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alina 是太平洋中靠近洛杉磯的一個小島,這裡風光秀麗,景色宜人。macOS 也延續了過去幾個系統版本選取「地名」的傳統,使用 Catalina 作為全新 macOS 的名稱。
今年 6 月的 WWDC 首次釋出 macOS Catalina 測試版,現在正式版終於跟大家見面了,你的 Mac 電腦可以升級全新的 macOS Catalina 的正式版本。
我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一直都在使用開發者版本的 macOS Catalina,目前開發者版本甚至是已經來到第11個。隨著正式版本的更新,我覺得也是時候來給 macOS Catalina 做一個總結了。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著重於每一個功能的實際體驗,希望可以在你接觸「Catalina」之前,作為一個參考。
「打破」在外人看來,去掉 iTunes 來說只是去掉一個軟體,但對於蘋果來說,絕不僅僅如此。作為蘋果數字音樂時代的輝煌見證,iTunes 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是蘋果的一種「標誌」。僅僅幾年時間裡,從下載音樂,到線上音樂,數字音樂時代的腳步從未停止,而 iTunes 最為核心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對於大多數國內使用者來說,iTunes 更多是作為「備份」軟體來使用,這個功能因為「適應」在 iTunes 的理念中,長期以來使用者都被其「有反常理」的邏輯所折磨。
所以,現在也是時候給 iTunes 一個改變。
在全新的 macOS Catalina 中,原先的 iTunes 的概念被完全去掉,蘋果把其中所有的重要功能完全分隔開來,直接演化為兩個「獨立軟體」和一個「功能移動」。
兩個軟體是指分別獨立出音樂和播客。其中最值得一說的是音樂,完全放棄了傳統的「下載音樂」使用方式,而是按照移動端的理念做出了一個「流媒體」音樂軟體。這樣,移動端的三大核心組成部分充分得以體現,包括:
1.為你推薦:按照使用者的喜好風格主動推薦播放音樂,提供不同風格的歌單;
2.瀏覽:按照使用者音樂風格瀏覽記錄尋找音樂;
3.廣播:提供不同風格的音樂電臺,不間斷播放對應門類的音樂。
整體的介面更加清爽、簡單,使用者能夠清晰地了解到每一個部分的功能。此外,由於核心是沿襲於移動端,所以使用者基本沒有任何的學習成本。
不過,在使用過程中,還是有一個小遺憾。在移動端,歌詞是可以用非常優雅的方式滾動播放的,但在 Mac 的音樂中,依然是簡單的文字。所以,如果後續能夠設計一個類似更加優雅的歌詞顯示方式會更好。至於播客,邏輯完全和音樂一致,兩者的介面關係基本上如出一轍。
功能移動指的就是「備份方式」。如果「音樂」軟體的轉變是一種順應潮流,那「備份方式」的轉變可以說是一個「糾錯」。兩者拆分以後,使用者在進行 iPhone 或者是 iPad 的備份時,再也不需要任何「軟體」,現在的 Mac 終於會直接用「硬碟」的邏輯直接把此功能整合進「訪達」中。
當我們想要備份時,將 iPhone 插入 Mac,系統不會再自動跳出 iTunes(可以手動關閉),我們需要自行進入訪達,此時訪達左邊的邊欄會有圖示:
並且,備份過程中的狀態或者是進度,在邊欄的圖示旁邊會有清晰的展示,我們可以快速掌握整個備份的過程。「反人類」的 iTunes 備份,終於在 Catalina 中得以修正,從而更符合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
「跨界」當然這一次更新的「明星」功能點,自然是「Sidecar」,即 iPad 可以做為 Mac 的第二塊螢幕。這一功能一經發布就引起了熱烈討論。開發者版本釋出後,幾乎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嘗試這一功能,而在更新的macOS Catalina 正式版本中,它也有了一個正式的中文名字:
「隨航」
