可以使用了。
充電頭的插腳採用了可摺疊式設計,平時不用時可以將插腳收起來,防止劃到其他東西。雖然市面上也有一些小體積的PD充電器,但是能做到這麼小又是可摺疊的就很少了,對工藝的要求更高。
拿在手上比想象中還要輕,這是因為外殼採用了能防火阻燃的PC材質,這種材質重量更輕。而且表面經過亮面烤漆和磨砂工藝結合的處理,有一種光亮感,整體觀感和手感都很不錯。
經過測量,長度不到3.5cm,寬度和高度都是3cm。
以下是「小金剛」和「蘋果原裝5W充電頭」的對比,體積比蘋果5W充電頭略大一點,不過小金剛的邊角做了圓弧收邊的處理,整體更圓滑,拿著不會有割手的感覺。
二、充電測試據官方介紹,「小金剛」支援PD2.0、PD3.0等多種協議,首先我拿了一部華為P40 Pro來檢驗一下。#安卓#
手機的介面是Type-C口,搭配一根雙Type-C口的充電線,充了10分鐘電,最高功率接近20W,過程中沒有發現手機、充電頭髮熱或螢幕出現彈窗的狀況。可見,這個快充頭也是適用於安卓機的。
當然,「小金剛」主要是針對iPhone 12設計的,接下來就用iPhone 12來測試它的充電效果。#iPhone# #iPhone12#
10:10開始測試,此時手機電量為1%,接上充電線後顯示:電壓8.995V,電流2.07A,功率18.62W,隨後出現了小幅度變化,功率保持在18-20W之間,說明成功開啟20W快充。
10:38,不到半小時電量就達到了59%,這個速度跟蘋果原裝20W充電器差不多,比“祖傳”的蘋果5W充電器快了三倍。
11:10,電量達到81%,此時電壓5.09V,電流1.198A,功率6.09W。
這是因為充電器晶片有智慧保護功能,能根據充電情況動態調節功率,當電量快充滿時,它會智慧啟動涓流模式,防止持續的大電流進入而損耗電池。
11:48,電量達到100%,從幾乎沒電到充滿電只用了98分鐘。整個充電過程中,手機螢幕沒有出現彈窗,手機和充電頭摸著也不會感覺發燙。
三、使用體驗很多重量輕的充電頭存在“插不穩”的問題,有時一不小心絆到充電線它就會滑落。針對這種情況,我花了20分鐘在牆面插座上測試一下,「小金剛」真是不負其名,插著挺穩固的,不會鬆動,也不會下垂。
如今手機充電器已經成為很多人隨身必備之物。「小金剛」的設計就顯得很貼心了,出門時把充電插腳收起來再放進包包裡,就能防止刮到其他物品了~
測試完畢,總的來看,「小金剛」的表現挺令我滿意的。
首先,外形小巧,上手舒適,加上摺疊式插腳設計,出差、旅行時更加方便,更能滿足現代人的使用需求。
效能方面,小小的體積卻相容廣泛,可以給大部分iPhone和安卓機提供快充,而且充電速度毫不遜於蘋果原裝20W充電器。
當然,選擇第三方充電器一定要看使用安全性。「小金剛」雖然體積小,但採用了更安全的核心配置,還採用了智慧溫控技術,據說溫升比其他普通PD充電器能降6.5℃左右。從這次測試來看,充電效果確實跟原裝差不多,不傷手機,安全方面還是值得信賴的。
價格方面,目前在天貓上售價是49元,相比蘋果原裝20W充電頭能省下一百塊錢,所以還是挺值得入手的,尤其是對於手頭沒有快充頭的iPhone使用者,「小金剛」算是更優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