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距離Redmi K40釋出時間(2月25日)越來越近,紅米官方預熱的節奏也愈發加快。縱觀這幾天的預熱,官方並沒有像宣傳更高階產品那樣強調攝影能力,對驍龍888也反常地只是一筆帶過,主要著重強調了影音能力。
在聲音方面,K40將全系支援杜比全景聲、Hi-Res AUDIO金標(包括wireless)、雙揚聲器,可謂是下足了功夫;在顯示方面,K40使用了最新E4的基材三星AMOLED螢幕,全系120Hz,並且沒有“附庸風雅”做曲面屏(點名小米11,在官方口徑為2021螢幕新標準、有點狠的旗艦直屏。
基材即stack,和計算機領域所說的堆疊是一個單詞。當代的各種顯示屏由多層組成,其中主要的部分被叫做基材,這部分包括了多種材料,比如決定紅綠藍三色熒光的材料和與電訊號有關的ETL層的材料等。E4基材即三星新一代AMOLED螢幕基材,指的就是這部分所用具體材料和作用材料的組合方式等資訊。
示意圖:
但是,對這個E4 AMOLED螢幕是否稱得上“2021螢幕新標準”,不少網友有不同意見。理由很簡單:三星顯示並非只有E這一條產品線,另有更高定位的產品線。
但事實上,這種質疑意義不大。
我們拿手機SoC作比,我們都知道蘋果的A系、華為的麒麟9系很強,但這兩款產品並不對第三方開放銷售,我們所能買到的大多數品牌所使用的SoC還是以高通的驍龍8係為主,所以一般都以當年驍龍8系的效能作為旗艦標準,從而評判某款產品是否稱得上旗艦。從而有了去年旗艦標準是865、今年旗艦標準是888等說法。
螢幕也是如此。M系基材AMOLED螢幕確實定位更加高階,但大多數品牌使用的還是E系基材螢幕,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以E系基材作為標準並不過分。去年的旗艦標準是E3,今年旗艦標準是E4。
而且,M系列雖定位更為高階,但E4的效果並不比往代的M10差,拿CPU做比的話,當代的i5很有可能比往代i7強。即使是與E4同代的M11,在各大第三方測試中,包括峰值亮度在內的各項資料差距也很小。(峰值亮度越高則HDR效果越好,且關係到陽光下能否能看清)
與其糾結基材是什麼,還不如更著重關心螢幕的亮度、色域、色準、光譜等資料,甚至是解析度——再好的M系基材,做成720P螢幕,再好我也選2k的E系基材螢幕。
舉例E系與M系的差距沒有想象中大(圖源DisplayMate):
E4 AMOLED(小米11)白色頻譜:
M系 AMOLED(iPhone 12 Pro Max)的白色頻譜,可以看出稍優於小米11,但也很接近:
你知道自己手機的峰值亮度是多少嗎?
- 賞心悅目,iQOO 11ProPlus曝光,這才是真香機
- 雙11選摺疊屏的看過來!鉸鏈、系統水平很重要,這三款入手正當時
- 雷軍這次“不講武德”,發佈三個月全系直降300元,E5屏+徠卡三攝
- 《白月光他人設崩了》,為了自救,這白月光我不當了
- 蘋果 iPhone 14 Pro / Max“賣爆”,鴻海富士康成最大受惠者
- 2000以內必選12+256GB,從配置和綜合體驗角度考慮,非它莫屬!
- 如何提升生活中幸福感?這五個提高生活幸福感的家居一定不能錯過
- 20歲小夥花26萬彩禮娶回小3歲妻子,4年後妻子嫌他窮,交了新男友
- 又一折疊屏領域的重磅殺手——vivo X Fold 來襲
- 滿足年輕人的用機需求,vivo S15 Pro影像性能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