這是一個聽起來很怪,可的確很蘋果風格的「翻譯」,好在也的確能詮釋這一功能的使用體驗。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我基本只要是開啟 15 寸 MacBook Pro ,就一定會開啟 iPad Pro 作為副屏,的確是一種「隨航」。
值得一提的是,連線方式非常簡單,只要我們在 Mac 上方的狀態列,點選圖示便可即刻進入。同時,連線方式支援有線和無線,如果你的工作對於延遲要求不高,那麼基本上無線已經完全可以勝任,比如普通的網頁瀏覽和文字鍵入,肉眼很難感受到延遲。
要說明的是,延遲與否,本質上還是取決於 Wi-Fi 本身的網路情況。我當然更喜歡無線方式,因為桌面上少一根線就少一個負擔。
連線以後的使用邏輯和使用一個顯示器一致,你可以直接「映象顯示」或者是作為「副屏」。並且可以在 Mac 的設定中,設定兩臺裝置的相對位置,這樣可以決定滑鼠的移動方向,一般我都是直接把 iPad 放在 Mac 左邊。
其實使用外接顯示器的使用者應該知道,兩塊螢幕的對於工作效率的提升是非常顯著的。
在一些大型生產力軟體中,比如使用 Final Cut Pro X 剪輯影片,即使是 15 寸的 Mac,整個工作介面依然是捉襟見肘,尤其是在挑選大量素材的時候。但是現在完全可以把素材放到副屏上進行「瀏覽」,不僅能夠提高效率,還能有更好的觀感,看到更多的細節。
而如果是一些文字工作,副屏做為一種輔助,可以顯示一些參考內容,比如我在寫稿之前喜歡做一個思維導圖,那麼思維導圖可以直接放置在 iPad 的螢幕上,這樣 Mac 的螢幕上就可以只顯示文字輸入的工作介面。更大的工作區域不僅有利於視力,也能保持乾淨和整潔。
而且,這一功能隨著你的 Mac 裝置的尺寸減小會越發有感觸, 相比 Mac 15 寸使用者,13 寸使用者感受會更明顯。對於這些 Mac 使用者來說,如果同時擁有 12.9 寸的 iPad ,螢幕面積幾乎有接近一倍的增大。
使用一段時間以後,你會更加深刻地感受「隨航」兩個字的意義,iPad Pro 就像是一個「助手」,的確可以沒有,但是使用以後效率更高。
不過,如果 macOS Catalina 的隨航功能僅僅做到以上功能,我們可以說這項功能「不錯」,而讓「隨航」更酷的是,它對 Apple Pencil 的利用。
在 Mac 使用者中,很大一部分人群都是創意工作者,Photoshop 幾乎人手一個。其中,無論是畫家也好、設計師也好,甚至包括攝影師都喜歡使用「數位板」,因為很多工作都需要筆觸來實現精準的操作。
全新的「隨航」功能,允許這些創意使用者把繪畫視窗直接調入 iPad,這樣你可以直接使用 Apple Pencil 在作品上精細地操作,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你的 iPad 直接就會變為「數位屏」,並且在使用中,你會感受到這塊「數位屏」體驗已經完全成熟。使用過程中,有幾個印象很深的點:
1.延遲很低,要是配合有線連線穩定性更好,可以完全勝任正常的創作;
2.提供基本快捷鍵輔助,例如 Shift、Option、Command 等等。當然對於專業使用者來說還需要更多的操作輔助按鍵,這個時候就需要依賴鍵盤來完成;
3.提供觸控欄操作。目前在 Mac 筆記本上的觸控欄被完美地移動過來。例如像 Photoshop 這樣在 MacBook Pro的觸控欄上集合的功能,都可以在 iPad 下方直接點選;
4.支援壓感,但有待優化,筆觸有些硬。
「完成度」高,是我在使用「隨航」功能的最大感受。使用過程中,在 iPad 上竟然融合了三種互動方式,你可以通過「滑鼠」進行點選選擇,也可以通過「手指」放大、縮小或滾動畫面,甚至可以使用 「Apple Pencil 」進行精準繪畫和書寫。而且,這三種方式基本都符合直覺,只要操作幾次就可以上手。
有趣的是,就算你的 iPad 已經被 Mac 「徵用」,並不意味著就不能繼續當作 iPad 使用。因為對於 iPad 本身來說,「隨航」僅僅是一個「應用」,你只要像正常的應用一樣上滑,就可以回到 iPad 本身的介面,此時你可以繼續使用 iPad。
當你想要回到 Mac 的桌面時,只要點選「隨航」的圖示就可以繼續使用。如果你有需要,甚至是可以在 iPad 的隨航介面上,放上一個 iPad 應用側邊欄。簡單來說,在 iPad 隨航的過程中,並不會丟失自己的「角色」。
