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李幼薇
在螢幕被摺疊後的第二年,它依然是少數人的玩具。
今天上午,華為Mate X2新一代摺疊屏手機開賣,正如預期的那樣,在開售後幾秒鐘便顯示無貨。而對於該款產品,已有手機經銷商加價至80000元。
雖然人們一直在探討手機未來螢幕的形態,但在現在看來卻依舊高不可攀。而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是柔性屏的良品率以及摺疊形態,其次是製造成本問題。
目前,製造良品率較2年前有了一些可觀的提升,但製造成本卻依然沒有下降,除了柔性屏外,摺疊屏手機的摺疊形態也是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眾所周知,摺疊屏手機的主要形態分為內翻屏和外翻屏,而其中的鉸鏈是關鍵的零部件,另外,螢幕本身的彎曲也會帶來螢幕不平整的操作體驗。
從華為到柔宇再到OPPO、小米,手機廠商們不約而同地衝向了這條賽道,而作為柔性屏生產商,京東方、柔宇、三星也在柔性屏上大顯身手。
如今,屏雖已折,但卻少人用。
一、少數人的玩具2019年,MWC大會上,華為釋出了第一代摺疊屏手機Mate X,同期,三星也釋出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
在摺疊屏元年後的第二年,OPPO釋出了不同於華為和三星以摺疊為形態的卷軸屏手機,其展開的形態似一軸展開的畫卷。時間進入到2021年,更有傳聞稱,小米也在研發旗下的摺疊屏手機,並將有望於在今年問世。
至此,國產手機廠商中除了小米和vivo還未正式釋出摺疊屏手機外,其它廠商均已推出可以量產或概念機型。而在國際廠商中,蘋果也計劃於2023年推出摺疊形態的手機。
“OPPO的摺疊形態看似很簡單,但實際並不簡單,因為華為和三星所使用的是對摺技術,相當於螢幕大小是固定的,只是螢幕從中間摺疊,而OPPO的卷軸屏手機是要把一部分螢幕捲曲進手機,並非摺疊。”OLED柔性屏研發工程師姜磊說道。
而從摺疊形態上來講,三星Fold系列和W20系列所採用的內翻屏在生產良品率以及產能上較外翻屏更高,也更易於把控。
目前,摺疊屏的形態主要分為外翻、內翻、卷軸。其主要結構分為四層,分別為螢幕保護層、可彎曲柔性螢幕、軟膠支撐片、轉軸鉸鏈。
這其中,轉軸鉸鏈對於摺疊屏手機來說尤為重要,因為當前的摺疊屏手機大多采用兩塊主機+轉軸鉸鏈的組合方式。對於兩塊主機的內部結構而言與非摺疊手機幾乎一致,也是放置主機板、攝像頭、電池等主要零部件的位置,在透過轉軸鉸鏈將兩者相連並覆蓋螢幕。
可以說,轉軸鉸鏈的成敗直接決定了整個摺疊屏手機,既要做到纖薄,又要把其走線、散熱等100多個零部件完好地設計進去,還要考慮可靠性、使用者握持感。
據悉,華為Mate X和Xs的鉸鏈成本在40-60美元,而螢幕的成本在80美元左右,並且還要考慮良品率等問題。
二、為什麼受眾少?是什麼導致了摺疊屏量產困難,且受眾群體少呢?
價格因素佔到了一多半,其次是在硬體、軟體最佳化上的體驗。無論是華為的摺疊屏還是三星的摺疊屏,它們的定價基本在17000元之上,這是讓普通消費者無法企及的價格。
“我覺得還是太貴了,就現在iPhone而言我買一臺可能不到1萬塊,再加個幾千就能買臺iPad了,另外我聽說摺疊屏的螢幕是很貴的,壞了的話更換就要3000-4000元。”北京消費者馬先生說道。
消費者王先生告訴我們,他自己體驗過華為和三星的摺疊屏,從實用性上來說並沒有現在非摺疊屏手機這麼實用,並且價格高昂使他望而卻步。“之前公司發過一臺,但我覺得沒太大用就賣了,還掙了2萬塊錢,夠買兩臺iPhone了。”
可見,絕大消費者對於價格的敏感度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是實用性。
對於價格而言,這或許是現在廠商們能夠給到的最大誠意了,價格高而不下主要還是因為產品的生產難易程度、良品率、研發成本。
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曾談柔性屏的工藝和生產難度。“因為螢幕彎曲之後每一層的半徑不一樣,長度會有差別,會發生一些變化。華為的技術方案可以保證摺疊把變化的長度‘吃掉’。華為在摺疊結構上投入了三年的研究時間。”
在工藝生產上,更多人會覺得只需把柔性屏安到手機上即可,但實際上這其中有複雜的工藝難度,其要比製造一臺直螢幕難2-3倍,並且在生產線上的投入也要大於普通手機。尤其是其轉軸鉸鏈的製造成本,幾乎是當下直屏手機價格的10倍。
對於其中的鉸鏈部分就需要用到MIM、衝壓,液態金屬等多種工藝,且零部件過於繁多,精密、耐用、強度與輕薄規格均遠高於膝上型電腦的轉軸。且精密組裝對於時間要求會更長,但經過繁瑣的複雜工藝也意味著良品率達不到預期要求。
