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一直都覺得iQOO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子品牌。無論是「不是遊戲手機卻有遊戲輔助按鍵」的產品設計,還是遠高於自家同價位產品的硬體配置都讓這個系列成為了非常「酷」的存在。

正如以往機身背面那句「Monster inside」的slogan一般,iQOO系列的更新速度也如同猛獸一般的迅速。iQOO Pro搶先一步邁入了5G的門檻,而今年推出的首款新品iQOO 3又率先在vivo產品上搭載了高通驍龍865旗艦處理器,甚至是最新LPDDR5執行記憶體和UFS 3.1快閃記憶體晶片。「精緻感」是這次設計的主題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iQOO的外觀設計風格,我覺得最貼切的應該是「西裝猛獸」。不同於市面上那些為了追求個性而鋒芒四射的遊戲手機,雖然iQOO也有著遊戲基因,但卻很好的把它隱藏在了看似尋常的外表之下。

iQOO 3的整體設計基調延續了這個系列的一貫風格,依舊是源自於跑車的“速度美學”設計靈感,但其實設計語言與以往的產品已然有了變化,去掉了非常個性化部分,比如背面的燈帶設計,整體更加追求精緻感。

為了達成這種精緻,iQOO 3在機身上狠下了一番功夫,正面採用了一體式的微孔聽筒,提升了機身的一體性;螢幕採用了一體黑偏光片,大幅降低了反射率,配合重新調配的玻璃蓋板油墨,實現了正面一體通透沉浸的全黑效果,而背面的鏡頭組部分也加入了AG玻璃工藝,看起來更具高階感。當看到真機的那刻,相信你也會有同樣的感受:這完全不像是那個我熟悉的iQOO。

簡單的打個比方,如果說前兩代的iQOO產品是在牛仔褲上搭了件休閒西裝,那麼iQOO 3就是穿上了更合身的正裝,可以瀟灑的混入寫字樓當中。

當然,這話也不能說太滿,畢竟像這臺iQOO 3就是個不走尋常路的拉力橙配色,就姑且就當他是個「雅痞」吧。

俗話說有得必有失,雖然微孔聽筒讓機身更一體化也更精緻,但卻犧牲了雙揚聲器配置,對於iQOO 3這麼一款有遊戲基因的產品來說,多少還是有點遺憾的。

不過,幸而iQOO 3還保留了「極為先進」的3.5mm耳機介面,甚至還有獨立的AK4377A解碼晶片,在現在的手機當中真可謂是「鳳毛麟角」,無論對於遊戲玩家還是喜歡用手機聽歌的使用者來說都是再好不過的配置了。「不湊數」的相機模組iQOO 3的精緻感設計同樣也延續到了相機部分。這次iQOO 3的相機不再是高效能的配角,而是終於達到了應有的水準。全新的四攝系統採用了矩型排列,由一枚4800萬畫素的主攝,1300萬畫素的超廣角鏡頭,1300萬畫素的50mm人像鏡頭和200萬畫素的景深鏡頭組成。

iQOO 3的主攝採用了索尼的IMX582感測器,在釋出之初曾引發了不少的爭議。雖然我個人也認為這顆感測器不如1億畫素聽起來那麼有震撼力,但如果僅以此來判斷這款攝像頭「不行」,那未免就有些太武斷了。再怎麼說,IMX582可是與去年各大旗艦標配的IMX586同宗的感測器型號,放到現在來說,應該連過時都算不上吧?採用IMX582感測器的好處便是有成熟的調校,這也是非常符合iQOO的一貫作風的。日常情況下,iQOO 3的主攝的表現都挺穩定,對焦迅速、測光準確,同時也有著非常不錯的畫質,甚至在弱光的情況下都有不錯的成像品質。當然,因為沒有OIS的加持,手抖糊片的機率是要高一點的啦。

如果你因為感測器而對iQOO 3的相機並沒有太多的期待,那麼用下來的話或許真會給你不少的驚喜。除了發揮穩定的逆光HDR,這次連人臉追蹤對焦也「下放」到了iQOO 3的相機當中,在拍攝人物時會有相當不錯的效果。

對於手機的攝像頭配置,或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也許有的人會更看重主攝的引數表現,但如果在用個吸引眼球的主攝然後再配上幾個湊數鏡頭的做法,對我來說絕對算不上什麼旗艦。而iQOO 3這次的副攝像頭也沒有完全採用湊數的做法,而是附上了一枚等效50mm的標準人像鏡頭和125度的超廣角鏡頭。

從各家的選擇上來看,或許大家更熱衷於視角獨特超廣角鏡頭,但我更喜歡的其實是焦段更長的標準鏡頭,在拍攝一些小物件或者日常紀錄時不會有那麼明顯的透視畸變。事實上,iQOO 3的相機系統對於這枚50mm人像鏡頭的信心似乎十足,日常呼叫也是非常積極的,切換到2X視角時基本都會啟用這枚鏡頭,因為你可以明顯的看到取景畫面的視角和顏色發生變化。

這枚50mm人像鏡頭在光線比較充足的情況下,能夠提供比較不錯的畫質表現,但是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與主攝的畫質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而且對焦速度也要更慢一些,所以在弱光環境下,使用主攝裁切會是更好的辦法。如果要使用數碼裁切變焦,也不困難,只需要滑動螢幕把變焦的係數控制在1.9X以下即可,此時相機系統會使用主攝來進行裁切變焦。