對了,這裡還有一個很有用的小細節。我們都知道現在 iPad (Pro)對於鍵盤的支援已經非常友好,所以很多人都會喜歡搭配鍵盤來使用 iPad。那麼在使用「隨航」的時候,你連線 iPad 的鍵盤,是可以直接作為 Mac 的鍵盤使用的。我基本上都是使用 iPad 鍵盤多一點,這樣可以「一個鍵盤,完成兩個系統的鍵入」。
不得不說,「隨航」是蘋果「生態」優勢最充分的體現。這樣的軟硬結合,還真的只此一家。
「融合」當然,macOS 連線的不僅僅是 iPad 螢幕,還有二者的軟體生態。macOS 的每一次改變,不僅僅對使用者有著影響,對於開發者來說更是如此。
在這一次的 WWDC 上,蘋果推出了「Mac Catalyst」,這項功能的最大意義就是可以讓開發者迅速地把一些優秀的 iPad 應用快速建立為 Mac 版本。這件事其實從 macOS Mojave 就已經開始了,但是那個時候基本上只有 Mac 本身自帶的應用,例如新聞,但是現在開發者可以把更多已經制作好的軟體迅速的轉移到 Mac 上來。
《狂野飆車9》的開發者,僅僅用了幾天就基本完成了 iPad 版本到 Mac 版本的轉變。而且不僅僅是單純的移植,還會利用 Mac 上更好的圖形效能。
蘋果之所以會推出這樣的功能,就是希望 iOS 平臺的優秀生態環境可以輻射到 macOS。macOS 系統雖然本身簡潔高效,但是軟體生態一直飽受詬病,即使一些傳統生產力軟體有很好的體驗,但是當想要更多使用者進來時,就需要更多。
不過,目前因為系統剛剛更新,官網上列出的第一批軟體還沒有上架。而且,從這些軟體的特點來看,基本上還是以一些簡單互動為主,所以未來這項功能到底是不是能夠改變 macOS 的生態,仍然需要時間來驗證。
其實蘋果自己也在做著不同程度的嘗試,在 macOS Catalina 中,一些系統自帶軟體也都發生了變化。總結起來,基本上就是在吸取移動端的優點。
照片應用跟隨了 iOS 13 的腳步,有了一個非常系統的照片管理方式。相簿會根據不同時間單位的變化給出不同的精選照片,也可以像 iPhone 一樣直接生成一段「回憶短片」,這才是一個 2019 年的智慧裝置該有的相簿功能。
其中值得一說的是「提醒安排」。這個軟體因為功能簡陋,一直都被關進蘋果自帶應用的冷宮裡。在 iOS 13 的更新中,蘋果對其進行了重新設計,而 macOS 也是如此。
全新的提醒事項,更加簡潔明了,層級清晰。雖然和頂級的一些「GTD」軟體還有差距,但是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基本足夠。對於很多人來說,基本上不需要下載額外的軟體。
並且提醒方式並不是簡單的日期提醒,還包括「指定時間」、「地點」、「發信息給某人時」,例如,如果你是一個上班總是喜歡忘記打卡的人,你就可以設定一個「指定時間」(日常到達公司的時間)或者是「指定地點」(公司地址)提醒打卡。
尾聲如果說蘋果產品的最大魅力就在於生態融合,那麼過去的幾年時間裡是 iPhone 和 iPad 之間配合更加緊密。Mac 作為一臺「電腦」,由於平臺性質的原因一直沒有深度融合,但是從上一個版本的 macOS Mojave 的連續互通開始,Mac 和 iPhone、iPad 之間的合作已經逐漸從軟體到硬體開始過渡,尤其是這一次的 macOS Catalina 更新,更是讓 iPad 和 Mac 之間的關係更上一層樓。
如果說 Mac 電腦作為一種傳統的生產力工具,而 iPad 代表一種新興生產力工具,蘋果並不認為二者是「衝突」的關係,而是彼此吸收對方的優點。就拿「隨航」功能來說,使用者可以感受到生態統一的便利,而對開發者和蘋果來說,則是一種對不同互動方式的探索。
從這個角度來說,macOS Catalina 更是一種實驗,硬體有三種互動方式的跨界,軟體上有跨平臺的互動和融合。對於 Mac 電腦來說,它可能是一塊影響「以後」的基石。
注意:macOS Catalina 停止支援 32 位應用,目前包括 Adobe 以及一些音樂創作軟體因為沒有及時更新所以可能失效,所以此類使用者謹慎升級。
作者 | @Derrick Zhang
編輯 | Nic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