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頭戴式顯示器,像蘋果的Apple Glass,可以「自動清除」遮擋佩戴者視線的灰塵。
據描述,蘋果將透過「頭顯裝置粒子控制」透過機械振動來清除「光學模組」的灰塵、碎屑等進入裝置內部的雜物,避免影響顯示效果。
普通眼鏡如果沾上了灰塵、油汙或有任何遮擋,戴眼鏡的人會非常敏感地察覺到,會感到不舒服,這一點高解析度顯示裝置上更加凸顯,異物和灰塵對顯示效果的影響更大。
除了影響視覺效果,殘留在鏡片表面的灰塵和異物,還會磨損、腐蝕鏡片,時間久了,灰塵鑽進縫隙,根本無法清除。
除了自動清潔功能外,蘋果為apple glass還設計了另一個功能:用麥克風陣列探測聲音方位。
專利中沒有說明這項功能的具體應用,外媒表示或許可以配合蘋果的AIrTag藍芽追蹤器來尋找物品。
關於蘋果眼鏡的各種訊息之前就公佈了很多,蘋果至今大概已經申請了60多項專利,但至於什麼時候能夠面世還不清楚。
不過有一家倒是走在了蘋果前面。
三星AR眼鏡要來了?本週,網路上突然曝光了兩段三星智慧AR眼鏡的宣傳影片。
影片中,三星給Glasses Lite的主要定位是穿戴式顯示裝置,展示了用它玩遊戲、看影片、辦公、影片通話和玩無人機等場景......
三星這款眼鏡顏值很高。外觀設計,非常簡約,和之前AR眼鏡「笨重」的樣子十分不同。
甚至還設計了新功能:鏡腿上有一個按鍵,按一下開啟「太陽鏡模式」,就可以當作普通墨鏡使用了。
看影片隨心所欲,坐著躺著都可以,怎麼舒服怎麼來。
還可以作為無人機的第一人視角螢幕,完成遙測任務。從畫面來看,眼鏡顯示介面能展現方位、高度等資料,同時,介面右上角還單獨設有一個畫面實時顯示區域。
除了娛樂,還有辦公模式Dex Display,影片通話等通通不在話下。
除此之外,在另一個影片中,三星展示了AR眼鏡的全息投影鍵盤和3D螢幕。
影片中,人可以隨意透過手勢放大或縮小螢幕上的畫面,視野非常開闊。
全息電話還可以與3D虛擬訪客互動,非常有趣。
第三個場景是,將建築物3D模型以實際尺寸全息顯示,當人身處房間中時,完全沉浸於全息圖景中。
這兩個概念片展示了三星AR眼鏡理念,至於在實物產品能否達到這樣的程度還沒不清楚。
三星將在3月2日舉辦「Unbox & Discover」的線上釋出會,正式推出旗下新款電視和配套產品,Glasses Lite或許也在其中,可以期待一下了。
無限潛力的可穿戴裝置市場2012年,谷歌釋出了全球首款智慧眼鏡Google Glass,它展示了一個此前從未有過的智慧裝置形態,它能拍照、影片聊天、駕駛導航等等。
人們對這一設計和外觀非常期待,但是釋出之後人們發現Google Glass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生態不完善、價格高昂以及對個人隱私侵犯的質疑等等,最終導致Google Glass的市場表現平平,谷歌也在2015年後基本上停止了後續的開發。
不過,當時智慧眼鏡只是在個人消費市場銷聲匿跡,在專業領域的應用依然在以各種形式繼續發展。
如今隨著科技發展,智慧穿戴裝置無疑是繼智慧手機後下一個重量級的市場,各大科技巨頭都爭先恐後在此領域投資研發。
但是相比其他可穿戴裝置,智慧眼鏡進展緩慢。
蘋果在AR/VR領域鋪路十年,軟體進展不斷,但遲遲未見產品。
Facebook早期VR產品面臨滯銷降價,Oculus裝置需與Facebook賬號繫結才能啟用,這甚至遭到德國的反壟斷調查,AR開發又屢遭技術難關,幸好小扎一直不放棄,期待未來的AR眼鏡。
谷歌眼鏡價格貴(1500刀)、功能雞肋、續航也不行等等缺點導致它只停留在企業開發者應用上。
為什麼AR眼鏡推出這麼困難,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幾點:
首先,是光學系統。智慧眼鏡的光學部分,可以看作是智慧手機的螢幕。它的原理是透過一層薄薄的鏡片,將裝置生成的影像和現實世界重疊,因此相比VR而言,它的光學結構要更加複雜。目前,市面上AR眼鏡多采用光學透視,但它難以顯示黑色或深色,因此陰影渲染較難。
其次,作為一個電子裝置,逃不了的問題就是效能、散熱以及續航。效能與散熱息息相關。強大的效能就會有強大的功耗,也必然帶來散熱問題,如果裝置是一體機的話,要在狹小的空間裡解決散熱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另外,大功耗需要大電池支撐,然而AR眼鏡為了減輕重量,必然會放棄大電池,所以如何保證續航,是AR眼鏡成功路上的一大障礙。
2019年,蘋果介紹要把apple glass設計成替iPhone的產品,這也是谷歌眼鏡最初的設想,雖然目前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但是至少未來發展方向已定,靜待各大巨頭為我們帶來AR/VR的驚喜。
參考資料:
https://appleinsider.com/articles/21/02/25/apple-researching-how-to-make-apple-glass-self-cleaning