人像模式採用的是50mm人像鏡頭來拍攝,比起用廣角主攝拍人像模式的某些相機系統,我覺得這會更實用一些,人眼追蹤對焦系統在人像模式下也是可以啟動的,這就很好的彌補了人像鏡頭對焦速度稍慢的缺點。

1300萬畫素的超廣角相機支援自動對焦,這點倒是比較不錯,畫質方面不能與主攝相比,但是勝在視角比較獨特,天氣晴朗的情況下拍個風景發個社交圈子還是不錯的。

「強悍配置」還是熟悉的味道作為「效能猛獸」家族的一員,iQOO 3的配置自然是最不用擔心的部分,高通驍龍865、LPDDR 5和UFS 3.1等等最新的技術都率先應用在了它身上,就連vivo閃充也從45W提升到了55W,充電的效率又有了提升。

如果要說有什麼硬體是不夠「猛獸」的,或許應該是它的螢幕了。在「高重新整理率」成為重點的今年,去年還是「感知不強」的高重新整理率,在今年搖身一變成為了「旗艦標準」,只配備了60Hz重新整理率螢幕的iQOO 3自然也受到了很多的爭議。固然我們得承認,沒有高重新整理率的螢幕是iQOO 3作為一款遊戲向手機有些遺憾的地方,但這並不代表“不能用”。

事實上,iQOO 3的螢幕也有也有很多的可取之處,E3發光材料使得螢幕的色彩、通透度表現都非常的令人滿意,最高全域性亮度800nit,支援HDR10+,日常使用觀感非常出色,而僅為2.98mm孔徑的超小打孔更是我最令我滿意的地方。位於螢幕右側的超小打孔在日常使用中對於視線的干擾很小,相較於去年流行的水滴屏,我認為這是更適合作為現階段全面屏的解決方案,能更好的平衡機身重量和前置相機的設計。

除了硬體上的升級,iQOO這次終於對此前被詬病已久的UI介面進行了更新,用上了全新的「iQOO UI」,這套UI設計在風格上更加的趨近於年輕使用者的審美,圖示不再侷限於傳統的圓角矩形風格,而是加入了更多的多邊形設計,看似無序實則統一的極簡風格再搭配上專屬的動態桌布,在視覺上的確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同時這次也改變了原本Funtouch OS上劃撥出控制檯的設定,變為了與原版Android系統相同的下拉撥出快捷設定,體驗上更加的統一,也更適合大多數年輕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iQOO UI還通過動效、聲音、振動等方面的結,來打造出多維度的體驗,比較直觀的一個便是與羅技G系列合作的機械鍵盤面板,通過聲音和X軸振動馬達,在打字時模擬出類似於機械鍵盤的手感反饋,實際使用起來確實非常的有意思。

當然,作為一款「半遊戲手機」,iQOO UI也少不了對於遊戲的優化支援。同時按壓「L」+「R」壓感按鍵便可以直接進入遊戲空間啟動遊戲。啟動遊戲時還可以在螢幕左側撥出遊戲助手,除了之前已經有的「電競模式」、「變聲器」等等選項之外,這次還加入了全新的鷹眼顯示功能,通過硬體級別的調整,實現提升整體畫面的飽和度、並銳化細節顯示,在遊戲當中可以更容易的識別敵人,我感覺這個功能已經有點「犯規」了。

有了基於高通驍龍865、LPDDR 5和UFS 3.1的硬體基礎,再加上「L」+「R」輔助按鍵和X軸振動馬達的加持,iQOO 3的遊戲體驗是的確不錯,遊戲幀數穩定,手感出色,要說有什麼不爽的話,那可能就是單揚聲器對我這個不喜歡帶耳機打遊戲的使用者來說,的確體驗會打點折扣。「西裝猛獸」名副其實雖然iQOO從來沒有不宣稱自己是「遊戲手機」,但之前拿到iQOO的產品體驗時,我卻從內心覺得“這就是一臺遊戲手機”。因為以往的iQOO產品的重點完全就在於硬體配置和獨特的遊戲「L」+「R」壓感按鍵上,而在外觀設計和相機方面都有所取捨。

但這次的iQOO 3卻沒有給我這種強烈的感覺。這主要是因為iQOO 3不但維持了以往的高效能配置,而且還在設計方面也做出了極大的改變,提升了機身的設計感和精緻度,並大幅增強了相機的配置,作為日常用機也有很好的使用體驗,而不是像以往那樣侷限。簡單的說,雖然沒有高重新整理率的螢幕有些遺憾,但我覺得這並不足以作為直接否定iQOO 3的理由,因為它是一款設計、效能和體驗都非常出色的產品,無論日常使用還是遊戲皆是。

最新評論
  • 1 #

    可以說是新一代的效能怪獸了

  • 2 #

    藍廠的手機在影像方面的表現一直都非常的給力~

  • 3 #

    拉力橙的配色超好看的,充滿了速度感。

  • 4 #

    iQOO推出的多款產品,價效比都非常的高

  • 5 #

    看看這款手機表現究竟如何、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iphone手機包裝盒內的貼紙,究竟有什麼用?今天終於搞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