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山靈的便攜播放器產品基本屬於可以“閉眼買”的型別,歷代產品的聲音大都足夠穩重紮實,素質和音色均能佔到同價位的上游水準,綜合實力也是肉眼可見的一代比一代更強。

可如果你問我最喜歡山靈的哪臺播放器,答案既非小巧可人的M0、也不是價效比頗高的M2X等“晚輩”——最受我賞識的山靈便攜播放器其實是M3,即山靈涉足便攜市場後的第一個作品。當年這款偏執的產品雖然做出了入門價位中堪稱傲人的音質,卻因為較差的互動體驗而鮮有人問津。其後的山靈播放器雖然對消費者需求的把握越來越精準、也因而收穫了廣泛的認可,卻再沒有做到M3那種氣質獨具的音色。

直到這臺M6的出現。

雖然對比M5S的價格漲幅並不多,可M6終究是山靈推出過的便攜播放器中售價最高的一款,也許是為了突出M6的旗艦身份,山靈一改包裝簡約樸素的傳統,將M6的包裝設計得頗為繽紛多彩,配件加送了螢幕和背面貼膜,官方推出的皮質保護套質感也不錯(需要單獨購買)。

不過開啟包裝後,你會發現M6本體的模樣依然很“山靈”。其採用了山靈自M0開始啟用的設計語言,機身線條照舊簡練圓潤、幾乎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甚至因為將Hi-Res小金標挪到了背面以至於看起來比M2X、M5S還要低調不少。雖然大體看上去比較眼熟、令人興趣索然,不過這也意味著前幾款產品的優點也在M6上得到了繼承,比如段落感清晰精確、手感乾脆的音量滾輪和有疏油層加持、握感舒適的前後曲面玻璃面板,以及精湛的做工。

M6外觀方面比較明顯的變化有三個:其一是除了將Hi-Res認證標誌挪到背面外、還增加了一項Hi-Res Audio Wireless認證,小金標一個變成一對應該是山靈將其挪到背面的主要原因,畢竟繼續保留在正面的話不會太好看;其二是山靈在M6的滾輪上方增加了一顆指示燈,能通過不同顏色的燈光提示使用者正在使用的藍芽編碼到底是SBC、LDAC、aptX還是aptX-HD,省去了使用者進入開發者選項確認正在使用的藍芽編碼協議的麻煩。

最後,M6在增加了4.4mm平衡輸出的同時也保留了2.5mm平衡口,這兩個介面足以覆蓋市面上絕大部分的平衡耳機,對於同時擁有2.5mm和4.4mm平衡插頭耳機的使用者們來說這無疑稱得上是好訊息。

所以只是評價外在的話,M6與同時代的其它山靈產品有著很高的相似度,變化主要體現在包裝配件上,總體而言比較以往產品有提升、談不上令人驚喜。但就是在這副相似的皮囊下,M6卻實現了互動體驗的飛躍式進化。

在M6之前,山靈旗下共有M0、M5S以及M2X三款觸屏播放器,而這三款產品被最多吐槽的點也正是其解析度偏低、“大果粒”觀感明顯且存在拖影的螢幕。這一次山靈終於為M6選擇了一塊觀感不錯的4.7英寸720P解析度LCD螢幕,對於便攜音樂播放器來說細膩度已經是比較好的水平,甚至考慮到畫素排列方式的影響,其PPI還高於部分6寸多的1080P解析度手機,至於拖影問題在M6上也徹底消失了蹤影。

與大果粒螢幕一起被拋棄的還有應用在前三款機器上的封閉系統,M6改用山靈自行定製的開放安卓系統MTouch 3.0,核心版本為7.1.1。為了保證系統執行的流暢度,M6用上了高通驍龍430平臺和4GB RAM——以手機的標準審視這當然只是千元機不到的水平,但考慮到便攜音樂播放器的使用場景主要是執行本地或線上音樂APP,對於效能的需求並不高,這種程度的硬體配置是足夠用的。畢竟更高效能的SoC也會增加耗電、發熱及干擾,對於便攜音樂播放器而言效能並非越強越好。

M6內建的音樂播放器APP同樣保持了山靈一貫線上的美工水平,字型、字號、配色乃至空白封面圖的選擇均做到了簡約而不缺乏精緻感。功能性方面也有些小驚喜,M6內建的這個APP支援Wi-Fi傳歌以及UPnP,除了樂庫匯入較慢外都還比較讓人滿意。

你問UPnP是什麼意思?這裡沒有足夠的篇幅詳細解釋一番,我們直接說它可以為你實現的功能:播放連線在同一個路由器上的NAS記憶體儲的音樂資源,無需額外安裝任何軟體——嫌1TB的TF卡價效比太低麼?差不多的價格添置臺NAS也是個可以考慮的選項,如果你在家裡聽音樂的時候比較多的話。

M6除擁有山靈首款安卓播放器這個頭銜外,也是山靈第一臺內建了儲存空間的播放器。雖然說32GB的容量並不大且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安卓系統正常執行以及安裝應用而存在的,可至少塞幾十首試機曲進去沒有問題。如果我這會兒還在耳機店工作一定會對此感激涕零,再也不用擔心試機用的TF卡一週丟好幾張的情況了。

