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上有個憂鬱帥氣的男生深深地吸引了我,他漆黑的眼神沉重地凝視漆黑窗外,我想他一定是手機沒有電了吧!
“蘋果究竟給你喝了什麼迷魂湯,讓你的認知中手機只有iPhone一個?”這是某粉絲私下問我的問題,也正是這個問題讓我找到了今天的話題。同時,還夾帶著讓我找尋到了“國產手機哪裡不如蘋果手機”的答案!是什麼理由讓我一直堅持使用iPhone並沒有考慮國產品牌手機?捫心而論,iPhone手機到底比國產手機強在哪裡,我猜測很迷茫的應該不止我一個才對,誠然iPhone的出現打開了智慧時代的大門,而打造iPhone的蘋果公司更是讓身家以億為單位,掌舵世界500強企業的任正非讚不絕口。
他的功勞是值得肯定的,但這也都無法掩蓋一個事實!那就是除了IOS系統之外,讓人堅持使用iPhone而不考慮國產品牌手機的理由似乎寥寥無幾。與高速發展的國產品牌手機相比較而言,論硬體引數、創新設計、售價等諸多方面,iPhone似乎也僅僅有一個零配件質量以及做工勉強可以支撐一下。那到底是什麼讓我依然在迷茫中選擇了iPhone 呢?這個問題我思索了很久也沒有答案,不過好在最終因粉絲的質問中我才終於得出了這個答案。
使用iPhone其實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麼的優秀也並不是因為所謂的情懷,要知道時代或是社會是進步的而不是倒流的,只要時代的車輪不停止那麼優秀的產品總是會不停地出現的。那是因為什麼?很簡單,使用iPhone手機其實是一種態度,當然這個態度並不是針對產品,而是使用者在諸多因素以及應對環境變化而引發的一種自生物反應。打個比方,在電腦流行之初人們如對智慧手機一般“愛不釋手”,那時候因各種因素無法買入電腦的人往往都會選擇去網咖。
而當時大大小小的網咖可以說遍佈城市的各個角落,但是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去網咖呢?很少了對吧?究其原因只有一點,那就是人們對電腦的態度產生了變化。電腦普及之初大家都抱有新鮮感,再加上當時的時代背景大家的生活節奏並沒有當下這麼快,於是大家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他。但是當電腦普及之後大家的新鮮感就消失了,畢竟普及之後電腦的買入條件門檻很低,可以說大多數人都買得起,甚至可以說若是我願意,我可以買一臺回來24小時不間斷地玩。再加上現在的生活節奏相比較以往快很多,每個人都忙於生計而四處奔波,誰還有多餘的時間關注它呢?
久而久之人們對電腦的熱情就淡薄了,甚至會遺忘它。這個態度的轉變在如今的手機上同樣有所展現,智慧手機流行之初得益於安卓系統開源帶來的超高可玩性讓不少人沉迷於折騰手機,各種花裡胡哨的主題,各種千奇百怪的字型、各式各樣的應用,總之每天都有玩不完的花樣。然而就像電腦一樣,當新鮮感過去了之後呢?舉個鮮明的例子吧,手機拍照功能的加強曾引領了一段自拍的風潮。聚會吃飯先拍照,上個廁所先拍照,起床上班先拍照,晚上睡覺先拍照。
但是現在這種現象在逐漸地減少,與之有著相似之處的還有“低頭族”,智慧手機普及之初大家對手機的沉迷甚至已經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走路看手機,上廁所看手機,聚會上大家也是各顧各地玩著手機,但這些都在智慧手機普及程度可以用爛大街來形容的時候也逐漸減少甚至消失了對不對?這一點是我是深有體會的,所以我選擇了iPhone手機,因為使用iPhone手機讓我從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因時代進步而失去的清淨,聚會時的暢聊,飯後小兩口更多相處空間,兄弟之間的逗比。
這些都是讓我選擇iPhone手機而放棄國產手機的原因,除此之外用iPhone手機真的太省心了,這一點用過iPhone手機的人,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得益於IOS系統的生態,使用iPhone手機的我沒有那“一驚一乍”的提示音。我不必為了避開不必要的煩惱而進行各種設定以及許可權的管理,也不用擔心所謂的“大資料時代”採集走我的個人隱私,不用擔心被各種看似“美好”的營銷消費。總之,國產手機帶來的困擾,能說的以及不能說的,能過審的以及不能過審的我就不再一一舉例了,而是在最後把它總結成一句話,那就是:使用iPhone手機其實並不是因為崇洋媚外而是一種態度,它叫——IOS!
小編之聲:誠然很多人認為IOS是蘋果公司最後的底牌,若是沒有IOS蘋果早就跌落神壇了。但是我想說,如果你只是單純地認為IOS只不過是一個系統的話那麼你還是有些膚淺了。IOS表面上是系統的名稱,但它也可以稱作是諸多產業鏈利益以及使用者利益兼顧的代名詞,有些話因稽核問題我就不細說了,很多事相信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