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週年產品iPhone X開始,蘋果手機一直留著“大劉海”。
剛開始的時候,廠商紛紛模仿,尤其是小米8,與iPhone X“神似”。
不過,“劉海”造型一直被使用者“吐槽”,廠商紛紛嘗試各種方法。
首先是縮小“劉海”區域,這個很簡單。
除了華為和蘋果,其它廠商基本不用結構光,需要的感測器很少,“劉海”區域可以做小。
為了更高的屏佔比,有的廠商嘗試引入升降式結構,前置攝像頭可以彈出和縮回,這種設計帶來了極致的全面屏視野。
缺點就是,升降模組過大,導致機身厚重。
現在呢,主流的方式是挖孔屏,比如紅米K40直言,自己的螢幕孔徑最小。
華為旗艦同樣也是挖孔屏,因為感測器數量多,採用雙挖孔設計,形似一顆膠囊,被戲稱為“藥丸”屏。
在安卓市場,廠商都在各種嘗試和摸索。
反觀蘋果,iPhone X以後,蘋果手機的設計模具似乎就沒變過。
當然,這個說法顯然是誇張了。
可是,從iPhone X到最新的iPhone 12系列,蘋果手機一直保留“大劉海”。
為此,蘋果沒少被吐槽。
每年呢,新iPhone的渲染圖總有一個版本,那就是無劉海設計。
在筆者看來,這是無數果粉的願望。
可是,無劉海iPhone啥時候能到來了,大家心裡都沒數。
近期,蘋果申請了新專利,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公開的資訊,新iPhone是無劉海設計。
我們知道,蘋果熱衷於申請專利,恨不得把能申請的專利全都申請下來。
所以,無劉海iPhone何時到來,到底能不能量產,都是未知數。
言歸正傳,筆者研究了無劉海iPhone的設計思路以後,竟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蘋果把攝像頭、深度感測器和生物識別感測器(Face ID)都放在了螢幕下方。
我算是看明白了,這款iPhone搭載了屏下攝像頭。
高階的地方在這裡,由於屏下可以放置多種感測器,新iPhone可以實現屏下指紋、掌紋和視網膜等生物識別。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也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
畢竟,在安卓手機上,咱們已經見過屏下攝像頭和螢幕指紋了。
屏下指紋解鎖,我們就不說了,在安卓手機上非常普遍。
2020年9月,中興首發屏下攝像頭技術,代表機型是中興天機Axon 20 5G。
它的原理很簡單,螢幕是超高透微米級新材料,透明度很高。
中興獨創自然畫素排列,配合獨立驅動屏顯晶片,和高整合極簡電路設計,中興這款屏下攝像頭成像很自然。
不過,屏下攝像頭的成像效果並沒有得到專業評測機構的認可,dxomark只給了26分,中興天機Axon 20 5G倒數第二。
其它友商的情況如何呢,OPPO和小米曾經放出過搭載屏下攝像頭的工程機,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量產。
可見,這種技術方案還沒有完全成熟。
筆者猜測,一些成熟的技術方案,iPhone尚且不敢輕易嘗試,比如大電池、高功率快充和屏下指紋。所以,屏下攝像頭技術,短時間內也不會出現在iPhone手機上面。
各位小夥伴,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