雙向藍芽作為山靈的“傳統藝能”自然也沒有在M6上缺席。M6支援SBC、LDAC、aptX、aptX-HD以及HWA編碼,其中前兩者為雙向,後三個為單向,並且通過了Hi-Res Audio Wireless認證。雙向高清編碼支援意味著M6除了可以作為單獨的音樂播放器外,也可以當做藍芽解碼耳放搭配手機使用——不過鑑於M6比前幾臺山靈播放器好用了太多,雙向藍芽的使用頻率恐怕會低一些。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好奇:硬體效能和功能強化了這麼多,M6的續航該不會縮水了吧?山靈官方稱M6的續航為單端輸出12小時、平衡輸出9小時,實際使用中的表現與官稱資料較為吻合,算是比較中庸的水平。不過M6的深度待機效果很不錯,基本不需要為了省電而關機。同時山靈為M6增加了對QC3.0快充協議的支援(快充頭需另購),4000mAh電池充滿也不需要等待太久。

在引數黨們眼中,M6可能是臺有點“迷惑”的機器,因為其搭載的兩顆AK4495SEQ論指標還不如M5S所採用的AK4493EQ(二者的THD+N分別為-101dB和-113dB)。可事實上M6無論素質還是指標,都是3000元價位上足夠優秀的一款產品。

在本文的開頭我有提到,自己一直遺憾于山靈再沒能推出像首作M3那樣氣質獨具的產品,那麼M3是怎樣的聲音呢——溫暖、綿密並且兼顧到了通透度、密度與鮮活感的、比較“上檔次”的聲音。

一般來說偏暖厚的音色意味著增加低頻並犧牲層次感、聲場廣度與通透度,聲音就會顯得懶散、欠缺鮮活感、甚至糊掉;反過來說,如果器材要強調層次感、大聲場和比較通透的音色,就意味著削弱低頻、犧牲厚度,聲音聽起來不太飽滿,即部分人認為的缺少“音樂味兒”。

在這兩種方向的取捨中,最最保險的做法當然是哪邊也不偏向,即我們常說的中正均衡。這樣做自然不容易翻車,至少不會出惡聲,但同時也意味著欠缺特色、聽什麼都不容易讓人覺得好聽——也不是沒有可能做好聽,但需要非常強的硬素質作為支撐,至少在中低端價位產品上很難辦到。

之所以說M3的聲音“上檔次”並非是因為它解決了這個難題、聽什麼都好聽,它終究只是臺中低端價位的播放器,走上了它那個年代多數產品都會走的暖厚“流行聲”。但與其它產品又有所不同的是,儘管M3著重強調了中低頻質感,其通透度和鮮活感明沒有隨之被削弱,屬於既抓耳又不會讓人感到油膩、憋悶,很乾淨清爽的聲音。

你沒猜錯,M6也是這種音色,所以在九月初中國(廣州)國際耳機展上第一次試聽到M6工程樣機的時候,我便回想起停產了許久的M3。稍有點區別的是,作為2019年的產品,M6相比M3還是要薄那麼一點,取向清新些許,向當下使用者們的喜好作了一定傾斜。

而要做到這種綿密溫潤抓耳同時又能兼顧通透凝練的聲音,既需要對聲音的獨到理解,也少不了深厚的類比電路設計功底與出色硬體的配合——這幾樣都齊備的中國產廠商可以說得上是鳳毛麟角,已經擁有超過三十年曆史的山靈自然位列其中。

如果說非常出色的人聲表現只是意料內的結果,M6對器樂的表現力就可以稱得上是驚喜了。儘管能量分佈較為傾向中低頻,M6的高頻還是保持了正常的亮度和清爽細膩的質感,適中的混響營造了出色的空間感。相比那些音色特別緊湊利落凸顯華麗感的機器,M6對器樂的演繹方式更傾向於通過流暢紮實的音色與適中的混響來強調樂器的質感,配合不錯的動態表現甚至能夠以比同價位多數產品更從容的姿態演繹交響樂。所以別覺得M6擅長流行樂就可以用金屬樂交響樂來為難它,其在流行樂中隱藏得挺深的“素質流”屬性這時候正好有了凸視訊記憶體在感的機會。

至於相對應的耳機搭配,還是在相對中正的範疇內選擇,除了前面提到的幾款,還可以更明亮銳利一些,比如AKG N5005、Campfire Audio Andromeda等。

以我們慣用的視角評價山靈M6,這是一臺閃光點比較密集、同時幾乎沒有短板的便攜音樂播放器:家族特徵明顯且做工出色的機身、首次嘗試安卓系統就後來居上的一流體驗、出色的聲音素質以及可以說只有山靈做得出來的音色,非要找茬的話也就軟體方面還存在些可以完善的細節,比如上文中提到的曲庫掃描速度偏慢的問題,山靈的工作人員也明確表示了會在後續韌體更新中解決。

“不慣用”的視角呢?換個帶一點粉絲向的眼光看M6,山靈在這臺機器上實現了諸多突破:第一臺安卓播放器、第一次同時支援2.5mm和4.4mm平衡介面、支援QC3.0快充等等。可同時M6的聲音卻“開倒車”至最初的起點,變回了那個原本只有臺機經驗、在便攜領域尚且青澀懵懂的少年。輪迴到夢想出發的地方,一切重新開始,M6的意義遠不只是一臺新旗艦而已。

不過聊到這裡,我們又想再催問山靈:你們何時才會推出真正的參考級旗艦產品呢?畢竟大家一直以來期待的可是價格數倍於M6、能跟Astel&Kern SP2000、凱音N8、樂圖PAW GOLD TOUCH一較高下的型號呢。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邊界正在融合——Mac電腦新系統 Catalina 深度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