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事件沸沸揚揚的,上海、杭州等地一些小區抵制收費宣佈暫停使用快遞櫃一事,更是將收費話題推向風口浪尖。那麼快遞櫃到底應不應該收費?該由誰說了算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週時間,從豐巢宣佈收費,杭州、上海部分小區陸續“罷用”豐巢,到5月15日首個抵制小區恢復使用豐巢快遞櫃,豐巢方面也公開道歉,宣佈延長免費時間,事件似乎迎來了一個大轉彎。
不過豐巢的道歉也好,延長時間等措施也好,消費者好像並不買賬,並且收費依然勢在必行。不去談論豐巢到底該不該收費,“5毛錢”的超時費真的會讓市場在意嗎?表面上看起來是“5毛錢”的矛盾,但實際上卻是“配送服務與需求”間的矛盾。
目前,大陸智慧快遞櫃服務市場發展仍處於早期階段,離完善的網路化佈局、充分的數字化服務還有差距。快遞櫃能不能收費、如何收費,到底誰說了算?
快遞屬於市場自由競爭行業,企業擁有定價權,智慧快遞櫃是市場競爭的產物,能夠有效解決快遞配送的“最後一公里”問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保護使用者隱私,實現多方共同受益的目標。
因此,快遞櫃有收費或調價的權利,企業根據市場競爭、商業模式、盈虧狀況等,制定相應的價格標準體系。同時,使用者則有不用的自由,如果覺得價格過高,或者規則太苛刻,完全可以“用腳投票”。
因此,快遞櫃收費問題,與其它行業的調價策略並無本質區別,均是基於企業和市場的多重考量,為滿足商業利益最大化原則做出的合理、合法行為。
快遞櫃之前採取免費服務,與其它平臺經濟一樣,都是依靠“燒錢”擴張市場,用免費模式培育市場,在使用者消費習慣養成、市場規模足夠大之後,自然就要進入流量收割階段了。
事實上,被美譽為“解決快遞最後一公里問題”的豐巢,盈利一直存在困難。
豐巢成立於2015年,由順豐、申通、中通、韻達和普洛斯在內的5家物流公司投資5億元。企查查資料顯示,豐巢共經歷了四輪融資,主要在2015-2018年,融資金額超過50億元。2018年1月23日豐巢B輪融資的時候,估值90億元。
目前豐巢主要盈利形式是向快遞員收費及櫃體廣告、自助寄遞等。據公開披露的豐巢財務資料,2016年,豐巢淨虧損2.5億元,2017年,虧損數字漲到3.85億。2019年全年營收15.14億元,虧損7.81億元,而2020年一季度營收3.34億元,虧損2.45億元。
2019年10月,豐巢智慧櫃推出的讚賞業務因被質疑“誘導消費”,就引起爭議。時隔半年,這次豐巢不再遮遮掩掩,毫無預兆地推出“滯留件收費+會員”模式,試圖向用戶收費實現扭虧為盈,卻遭到了一片炮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