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日常普通辦公需要,早在2016年買了一臺入門級超薄膝上型電腦,原有配置是N3160處理器(4核4執行緒,主頻1.6GHz,睿頻2.24GHz),4GB低電壓記憶體以及500GB機械硬碟。當時,流暢執行日常辦公任務,如文件處理、網頁瀏覽、影視觀看等,還能處理一些簡單修圖工作。
膝上型電腦原有配置
如今,老電腦用了五年,執行速度越來越慢:設計工作肯定帶不動,瀏覽多個網頁或觀看一部高畫質影片,則要等待時間。有時用久了,就連開啟一個WORD文件也要多等幾秒。棄之可惜,畢竟它一直穩定執行無故障,電池平時保養得好,續航力依舊很強。但面對日漸變慢的現實,豈能忍受。於是決定對之進行配件升級,使之潛力得到最佳發揮。
拔掉電池電源線介面
首先看最核心部件CPU。查資料,N3160的插槽型別是BGA 1170,意味著幾乎不支援升級(除非配有專用工具和熟練操作技術)。這裡的BGA全稱是“ball grid array”,即“球柵網格陣列封裝”,它與桌上型電腦上常見的插槽型別LGA(多見於Intel處理器)、PGA(多見於AMD處理器)有所不同。
採用BGA這種形式,好處是能更好節約膝上型電腦的實際空間,使其更加輕薄;壞處是,一經封裝(焊接),與主機板連為一體,很難更換。最終,它們將一起被淘汰。此外,插槽型別是BGA1170的CPU並不多,即便是效能略強的N3450,效能提升十分有限。因此,升級CPU的現實意義並不大,果斷放棄。
更換記憶體條
再看記憶體。原有記憶體4GB是DDR3L 1600。由於N3160支援的最大記憶體是8GB。因此,最佳的升級思路是再增加一條4GB低壓記憶體,以建立雙通道,提升整體效能。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開啟筆記本電腦後,才發現裡面只有一個記憶體條插槽,建立雙通道肯定是無望了。更換一條8GB記憶體條是唯一選擇。
更換固態硬碟
最後看硬碟。淘汰原有的500GB機械硬碟,選用一個240GB固態硬碟,這樣可以大大提升電腦的儲存速度。另外值得一提,如果今後此電腦不得不被淘汰,這個固態硬碟還能用作其他電腦的系統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