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清華大學官網訊息,【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教授唐傳祥研究組與來自國外合作團隊在《自然》上發表了題為《穩態微聚束原理的實驗演示》的研究論文,報告了一種新型粒子加速器光源“穩態微聚束”(SSMB)的首個原理驗證實驗。】有望應用於光刻機等領域!
踏入2021年,關於禁令貌似還沒有停下的意思,那麼華為在麒麟9000消耗完之後真的只能重走4G這條“回頭路”嗎?
到底是5G技術的領頭羊之一,道路千萬條,總有一條是出路!
華為發展雲伺服器這一未來大殺器,雲電腦和雲手機都已經推出商用模式,那麼#華為雲手機能替代5nm 3nm高階機麼#?不造芯可以嗎?
首先要知道華為雲手機是基於華為公有云上的虛擬機器服務,硬體上依賴華為自研泰山伺服器支援:搭載鯤鵬處理器,專業級GPU硬體加速,可執行大型遊戲,相容原生指令等等特性,資訊資料儲存在雲端也保證了資訊的安全;端雲同構,相比以往模擬器方案,虛擬手機執行效能提升達80%。
但虛擬手機畢竟也是建立在伺服器上,而伺服器也是需要由晶片驅動,根本的問題始終迴歸到了造芯這個“卡脖子”的點上!
另外,中芯國際若成功推出新封裝技術倒也能解決部分晶片的燃眉之急,但長遠之路最根本問題依舊是光刻機!
目前國產光刻機最需要面對的核心難題之一就是光源!ASML的高階EUV光刻機,使用的是:半導體曝光用鐳射光源大型廠商美國Cymer提供的LPP(鐳射等離子體)技術。
據瞭解,其工作原理是:一束高能的二氧化碳鐳射照射一個30微米的錫球,產生LPP光源,然後等離子體輻射出波長13.5奈米的EUV光源,透過反射鏡收集並用於光刻曝光!
而從國內引進EUV高階光刻機之路的無比坎坷情況來看,由美國所掌握LPP光源技術也是無法引進合作的,想要獲得這項技術授權就像是要去火星買紙尿褲一樣——等到不知哪個猴年馬月的事!
此次清華團隊新成果有望助力國產光刻機研發 !基於SSMB的EUV光源為大功率EUV光源的突破提供全新的解決思路。有望解決自主研發光刻機中最核心的“卡脖子”難題。
SSMB光源“穩態微聚束”(Steady-state microbunching)原理:採用鐳射來對電子進行聚束,相比同步輻射光源常用的微波,聚束系統的波長縮短了5到6個數量級…
由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唐傳祥教授的團隊與來自HZB以及德國研究院的合作成果,“穩態微聚束原理的實驗演示”研究論文:一種新型粒子加速器光源“穩態微聚束”的首個原理驗證實驗【高功率、高重頻、窄頻寬的相干輻射,波長可覆蓋從太赫茲到極紫外(EUV)波段】…
唐傳祥教授表示“光刻機需要的EUV光,要求是波長短,功率大。”SSMB光源未來有望應用於EUV光刻等領域。
5nm技術的量產讓造芯走上一個新的高度,也讓國產造芯迎來一個更高的挑戰,曾經在上海微電推出90nm光刻機時,我們被他們先進的45nm光刻機引進了“造不如買”的騙局裡。接下來3nm技術會是更尖端的挑戰,此時不追更待何時?
不得不說,新的光源技術的出現距離國產高階光刻機又邁近了一步,雖然不是幾年內可以解決的事,畢竟一臺高階光刻機可是上萬個零件同時運作的機器,它是需要多方技術集合才能打造而出的科技藝術品——但不怕做不到,就怕不去做。萬里長征當踏出第一步時,終贏來最後一步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