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導語

依稀記得小時候,戴著從父母那軟磨硬泡來的一塊手錶,在小夥伴面前“耀武揚威”的顯擺。那時的手錶,雖然價格只有區區幾十塊甚至更低,功能也只是最簡單的時間、日期檢視,好一點的有個鬧鐘、秒錶功能,但戴起來依舊津津有味,睡覺都不捨得摘下。這也許是80、90後兒時關於手錶的回憶,然而時代在變,出生於千禧年後的孩子們,他們有著怎樣的“手錶童年”呢?誕生於Z世代的兒童智慧手錶,對孩子又有什麼樣的教育意義呢?

01電子手錶的分支“小天才們”登上舞臺

上世紀50年代初,美國埃爾近公司和理普公司共同研發了一款用電磁擺輪代替發條驅動的手錶。雖然該手錶的走時方式與傳統機械手錶別無二致,但研發意義卻舉足輕重,人們普遍認為其是初代電子手錶。此後,電子手錶的發展之路正式開啟,相繼問世出第二代、第三代的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從第一代到第三代的電子手錶,全部應用了傳統的指標式錶盤,並沒有出現如今人們所熟知的電子式錶盤。直至1972年,美國漢米爾頓公司發售了世界上最早的全電子手錶——Pulsar,手錶整體由石英晶體、積體電路、顯示屏以及電池組成,以發光二極體為顯示元件,沒有任何機械走動元件。這款手錶也被人們看作是第四代電子手錶(全電子手錶)的雛形。

進入新世紀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以及物質生活的富足,智慧穿戴裝置市場開始興起,智慧手錶也逐漸走進了普羅大眾的視野,“環繞”住了人們的手腕。2000年,IBM推出了世界上首款Linux智慧手錶,這款手錶被行業認為是智慧硬體裝置的開端。但多年以來,智慧手錶市場一直是大人的“天下”,兒童領域的開發相對較晚。在我國,2015年前後市場才開始出現生產兒童智慧手錶的品牌廠商。

電影《親愛的》片段

一樁樁悲劇的背後即是一個個破碎的家庭,正如電影《親愛的》所展現的——孩子被拐賣丟失,夫妻傷心欲絕甚至感情破裂。基於此,依託網際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兒童智慧手錶應運而生,其定位、通話等基礎功能為家長看管孩子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和可能。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兒童智慧手錶品牌主要有小天才、阿巴町、小米、華為、360等。這些製造廠商既有老牌教育電子硬體類公司,也有手機通訊科技類公司,更不乏網際網路科技大廠的身影。

從發展歷程看,兒童智慧手錶起步雖晚,但用“後來者居上”形容並不為過。作為近些年來電子手錶領域的新軍,兒童手錶的發展不可謂不迅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2月2日,中國線上市場在售的智慧手錶約有134個品牌,共有1057類產品。其中,兒童智慧手錶的品類就有368種,約佔整體比重的35%。可見,兒童智慧手錶在我國品類之豐富,市場競爭之激烈。

02時間工具×學習屬性為教育帶來無限可能兒童社交——教育不可忽視的高地

2015年後,行動通訊行業開始進入4G時代,兒童手錶也緊跟時代步伐。各大廠商發現,在這個日趨多元的時代,孩子接觸的事物較以往更多、更雜,他們渴望和夥伴、老師、家人分享自己的新鮮感。某種程度上講,社交早已不是大人的專屬,孩子的社交需求更加旺盛且迫切,兒童智慧手錶則成為孩子社交的一座天然“橋樑”。

2016年,原本採用2G網路制式,僅支援打電話、定位功能的兒童手錶開始升級換代,3G、4G逐漸成為市場主流,並可獨立執行智慧作業系統,搭載聊天工具,普遍具備社交功能。此時,我們熟悉的小天才、阿巴町、360、騰訊、華為、小米等一眾兒童智慧手錶廠商便開始了一場“社交之爭”。

與傳統手機行業有所區別,不同品牌的兒童智慧手錶有著各自獨立的作業系統,彼此之間互不相通,這一點在社交功能上體現的尤為明顯。以互加好友為例,小天才、360雖然都透過“碰一碰”的方式互加好友,但兩者的社交生態完全不同。前者透過自身的微聊軟體滿足社交需求,後者利用QQ等第三方APP進行聊天溝通。手機通訊巨頭華為則以“搖一搖”的方式新增好友,拓展兒童社交網路。

社交打法上各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但總體看可分為兩種。如果說小天才採取的是一條“閉環”之路,即獨立於其他應用之外,專注自身生態系統的開發。那麼,阿巴町、華為、小米等品牌實行的則更像一種“開環”策略。這些廠商基本都支援QQ這類千禧一代喜愛的應用,力求在軟體端迎合兒童的社交需求。曾經“3Q大戰”的主角360,與KIDO(兒童手錶品牌)聯手推出產品S1;另一主角騰訊,也於2020年宣佈微信將上線兒童版,並已進入內測階段。

可見,各家都在積極搶佔兒童社交領域,欲求在與小天才的競爭中取得更多優勢,打破當前兒童手錶領域“一超多強”的格局。

多種功能——教育場景的探索

從兒童智慧手錶的功能迭代不難看出,隨著技術的突破創新以及教育大環境的演變,單純的電話、定位功能已不再能滿足孩子及家長的需要。快速翻譯、識別英文單詞、游泳級防水技術、AI智慧識物、自動儲存路線等功能相繼被開發使用,兒童手錶的技術研發逐漸向手機等高階電子科技行業靠攏,產品設計也向成人智慧穿戴看齊。