鉸鏈對摺疊屏手機來說至關重要。柔性螢幕雖然可以彎曲摺疊,但柔性螢幕的鉸鏈工藝無法達到預期則會造成其螢幕不可逆的破壞,直接影響使用壽命。
據悉,華為Mate X系列摺疊屏手機的鉸鏈供應商為奇鋐,三星Galaxy Fold系列摺疊屏手機的鉸鏈供應商為KH Vatec。而在螢幕方面,華為本次採用的是國產京東方生產的柔性屏。在華為釋出後的第二天,京東方股票上漲3%,或是受到利好訊息的原因。
另外,鉸鏈和柔性屏的製造成本雖然有所下降,但前期研發試驗成本居高不下,總投入則要比普通手機高出3-5倍之多,尤其在柔性屏封裝方面,其良品率還未與普通螢幕持平。“研發週期也是一個問題,包括試製的時間成本問題,這些都是導致摺疊屏手機成本無法下降的主要原因。”姜磊說道。
“柔性屏的技術難題需要逐一攻克,尤其是受力方面的問題,因為螢幕需要摺疊無法使用普通玻璃蓋板來保護,從而改為使用高分子薄膜進行保護,所以這是柔性屏的一大難點,如何在受到應力時保持螢幕的使用效能。”吳志國所在的產線負責生產8英寸OLED柔性屏,這種尺寸的柔性屏大多在手機中使用。
而維信諾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目前柔性屏產品可實現外折10萬次的使用壽命,按每天摺疊100次計算,至少可使用3年。未來,技術方案需要不斷迭代,將持續提升螢幕的使用壽命以及可靠效能。
姜磊告訴我們,柔性屏的製造成本會隨著技術不斷更迭而下降,但就現在而言,螢幕的製造成本也較之前下降了不少,但手機廠商的研發成本卻沒有下降。
另外,手機廠商對於摺疊屏手機的定價也一定會普通直屏手機區分開來。“手機廠商都會進入這條賽道是必然的趨勢,未來我們能夠看到更多手機廠商釋出摺疊屏手機。”
2019年,時任OPPO副總裁沈義人在去MWC大會前“拿掉”了摺疊屏手機,原因很簡單,他認為樣機拿在手裡,並沒有達到真正成熟商業化產品的要求。
沈義人認為,“大家覺得現在摺疊屏可能是一個概念,從本質上看,它更像一個翻蓋手機。主機板是硬的,就會導致摺疊屏的想象空間下降,電池無法摺疊,也會有很多制約。我們的理解是摺疊屏、柔性屏技術給手機帶來形態上的變化。我覺得,摺疊屏技術在目前這個階段不會有特別大的進展,OPPO至少在今年之內是沒有商用考慮。”
而在沈義人去職的7個月後,OPPO於2020未來科技大會中釋出了卷軸形態的卷軸屏手機,其使用的也是京東方供應的OLED柔性屏。
但卷軸屏與摺疊屏的形態存在本質的不同,是區別於摺疊屏的又一柔性屏應用形態。而在製造工藝上,由於卷軸屏將摺疊所用的鉸鏈更換為了圓軸型的卷軸,其考驗的是螢幕的耐用率與捲曲程度,製造起來相較摺疊屏更為容易。
“用卷軸是一個聰明的辦法,相對於摺疊來說,卷軸使用的工藝較為簡單,只是一個驅動馬達加上卷軸即可實現,但其不像摺疊屏是把螢幕固定中只從中間摺疊,其考驗的是柔性屏的捲曲耐力。”姜磊說道。
但目前,OPPO並未有要量產這款手機的意思,只是對外發布了該款產品的概念機,而小米也傳言稱要在今年釋出摺疊屏手機。
就目前而言,各大手機廠商的螢幕供給基本都處於合作研發的過程,比如華為則是藉助京東方,而中興、小米則是藉助維信諾。
三、京東方PK維信諾,誰更強?據市場機構預測,OLED柔性屏市場規模在2021年將達到768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32%,其中柔性OLED市場規模為566億美元,市場佔有率將達到73%。
中興通訊高階副總裁兼終端事業部CEO徐峰認為,柔性摺疊屏手機目前商用還不是太成熟,這是個值得關注的方向,還需要看市場客戶的進一步反應。
可以預見的是,OLED柔性屏應用趨勢在進一步增加,而釋出或量產可摺疊屏手機被認為是手機廠商創新力與技術實力的雙重體現。因此,我們預測今年小米和vivo或也將釋出柔性屏產品。
據京東方2020年中財報顯示,其營業總收入為1016.88億元。其中,淨利潤為24.76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6.24億元。
在研發費用方面,截至去年中為52.5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19億元。由此可見,京東方在利潤總營收上較去年同期有所放緩,但研發費用方面卻有所上升。
在現金流量方面,銷售商品與提供勞務方面的收入為1068.0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06.1億元。
而在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方面則達到314.46億元,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應為廠房建成並投產所致。
據維信諾2020年中財報顯示,其營業收入為20.1億元,淨利潤為-2676萬元,較2019年同期營收有所上升,淨利潤虧損有所收窄。
