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身邊的親戚朋友有需求想裝機,讓我幫忙推薦一些配置,最近硬體的一直漲價,說實話我是不推薦最目前這個時間節點上裝機的,畢竟空氣卡一卡難求,加上晶圓緊缺的雙重加持,造成了顯示卡以及儲存產品水漲船高,且11代的桌上型電腦CPU也很快要上市上,如果不是剛需要真的可以再等等。

不過既然有求於我,當然也不好推辭,就按照"買新不買舊"的原則,在目前10代的範圍內進行了奢華型、均衡型以及價效比三個裝機清單的推薦,其中最受爭議的估計也會是顯示卡了,真心不好推薦,有閒置顯示卡可上的情況下真心建議再等等,所以我推薦的CPU都是帶核顯的,沒有顯示卡的情況下也能臨時應急使用。

不囉嗦,直接上配置單,價格均為京東自營價格,不同渠道價格有一定差別,僅供參考。

一、奢華型配置

該配置可以算是奢華級別的配置了,各方面硬體都是目前旗艦級別的堆砌,無論是超頻玩家、遊戲玩家還是電競玩家都完全滿足使用要求,當然,配置的價格不低,不是土豪的話一般上不到這樣的配置。

ROG是值得為信仰充值的品牌,STRIX Z590-E GAMING這塊主機板也不僅只是為信仰充值那麼簡單,各方面的素質也是非常高的,14+2模組強勁供電模組,搭配上專門為超頻玩家開發的超頻設計,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10900K以及皇家戟的最大潛力,所以非常適合遊戲玩家以及超頻玩家。如果你還喜歡電競效果,STRIX Z590-E GAMING也完全可以玩到極致,50+品牌超過500+產品加入到ASUS AURA家庭,神光同步什麼的就是那麼易如反掌就實現了。

芝奇皇家戟以及三星970 EVO Plus的固態,雖然有點爭議,但仍然無法撼動其在各自硬體內處於第一梯隊的地位,芝奇皇家戟除了好看的燈效外,更是有超強的超頻體質,能夠讓玩家發揮到更高效能,兩條32GB大杯容量的滿足也不是一般遊戲和使用能夠體驗到的,在目前晶圓緊缺、記憶體固態價格馬上就飆升的情況下,這個也是好價。

至於顯示卡,我是完全不想說了,完全沒有任何價效比可言,這種空氣卡,等日後放量降價買到了再說吧,目前真不適合入手。

二、均衡型配置

這個配置來說,目前還是很主流的,無論是吃雞還是處理影片,效能各方面都是能夠應付過來,從機箱到電源,升級的空間都比較大,日後有好價了,可隨意升級上來。

這個配置中的Antec 驅逐者 DF 600FLUX和NE850電源是最大亮點,機箱為前左透設計,可以打造光汙染的神光同步主機,機箱自帶風扇集線器,能夠一鍵控制燈光同步或關閉,可隨時在電競主機和文藝主機之間切換。

且這款機箱支援多種散熱方案,風冷、一體水冷、分體水冷都能通殺,能實現最強的散熱效果,所以該機箱有著"散熱擔當"的稱號,更加妙的是,機箱在顯示卡位下方設計了兩個散熱風扇位,可以對著整塊顯示卡直接吹,即使日後升級30系列超級顯示卡也完全不用散熱壓不住的問題。

NE850作為安鈦克系列的品牌電源,雖然沒有HCG的定位和級別高,但同樣是一款中等偏上的PC電源,全日系電容,全模組設計,金牌輸出認證,智慧啟停溫控風扇以及長達7年直接換新的質保,都足以上這款電源能夠撐到30系列顯示卡普及,所以一步到位850W功率的充裕預留,日後上30系列顯示卡也不用擔心電源供電不足。

遊戲和軟體都越來越大的今天,16GB還是很有必要保證的,可以保證流暢執行各種大型遊戲和軟體,所以記憶體方面仍然要保證這個容量,至於品牌方面,基本不存在選擇障礙,選品牌就對了。

三、價效比配置

這套配置能夠應付日常的使用需求,日常辦公、4K影音都是可以的,機箱帶側透設計,日後也可以升級和打造光汙染的主機,更重要的是RX590顯示卡,如果厭煩了Windows的廣告,也可以打造一臺乾淨好用的黑蘋果,或者可以裝雙系統,體驗"一機兩用"的樂趣,對於喜歡折騰的的使用者也是很實用。

華擎RX 590是該配置中最突出的地方,也是配置中最貴的硬體,配備了3個DP和1個HDMI介面,可以同時接四個顯示器,看股票、做設計、寫程式碼都很好用,如果預算不足,直接去掉顯示卡黑蘋果,系統執行也流暢得一批,電源選擇了650W功率,預留充足的空間,其他硬體也可以根據需求靈活升級而不用擔心供電問題。

至於記憶體和固態,則選擇了國產的光威弈Pro系列固態硬碟,雖然是首款純國產儲存產品,無論合肥長鑫還是長江3D NAND原廠晶片,在推向市場後都有著不錯的表現,其中長江採3D NAND原廠晶片用全新的Xtacking架構,相比傳統3D NDND晶片,基於全新Xtacking架構的64層TLC 3D NAND晶片,儲存的密度、傳輸速度、擦寫次數均有了較大的提升。國產儲存起步艱難,能支援的情況下就儘量多支援一下。

由於處理器的TDP為65W,採用普通風冷方案就能解決,玄冰400雙刃採用了了CTT熱管直接接觸底座,4根純銅熱管穿透,再搭配雙溫控風扇輔助散熱,足以應付這款CPU全速負責的散熱了。

以上是針對10代系列U的三套配置,有需要的可以按需要食用,也可以靈活調整,當然追求更高性價比的可以選擇9代以前的平臺,畢竟舊的配件都在清貨,所以推薦的配置沒有絕對好,也沒有絕對的差,更沒有百分百的全面,配置的選擇更多是針對使用需求和場景,一句話:合適自己的配置就是好配置。

最後建議,顯示卡暫時不要買,儲存產品儘早買,希望大家裝上適合自己的主機。

12
最新評論
  • 驍龍8s Elite來襲,中端市場的新寵還是性能妥協?全面解析與期待
  • RedmiK40對比Motoedges,哪款更值得你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