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4月1日老羅將在抖音直播帶貨首秀的新聞吸引了,那天我完整的看完了老羅的直播視訊,從未在抖音購買過東西的人,這一次,支援了老羅。
4月2日,瑞幸爆醜聞,這個產品卒
4個小時直播看完之後,唏噓不已,還是那個天生驕傲的老羅麼?(看到他直播過程中的磕磕絆絆,看到他道歉,看到他再次為手機帶貨,卻是小米...)不禁思緒亂飛,想到幾年前,第一次記住錘子手機還是因為朋友相繼買了T1和pro2,跟我講情懷,講手機功能怎麼怎麼樣,眼睛泛著光
我想老羅的種子就是那時種下的吧,而讓這個種子發芽的就是再次回顧了2014年羅王大戰,近3小時,全程無尿點,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二刷視訊,我不再把它當相聲或是笑話看,而是由衷佩服老羅這種人,有市井氣,講話天生自帶吸引力,有邏輯怪圈,讓人不由自主認同,於是萌生的種子開始汲取水、並進行光合作用,在對比了幾個星期後,終於偷偷的在鹹魚上入了堅果PRO3(本來是想買pro2S或R1的,奈何價效比不高,於是搞了個老羅走之後的錘子產品),發了芽,並將自己的使用體驗做個總結,也算對特立獨行、另類小眾的錘子一個不完美的END吧
初見從鹹魚下單,走的驗貨擔保,等待了2天,終於收到了,心裡還是有點激動的,迫不及待的拆箱、上手,習慣了圓潤、弧面的手感,第一次實際看、握,還是很讓人讚歎的:
全家桶
看到若隱若現的LOGO了麼
稜角分明的中框及圓形的側邊按鍵
個人比較喜歡
背部的紅點LOGO
外貌和設計這種東西 很玄學,我就不細講了,但背部突出的攝像頭和正面的水滴屏,現在市面上主流都是如此,而我主觀不喜歡
使用當我按電源鍵開機,看到啟動動畫 錘子LOGO的那剎那,有種蘋果的錯覺,真正使用你會發現風格真的很像喬布斯時代的蘋果。
進到主介面,第一次看螢幕內容時,會有強烈的模糊感,感覺不聚焦似的,但熟悉後,就不再有這樣的感覺
然後看到有說堅果pro3的螢幕出現‘彩虹屏’和重影,我特別關注和對比了下,至少我的沒有翻車
看到字型,又自然而然的想到蘋果,莫名的有種舒適感
多個APP之間的切換,我原主力機的切換邏輯是,先進入後臺選擇介面,然後左右滑動選擇切換到另一個APP中。堅果pro3是,直接在底部,滑動就切換其他的APP,少了一個進入後臺選擇的步驟,是真的好用
擬物化
這點其實有點無感,個人感覺就像是換了個錘子定製的主題一樣,當然不是所有的APP都重構了,而沒有重構的,和擬物化的APP放一起,看起來就不那麼和諧了,哎,小廠的悲哀...但我仍然覺得這是很迪奧的一件事,當隨大流成為一種主流,沒有選擇順勢而為湮滅個性,而是選擇逆流而上,保持對審美的態度,簡直燃爆了
連運營商Logo都物化了
拍照
不再贅述,直接上圖,我用的IQOO和堅果Pro3隨手拍做對比,各位自行感受,不過先看下兩者的引數吧
引數上吊打IQOO
我拍了很多對比圖,堅果Pro3確實在拍照方面確實有進步的空間,光線充足的情況下,翻車機率不大,但是一旦有明有暗或者夜間,就難講了,但微距倒是有趣
葉子上的葉絡
一步
同時執行4個APP,確實很膩害,第一次使用,真的是‘哇哦’‘awesome’
相比其他分屏效果,一步還是很驚喜的
對我而言是,看視訊出現廣告時,切切其他APP打發那1分鐘的時間;
對我而言是,看到網上好看的物品有趣的事,一鍵分享給我老婆;
對我而言是,多個豎屏手遊,同時玩的快樂(有些步驟不能跳過,所以2邊切不耽誤時間)
新鮮感過後,是什麼?
是側邊的3個執行的APP展示過小無法看清楚
是側邊的3個APP要使用必須跳到主APP區
是忽左忽右切換的效果讓人很跳脫
橫屏遊戲不能使用,導致部分雙開遊戲的使用者無法體驗(我以為是可以的,結果不行,談不上失望,但有點可惜)
大爆炸
這個功能個人覺得可能對於文字類工作的從業者更加能發揮作用吧:
比如需要提取圖片中的文字資訊,就用炸圖片
其他童鞋也可以試試自己的手機提取文字的效果,歡迎留言哦
左邊是IQOO、右邊是堅果Pro3,差別顯而易見
比如一段音訊或者視訊,需要提取文字,直接炸聲音(疫情影響,在家遠端開會,和上網課,這個功能還是相當實用的,方便會議紀要和課程覆盤;另外就是可能部分職業需要採集證據後,形成書面文字,這個也是能精準對標部分人群的,畢竟我之前的手機用的語音轉文字的APP還要收費,對比起來還是真香!)