在研發費用方面,截止2020年中為2.99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500萬元。由此可見,維信諾在研發費用方面有所放緩,提升很小。
在現金流量方面,銷售商品與提供勞務方面的收入為16.7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89億元。而在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方面則達到20.21億元,減少了6.3億元,可見維信諾在廠房建設方面也有著明顯萎縮,或與廠房建成投產有一定關係。
但從京東方和維信諾在總營收和研發費用方面的比較可以看出,維信諾總體趨勢仍不及京東方,並且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在淨利潤方面仍然為負。
目前,在國產柔性OLED產能方面主要集中於京東方手中,其技術幾乎複製了三星的量產模式,而京東方的柔性屏也基本達到了三星量產產品的工藝需求,同時,京東方也在去年底成為了iPhone 12系列的螢幕供應商,並在今年爭取iPhone 13系列的OLED螢幕訂單。
四、要掌握話語權除此之外,京東方在毛利方面也需要提高。過去一段時間,京東方拿出的財務資料均不太亮眼,其中政府補貼就佔到了六成之多。這導致其產品的毛利過低,議價權不高,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
因此,這也是京東方想要打入蘋果高階產業鏈的目的之一,希望與蘋果的合作加大柔性屏的毛利率和議價權。眾所周知,目前三星對於OLED柔性屏擁有足夠的議價權,可以擺脫週期性影響。
“現在京東方的份額和產能都比其它國產廠商較為穩固,但自主研發的實力還是相對薄弱,京東方未來主要的目標應當是超越日韓廠商,把握國際範圍內的議價權。”吳志國說道。
1月29日,京東方釋出2020年業績預告,預計全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48億元~51億元,同比增長150%~166%。
其中,在柔性屏方面,京東方創新推出360°內外雙向彎折的柔性屏、彎折半徑達到全球領先的1.0mm的摺疊柔性屏、12.3英寸“滑動卷軸”形態的柔性顯示產品、首款6.2英寸柔性腕帶手機等創新技術和產品。
姜磊告訴我們,“OPPO卷軸屏使用的正是京東方提供的柔性屏,這也是除了摺疊形式之外的一次嘗試,但在螢幕工藝方面還需要加大研究力量。”
從摺疊屏手機發布之日起,摺疊屏便得到了上游供應鏈端的足夠重視。
三年前,京東方在成都啟動了首條6G柔性OLED生產線;在綿陽建設的第二條6G OLED生產線也於2019年開始量產;在重慶建設的第三條6G柔性OLED面板生產線月產能為4.8萬片。
2020年中,維信諾在廣州的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也正式建成,該產線該產線產品定位6~18英寸柔性AMOLED模組,產品涵蓋曲面、摺疊、穿戴和車載等應用領域。
除此之外,柔宇也在柔性屏方面大做文章。2020年最後一天,上交所披露公告顯示,已受理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擬上市申請。在柔宇招股書中,此次IPO擬募資144.34億元人民幣。
根據其招股書顯示,柔宇公司2019年全年總收入僅為2.27億元。2017年-2019年,其研發費用分別為1.60億元、4.88億元和5.86億元。高估值、低收入、高虧損也成為柔宇上市前媒體質問最多的話題。
2014年,柔宇釋出了厚度僅有0.01毫米的全柔性顯示屏,引領了柔性顯示和柔性電子產業的新潮流;2018年,柔宇推出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FlexPai,並且投產全球首條全柔性屏生產線。
但時至今日,柔宇手機在市場中的反響一般,其銷量不及華為Mate X系列摺疊屏的三分之一,並有訊息稱,柔宇第一代柔派手機被多位手機經銷商回收。另外,我們迄今為止也未看到其它手機廠商使用柔宇的柔性屏。
五、總結摺疊屏的故事仍在繼續,在這背後不僅有手機企業的研發努力,更有包括柔性屏、轉軸鉸鏈廠商在內的各個零部件廠商的努力。
當前,摺疊形式仍在探索,每家手機廠商都在研發不同形態的摺疊手機,但無論怎樣都是未來手機創新的一種模式。
未來,除了摺疊形態、卷軸形態,我們或許還能夠看見更多形態的摺疊手機問世,而柔性屏技術的終極形式將是服務於整個智慧硬體終端,包括可穿戴產品。
而我們也相信,它終將成為一款普羅大眾能夠接受的產品,一切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