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

開局截一張

@易青

老師的表格先,不善於作圖,具體引數對比看這個圖就好了。

產品的內容太多了,梗也太多了,多到甚至所有人都講過了,這裡還是聊一聊K40這個產品本身在我看來的定義表現吧。

2020年最開年的時候,Redmi釋出了一個叫K30 5G的東西

如何評價 1999 元起的紅米K30 5G 手機?有什麼亮點或不足?www.zhihu.com

這個東西可怕之處在於把當時對普通人來說遙不可及隨便就要3-4k的雙模5G手機價格直接糊到了1999起步,甚至大電池和高重新整理率這兩個5G時代的核心需求都被同時滿足了,雖然雙頻被競品kol噴了大半年,但是依然架不住在5G元年剛開始的時候直接把其他廠商靠5G溢價的可能性打崩了。

但是K30 5G並不成功,以至於出現後面K30Pro大跳水,K30i,K30極速版被各種拉出來頂著產品線,為什麼?

因為長期來看刀法不正確,打亂了產品線,在有限的成本里沒有能滿足目標消費群體的核心需求,所以滯銷,所以需要透過新機和降價來開啟銷路。

究其原因,可以簡單地分為如下幾點:

1, 產品定位劃分不明確,K30 5G和K30Pro的重新整理率前者竟然比後者高很多,而拍照在紙面引數上竟然拉不開差距(全系IMX686主攝搭配超廣角/微距/人像)

2, 產品設計差異過大,導致物料之間缺乏相容性,無法大規模採購降低成本或者迅速轉產降低損失。

3, 產品優勢過於時間依賴,主打5G入門的特色很快就被新機潮淹沒,缺乏強力賣點。

這些 東西綜合,甚至導致了去年中端隨便一個手機的主攝/快充/重新整理率甚至可能不如因為歷史和時間原因大降價的K30 5G的主攝/快充/重新整理率等指標,異常尷尬。

我不知道產品經理如何理解去年整個產品線的表現,但是在我看來今年的K40,把上面所有問題都改正了,而且改正的徹徹底底。

今年K40產品定位劃分明確了許多,次旗艦晶片-旗艦晶片,次旗艦晶片的功能-旗艦晶片的功能,IMX582堪用的拍照-IMX686(1/1.7”配合全新演算法)/HM2(1/1.5”配合全新演算法),標準LPDDR5記憶體-滿血LPDDR5記憶體,標準的配色-特殊的配色,甚至濾鏡都有所劃分。

同時共同的核心硬體,例如ID設計,邊框,螢幕,都大大減少了生產和採購的成本,哪怕某一臺機器因為競爭對手產品規劃慘遭打死,整體也可以利用相同部件迅速轉產,降低了風險,減少了風險成本,也讓整個機器在維持相同利潤率下售價得以進一步降低。

產品優勢定義清晰,就是好螢幕,旗艦處理器賣出去別人非旗艦的價格,甚至我捨得上杜比,上小金標,上全球最小挖孔,上最新的E4 AMOLED,上之前旗艦次旗艦才有的X軸線性馬達,我給你觸控懟到遊戲手機的級別,我給你做觸控超解析度演算法讓你觸控更加精準,我甚至給你7.8mm的超薄厚度+4520毫安時電池:你們前年噴我一年電池小輕薄啊,去年噴我一年電池大但是厚重,今年我就給你們表演一個比OV的薄還薄,比OV的大電池還大的奇妙組合,甚至給你塞上一個旗艦-次旗艦處理器和中端機的價格,你有本事繼續噴,繼續吐槽繼續不買啊?

去年那麼多噴厚重的,今年總沒得噴了吧?

什麼?你要噴塑膠邊框?不好意思啊,友商4k價位一樣塑膠邊框,大家都是鋁合金中框加固的塑膠邊框,沒有誰比誰更優秀,打臉去年盧偉冰在K30Pro立的什麼金屬邊框評下指紋的flag就打臉吧,不妨礙你我噴他口無遮攔,但是

商人不怕打臉,怕沒有好貨,怕抓不住變化的消費者需求,怕產品不給力定價不給力,怕產品定義出問題。

講完這些錯誤分析,回頭看產品本身,一個870啥也不要上1999就已經夠震撼了,我還記得摩托羅拉的870出來之後各個平臺高呼小米藥丸的浪潮一浪接著一浪。

在有限的預算裡,砍掉體驗不會好的低端螢幕指紋,一體性個更強解鎖更快的新一代共形側面指紋,雖然打臉去年,但是體驗遠比為了屏下指紋噱頭上垃圾演算法或者上神盾方案屏下要好很多。

在有限的預算裡,砍掉感知不強但是成本不低影響天線設計還一直保護在保護套裡的全金屬中框,雖然打臉去年,但是螢幕引數得到了極大的補強,一個感知非常明顯非常頂級的E4 AMOLED 高刷直屏。

在有限的預算裡,攝像頭上非常精確的一刀配合更新的演算法,同樣0.8μm單畫素無非是總畫素量比HMX少噪點多一些,演算法大部分都能通用865+HMX的東西成片還更快了,何樂而不為呢?

33w?這個滿血版33w的前半段充電速度甚至高於友商同樣單電芯的40w/44w,滿血超過半小時,後半段降速充電截止的時間也更短,全程速度接近友商66w。你要說傷電池,這事得分成兩個部分來看,一個部分叫做“滿血都才33w,何談傷電池”,另一個部分叫做“一年99塊換電池又是一條好漢,哪怕換電池也沒事啊”。雖然33w考慮後面的K40Pro的確數字上顯得沒有誠意,但是更長時間的滿血過程,半小時充入電量也接近友商40w以上的機型,這個充電速度並不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困擾,面對65w甚至120w自然有一些力不從心無需為Redmi辯解,但是這個取捨的問題,你願意為剩下的產品力買單而忽略這個刀法嗎?我考慮我實際充電時間的需求(半小時75%和半小時充滿對我來說差異不大),低C率電池換來的高密度輕薄手感體驗,願意接受。

這個價位,所有的配置都是一點一點摳出來的,你沒有超高的價格來隨意揮霍,只有緊縮的預算和橫亙其中的必要賣點,而靠著這些精準的刀法,在這個價位創造了一個核心配置幾乎無敵,細節小點各種拉滿,X軸馬達雙揚聲器NFC紅外一個不少,部分地方甚至還有小亮點的1999怪獸,這個產品經理真的是鬼才。

更鬼才的是,這次K40的後蓋脫離的之前抄襲友商的帽子,發展了自己的特色不說,長得別說不醜,甚至有一些好看,那幾個配色也讓人挑不出大毛病,Redmi真的長大了。

這樣的產品,如果沒有秒空,對不起他的價格,而他的缺點我都寫在刀法裡面了,你介意嗎?如果不介意,我建議下單,如果不介意,我建議等等。

在元宵節之前手機市場就已經廝殺到如此地步,我們消費者為什麼不支援~ 要知道在中國這個環境都能茁壯成長的廠商們出國了到海外了就是亂砍,如此優秀的產品在中國市場廝殺,我們消費者要做的就是用需求,用現金來投票,發揮市場的作用,給好產品一個好的銷量,讓市場廝殺得更加激烈,讓公司得到鍛鍊,在競爭中進步與發展,讓消費者獲利,推動社會更高效的前進。

何樂而不為呢?

13
最新評論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安卓12全新“Monet”主題系統,基於桌布自動改變主題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