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300 元的耳機和 1000 元的耳機之間,或許能聽出音質效果有差別,但要說出具體好在哪裡,差在何處,我想大部分人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的,所以讓你單獨使用這個 300 元耳機的時候,你並不能感受到它的音質不好,但一個有主動降噪功能的耳機,對聽感方面的提升是非常直觀的。
我選擇的TWS藍芽耳機,大多在 500 元以內,我覺得主流品牌這個價位的硬體水平,完全可以覆蓋我的聽力上限了,而倍思S1是我第一款具有 ANC 主動降噪功能耳機,其實就是好奇這個主動降噪到底是什麼樣的效果。
包裝盒正面有明顯的「ANC」標識,說明這是主要賣點之一,在我印象當中,具有 ANC 主動降噪功能的耳機,價格方面相對都要高一些,對於我來說不是剛需,所以一直沒有碰,而倍思S1 不到 300 元的售價,讓人有些期待。
產品出廠時內部都是有一定電量,耳機和充電盒分離擺放,二者都處於待機狀態,這樣可以節省電量,到手後不需要充電,直接就能使用。
充電盒、耳機、USB-C 資料線、備用耳套、說明書、保修卡,清一水的白色,風格化非常徹底。
充電盒的整體尺寸為 61 x 46 x24mm,外觀小巧圓潤,狀態指示燈隱藏在上下翻蓋之間,亮起的時候若隱若現,有點高科技的視感。
底部是 USB-C 充電介面,充電盒內建電池容量為 380mAh,充滿時間為 1.5 小時,自帶的充電線是短線,如果覺得不方便可以換一根長的,好在 USB-C 介面已經非常普及了,找一根長線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兒。
充電盒是上翻豎插的結構,耳機與充電盒之間有磁吸設計,倒過來也不會掉落,這樣可以保證充電時候觸點間可以緊密接觸,不會出現斷充的問題。
隨機附送了兩副耳套,加上耳機自帶的,共有小、中、大三個尺寸,可以滿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這個耳套的材質要特別說明一下,不容易吸灰,清潔起來很方便。
耳機單耳重量為 3.5g,長度 33mm,長時間佩戴也沒有什麼負重感,前後聲腔採用了 108° 小仰角設計,更加符合人體工學,可以導通耳內外的氣壓平衡,大大減輕了耳道內的壓迫感,總體來說,佩感還是比較舒適的。
倍思S1的藍芽協議是 5.1 版本,顯著的特點就是功耗和延遲都有了顯明的降低,提升了在續航和連線速度方面的體驗,配合 LDS 鐳射鐳雕天線,在訊號傳輸距離和穩定性方面的表現有所增強。
支援 AAC/SBC 解碼方式,搭載了 10mm 動圈單元,結合高密度複合振膜,低頻表現飽滿紮實,中、高頻的調校也比較均衡。
不同於其它同檔位產品用物理手段實現的「降噪」功能,S1 上應用的是實實在在的 ANC 主動降噪技術,其原理就是利用高靈敏度降噪麥克風捕捉外部不同頻段的環境噪音,然後透過動圈單元發出反向降噪聲波,疊加後產生相互抵消的效果,看似簡單,但實現起來卻要增加相應的硬體成本,所以 S1 在 300 元以內就具備了這個功能,是有點出乎意料的。
都說音質是一門玄學,事實確實如此,受器材和高品質音源諸多因素限制,大部分人的聽力上限並不高,我的耳朵大概也就是 500 元的水平。在試聽倍思S1的時候,跟手裡 100-700 元不同檔位的耳機進行了橫向比較,低頻方面的表面確實不錯,下潛較深,飽滿紮實,中、高頻中規中矩,符合這個價位的標準。而 ANC 主動降噪這個優勢就太明顯了,開啟之後,世界瞬間就安靜了,室內的表現還不是特別亮眼,我特意到室外嘈雜環境體驗了一下,與普通沒有降噪功能的耳機高下立判。我之前並沒有使用過帶有主動降噪功能的耳機,體驗過 S1 之後才有了切身的感受,用上就回不去了。
最後說一下續航,充電盒內建電池 380mAh,單耳電池容量 40mAh,70%音量關閉 ANC 可以聽歌 5 小時,開啟之後降為 4.5 小時,配合充電盒總續航時間可達到 20-24 小時,這個標準不算高,但絕對夠用,我主要就是聽歌和長時間打電話時用,全程開啟 ANC 降噪,斷斷續續使用,堅持一天沒有問題,晚上扔到充電盒裡,第二天滿血復活。
一副好耳朵是用器材和音樂喂出來的,如果想提升聽力水平,是要不斷燒錢和學習的,所以在沒有打算入坑的前提下,實際需求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從外觀、音質、降噪、延遲、續航等方面,綜合來看倍思S1,是一款價效比非常不錯的 TWS 耳機,適合對音質沒有特別高要求的使用者,ANC 主動降噪帶來聽感方面的體驗,絕對要超過多花一些錢去追求玄之又玄的音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