最後就是炸錄屏,先說優點吧,可以將視訊分成多張圖片,自行選擇想保留的圖片,或者選擇多張圖片生成GIF,這可能是某些製作GIF軟體相比最簡單的操作;但是我使用下來,呃,怎麼說呢,不方便,因為炸出來的圖片顯示效果太小,我很難精準的保留我想得到的GIF,可能有字幕的相對容易,對我來說,這個功能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但是使用頻率真的不高,而且我以為能在TNT功能上使用,結果不行(這個功能對我而言可有可無,也請值友大佬留言告訴我還有什麼使用率比較高的場景,歡迎來打臉)
閃念膠囊
這個就是智慧語音+語音便籤,NB的功能但是哎... 不多講了吧
TNT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注重手機與PC上的交融,而錘子是最響的那個,TNT簡單來講就是安卓電腦,在我沒有接觸之前,我其實是嗤之以鼻的,因為臺式或者筆記本已經滿足了工作、休閒、娛樂的需求,平板更是觸及到便攜和娛樂的天花板,那手機再覆蓋PC,還能玩出什麼花樣呢?
連線
分為有線連線和無線連線兩種:
前者需要一個HDMI轉type-C 連線,HDMI接電視或者顯示器,type-C接手機
使用
瀏覽器開啟各個常規的網站基本跟PC端一樣,很合適
微信公眾號or張大媽適配程度挺高
各個常規APP顯示效果與手機端一致,且不能全屏,只能等比例放大一點,很少有可以全屏(例如WPS可以全屏)
類似這樣
語音互動:搜尋(分網路搜尋,可以配置多個搜尋維度,一次展示看著很膩害的樣子 和本地搜尋,類似PC端的本地搜尋一樣)、開啟或關閉APP,都可以通過語音去操作,環境嘈雜的情況下使用的話
遊戲
能全屏執行跑跑
我是投屏到電視,沒有接鍵鼠,橫豎屏遊戲體驗,肯定是不如直接玩手機的,但是畫面大啊,也是有舍有得吧,而且是有點延遲的,但在接受範圍內
耗電
TNT也是依賴於手機,而手機上的功能也是不受影響的,所以相當於一個人做2份功,耗電也是顯而易見的,不到2小時從100掉到60左右(沒有再單獨使用手機情況下)
總結
我嘗試了幾次,新鮮感又褪去了,不禁又想到最開始的問題上,TNT我們需求有這麼大麼?
使用TNT還是需要一個顯示器,在工作單位上,會需要使用TNT?
在家你需要連線電視,但遙控電視的主人不止你一個,就算是一個人,玩TNT耗電太快,無法長時間使用,就算有線連線顯示器,把TNT做主力,難道PC不更香麼?
論出差在外,攜帶一塊顯示器還是筆記本,哪個方便 顯而易見。
不可否認的是,能在下班回家沒帶電腦,臨時有事,改改文件 編輯文字、發發郵件能使用到;甚至還能防止孩子借上網課學習的理由,實際玩遊戲的場景...但這些都是經常會用到的場景麼?不,僅僅是應急或者好玩罷了
TNT就像一塊甜點,遠望而充滿誘惑,食下可口,品而甜膩,它能偶爾滿足味蕾的慾望用來解饞或墊肚子,但它卻無法代替一日三餐的主食和配菜
續航原裝充電器18W快充
從23%-99% 所需1小時5分鐘
我的IQOO,44W的快充,基本洗個澡就能戰一天,對比起來這個充電速度不算快,我發現自己使用手機的依賴卻越發嚴重了,心有所思,也希望各位值友能在放下手機充電時,多在意身邊的人,聊聊八卦、侃侃人生、喝茶看書或者什麼都不做,好好閉上眼睛,心平氣定,感受下自己此刻的平靜,多陪陪自己
最總結仍然能感受到錘子的堅持,擬物化、舒適的字型及獨特的外形,都能讓你看到錘子對於審美重來都是認真的,一步、大爆炸、閃念膠囊及TNT更是對限定人機互動方式新的探索,對於錘子公司這種主動探索的精神,值得我們尊敬。但需求不能精準落地,其他軟體不適配生態未形成,加上相機調教的先天不足等,最終呈現給我們使用者的使用體驗就像流星一樣,轉念即逝。
它值得嗎?
如果你認同它對事物的審美和態度,它值得
說在最後那個時期,自己看到的光還有另一個——蘋果4 出來的時候,從塞班系統為主導的時代,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優雅、美觀、科技感十足的手機,簡直就是藝術品...天天看蘋果的引數,新聞和圖片,終於在我畢業後第一次領薪水,買它還差2k的時候,從不找人借錢的我,找朋友借了錢,毫不猶豫的跑到最近的蘇寧實體店買了4S(4想買但是還在上學不得不強行放棄),在當下想擁有它的心,一刻都等不了,當晚整夜未眠......
時間一天 一年的過去,來到了現在,各種硬體、軟體的技術更新速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讓各個廠商下的手機硬體差異越來越小,手機外觀也大多數千篇一律毫無新意(升降攝像頭、各個攝像頭的增加、凸起、螢幕的開孔都是對時代和自己的妥協),不禁反問自己,再買手機還會有那時的感觸麼?答案是沒有了....
當下寶寶晚上肚子餓的哭聲湮滅了對那個輝煌時期最後一絲光,不禁感嘆,人啊,還是要吃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