小尋AI學習手錶Y2款

豐富功能的加持下,其對孩子教育的影響也持續加深。目前,市面上的兒童手錶已經可以提供快速翻譯、識別英文單詞、查詢資料等多種學習功能。科大訊飛的“阿爾法蛋”兒童手錶將AI技術與兒童教育相結合,圍繞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習慣養成、開心學習、個性化等維度設計研發,目的是成為孩子手腕上學習助手的存在;小米投資的另一品牌“小尋”兒童學習手錶,開發獨立的XunOS學習系統、教材英語輔導、拍照識字識物功能,希望為孩子提供個性化的智慧學習服務。

基於上述功能,兒童智慧手錶儼然成為督促孩子合理安排日常學習、高效完成任務的工具。父母可以使用智慧手錶中每日提醒功能,例如設定“早晨起床背誦”或“睡前半小時閱讀”,然後透過系統內獎勵激勵機制,促進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孩子也可藉助內建的多種功能來設定自己的專屬學習內容,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及目標完成的成就感。

03市場前景巨大爭議也從未停止

據行業估算,品牌類兒童智慧手錶2020 年銷量可能已突破5000萬塊,如果以350元/塊的平均價格計算的話,市場規模已接近200億元,發展空間非常巨大。早在幾年前,兒童智慧手錶行業發展趨勢就開始向好。年出貨量顯示,2014年,兒童智慧手錶全年出貨量還不到百萬;一年之後,2015年就超過了600萬;到了2018年,全年銷量就已經超過千萬。

如此巨大的“蛋糕”,自然吸引很多廠商的入局。但也從側面表明,市場未來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尤其隨著5G時代的來臨,兒童智慧手錶很可能將在5G的引領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行業也很有可能迎來一次“大洗牌”。

目前市面上雖然還沒有一款支援5G的兒童智慧手錶。但可以預見的是,5G一定會帶動網路服務朝更多元、更細緻的發展,極有可能對兒童手錶的設計理念、核心功能、外形外觀帶來全新的改變。甚至未來,兒童智慧手錶的螢幕可能將不復存在,轉而使用空間投影等技術取代。

腦洞不妨再大一些,在疫情反覆,各地學校、機構再次暫停線下教學的當下,兒童手錶是否可能搭乘5G這輛“快車”,一躍成為孩子居家學習的剛需品?學校或教培機構能否利用好其社交和學習雙重屬性,進一步促進孩子在課堂上高效的溝通交流?未來,教培機構和兒童手錶廠商的合作深度幾何,能否共同開發更加適合學習場景的兒童智慧手錶?

類比近幾年火爆的TWS耳機(真無線立體聲耳機),自2016年蘋果推出第一代AirPods以來,TWS耳機市場就不斷升溫。據Canalys最新預測,到2024年,全球TWS耳機出貨量將從2020年的超2.5億副增長至5億副以上。如果時間倒退10年,恐怕鮮有人可以想到一個裝在“小盒子”裡價格不菲、損失音質、需要充電,還容易丟失的耳機能有如此大的市場。

同樣為智慧穿戴裝置,兒童手錶天然靠近教育這塊剛需市場,擁有先天的“地理”優勢。因此於廠商而言,競爭的“分水嶺”絕不僅是產品硬體本身,各大廠商應從生態的角度去規劃產品的發展。不能只把目光放在短期的硬體盈利上,還應更多的放在長期的產品服務上,建立自己的服務體系,而教育無疑是一片值得開墾的沃土。如果做好全體系配套化的教育服務,打通教育行業生態,那麼成為行業中的“蘋果、華為”也不是不無可能。

與此同時,行業多年所熱議的話題一直未有定論——家長監護權與孩子隱私權的讓渡及安全。目前已有一些國家對兒童智慧手錶明令禁止。2017年下半年,德國聯邦網路局宣佈禁止銷售兒童智慧手錶,認為其是監聽裝置,對多家在網路上銷售兒童手錶的公司採取行動,並呼籲家長把現有的兒童智慧手錶銷燬;同年10月,挪威消費者委員會報告稱,部分兒童智慧手錶存在安全隱患,儲存和傳輸資料時都未加密處理,不法分子只要利用基本的駭客技術,就可輕鬆獲取孩子的位置資訊或製造虛假位置資訊傳送給家長。

此外,關於兒童智慧是孩子溝通學習的橋樑or障礙的爭議也一直未曾停息。相對封閉的社交生態,勢必會對孩子的社交網路產生一定的影響。高昂的價格以及檔次分明的品類,也可能誘使孩子產生攀比心理甚至受到同學的排擠。如何建立健全資訊保安管控體系,真正做到讓家長、社會放心,讓孩子使用開心,是廠商們乃至整個行業所值得思考探索的問題。

結語

縱觀這些年在爭議中前行的兒童智慧手錶。一方面,產品功能日益多樣,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另一方面,禁止佩戴入校、洩露個人資訊等爭議聲也不絕於耳。360公司創始人兼CEO周鴻禕曾坦言,“兒童手錶不是一個簡單的生意,一半是個產品、一半是個公益。”的確,兒童智慧手錶與成人穿戴市場所不同的是,其還涉及到兒童安全、學習教育等特殊且敏感的場景,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也不足為奇。未來,兒童智慧手錶將邁出怎樣的步伐,我們拭目以待。

12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乾貨!8個強大無比的iPad功能,學會不要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