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硬體引數不變的情況下,手機電池容量越大對於續航的提升是明顯的。目前的手機電池以鋰電池為主,在材料不改變的情況下提升容量是延長手機續航的不二選擇,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手機電池從2000毫安加大到5000毫安甚至更多的原因。當然,這裡還有一個手機形態進化和5G逐漸普及的問題,手機的屏佔比越來越高、螢幕尺寸較前幾年也越來越大,加之5G也是耗電大戶,所以只能透過加大電池容量來保證續航。說到這裡,就很好解釋為什麼今天我們的電池容量更大而續航並沒有提高多少了。
長條形大電池
但是手機廠商在設計手機的時候還要兼顧手感,所以電池容量不可能無限制地加大,只能是有所取捨。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馬上想到一個情況,就是一般旗艦機的電池都很中規中矩,這就是為了保證旗艦機出色的手感,而且一般旗艦機充電速度都很快,所以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不足的續航;而千元機在設計上不需要像高階機型那樣精雕細琢,多講求實用耐用即可,反而常常會採用大電池。以上主要還是考慮到機型的定位不同,所以在電池策略也不同。
網路模式切換
快充的發展其實真的明顯感知就是最近幾年,告別了“五福一安”。如今常見的像30W、33W、44W、55W、66W、120W等功率的充電器,都是市場上的主流產品標配。顯然的,120W的充電速度在電池容量相同時遠遠大於30W等充電器,但是標配120W的產品卻為何以4000毫安的產品居多呢?這是因為目前的120W並不是直接實現的,而是透過雙電芯完成的,所以其實分開來看只有60W。相對而言,在目前選擇高功率的單電芯充電方式+大電池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耗電詳情硬體與軟體
最後再解釋一下,為什麼會遇到同樣電池容量大小但是不同品牌、不同定位的機型續航也不同的原因。因為決定手機續航的幾個關鍵條件主要在於處理器製程和效能、網路型別、螢幕、電池組成和系統最佳化等,所以主要就針對這幾個因素分析。很好的平衡製程和效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們常說驍龍835是一代神U,而網上則一片驍龍888功耗翻車的聲音;網路型別的話一般我們都有一個體驗就是5G比4G耗電,4G比2G 耗電,連線無線使用比直接開4G使用要省電;螢幕則是受制於亮度,在戶外亮度高耗電快,室內則要好一些;電池的密度和可迴圈次數,以及是否正確充電(隨用隨充即可,一般低於20%就要趕快充電了,而且不要衝到100%之後過充太久)等都有影響;手機的系統最佳化則因各家策略不同有些差異,比如一加系統輕快排程積極、小米系統功能豐富,但目前在續航體驗上反而是魅族17多次佔據小白測評的續航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